一根蔥竟然有10種食療法,但這3類人不宜食用!
蔥在平時生活中經常都能見到,也是一種很常見的生活調料食材,尤其是在廚房中,但是蔥跟姜蒜一樣有這大多數不為人知的作用,也可用作中藥食用。它們又一個很顯著的作用就是驅寒祛濕。
人體濕氣過重有很多種原因,可能是你生活的環境潮濕,常年待在潮濕的環境,就會給濕氣侵入的機會,因此身體內也很容易會有濕氣。還有一部分人是因自身有不好的作息習慣而導致的。
蔥的常用食療方法
1.風寒鼻塞
用法:鼻塞是感冒的一種常見病徵,用一根蔥也能解決這個問題。把適度蔥白頭搗爛擠出汁液,然後用消毒棉簽沾取汁液塗抹到鼻唇間,在辛辣味道的激發下,鼻子很快就會通氣了。也可以把蔥白搗爛後,用開水沖泡,趁水在冒氣的時候熏口鼻也能達到不錯效果。
2.風寒感冒
用法:蔥白頭3~5枚,洗凈切碎,沸水沖泡(或加生薑3片,水煎)。趁熱飲服,汗出宜愈,即時見效;或用蔥白1段,碾碎取汁,分幾次飲用,有特效。這個食療方沒有任何毒副作用,男女老少均可飲用。
3.風急慢性鼻炎
用法:剝一棵蔥,只用蔥白部分,搗爛絞汁備用。夜裡用淡鹽水洗凈鼻腔,然後用棉球蘸蔥汁塞到鼻腔內,左右交替塞入。保障幾分鐘,一開始會感到刺鼻,逐漸激發性會消失,當效力消失後再換塞新的棉球。每次塞半小時至一小時左右。堅持一段時間就會見效。
4.癰瘡腫毒
用法:蔥全株適度,洗凈、搗爛,以醋拌之,炒熱敷於患處。
5.胃痛、反酸
用法:取蔥白4段,搗爛,與紅糖100克搗勻,放入盤中用鍋蒸熱再食用,可以每天3次,每次9克。
6.跌打受損腫痛
用法:將蔥連根葉切細(如能加入雲南白藥或三七粉則療效更佳),搗爛成膏狀,敷患處,可起到散瘀消腫、止痛療傷的作用。
7.痔瘡腫脹疼痛
用法:預備帶著根須的蔥一把,洗凈煎湯,然後分早中晚3次熏洗患處。秘方拿走不謝。
8.雞眼
用法:先將患上雞眼的腳置於熱水中,待雞眼表皮軟化後,用消毒後的刀片將雞眼表層微微削去;
然後敷上搗爛的蔥白,外用紗布覆蓋並用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通常連敷2~3次,很快可見效。
9.風濕性四肢麻木
用法:取大蔥60克,姜15克,花椒3克,水煎服,每日2次。
10.小兒遺尿液
用法:取蔥白8根,硫黃30克,共搗汁,睡覺之前敷臍上,連敷兩三夜就可以。
蔥,通常群體均可食用,腦力勞動者更適宜。
以下這些人不可以服用蔥
1.尤其患上胃腸道病以及潰瘍病的人不可以多食;
2.表虛、多汗者也不可以服用蔥;最後,視力不良的人也不可以服用蔥。
3.蔥對汗腺激發作用較強,有腋臭的人在夏天應慎食;
人體內部濕氣重除了可以在日常的烹調時加一部分姜蔥蒜進去,起到驅寒祛濕的效果之外,也可在閑來之時服用一部分胡蘿蔔、檸檬、莧菜等,以調整胃腸能力,減少食慾減退,脾胃能力差的狀況呈現。而祛濕最好的食物,要說是薏米了,薏米別名薏苡仁,是經常用到的中藥。又是普遍、常服用的食品,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經常用到的利水滲濕葯。
芡實棗紅茶
取蒲公英0.6g、赤小豆0.6g、薏米0.6g、芡實0.2g、紅茶0.3g、棗0.3g、紅玫瑰0.2g,全部碾碎,做成芡實棗紅茶茶包,每天泡一杯,健脾祛濕。
此方子來源於《本草綱目》,健脾祛濕效果顯著。蒲公英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可瀉火除濕,可以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紅棗:干紅棗能夠補血,因為紅棗相對燥熱,可以中和配方中的寒涼,令配方更適宜大眾飲用!薏仁,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赤小豆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芡實入脾腎二經,能健脾祛濕、固腎止瀉。
【南瓜薏米豬肚湯】
預備好適度的南瓜、豬肚、薏米、蔥、姜、胡椒粉。食材處理好後,先煮豬肚和薏米,至半熟時,加入南瓜調味。
筆者建議日常還需多重視運動,常常運動能夠給人體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益處。
結語:你喜歡服用蔥嗎?在一天三餐中,你會加蔥進去嗎?
點擊展開全文


※男人每天按一按這些部位,就不用吃藥又食療的補腎!
※用食療法來對抗身體炎症
※胃病的病因和食療的方法以及如何預防
※原來這些食療方不僅能防病還能養生!千萬不能錯過!
※藥材與食材的完美結合,食療給你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TAG:食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