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表

中藥臟腑用藥規律表


?

孩子感冒咳嗽,快試試小兒推拿,不打針不吃藥,簡單實用,非常有效!




一、心



1、養心陰安心神----酸棗仁,柏子仁,地黃,龍眼肉,丹參,麥冬,當歸,白芍,龜板,浮小麥,阿膠,紫河車,百合,首烏藤,合歡花。




2、助心陽----肉桂,桂枝,附子,乾薑。




3、益心氣----人蔘,黃芪,党參,茯苓,五味子,遠志,炙甘草。




4、瀉心火----黃連,木通,黃芩,山梔,生地,大黃,丹皮,連翹,竹葉,蓮子心。




5、鎮心神----硃砂,琥珀,珍珠母。



6、開心竅----菖蒲,遠志,鬱金,冰片。




二、肝



1、養肝血----當歸,白芍,首烏,杞子,牛膝,大棗,木瓜,雞血藤。




2、滋肝陰----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子,女貞子,杜仲,阿膠,鱉甲,白芍,烏梅,龜板。




3、溫肝寒----吳茱萸,肉桂,小茴香,荔枝核,肉蓯蓉。




4、平肝潛陽___(1)平肝:菊花,川楝子,天麻,鉤藤。




(2)潛肝:石決明,珍珠母,生龍骨,生牡蠣。



(3)鎮肝:代赭石,靈磁石。




5、熄肝風----鉤藤,天麻,僵蠶,全蠍,蜈蚣,地龍,蟬蛻,菊花。




6、理肝氣----柴胡,香附,鬱金,青皮,枳實,蘇梗,川楝子,元胡,木香,沉香,薄荷,旋復花。




7、化肝瘀----川芎,桃仁,紅花,三棱,乳香,沒藥,五靈脂,澤蘭。






三、脾




1、補脾氣----人蔘,黃芪,党參,白朮,扁豆,炙甘草,升麻,蓮子肉,葛根,山藥,大棗,芡實。




2、溫脾陽----吳茱萸,蒼朮,乾薑,半夏,肉豆叩,白叩仁,砂仁,草豆叩,益智仁,附子。



3、養脾陰----白芍,山藥,芡實,黃精,蜂蜜,大棗。




4、燥脾濕----蒼朮,白朮,如米,厚朴,半夏,茯苓。




5、理脾氣----砂仁,叩仁,陳皮,木香,藿香,厚朴,枳殼,大腹皮,佩蘭。




6、消脾積----枳實,大黃,山楂,神曲,麥芽。




7、清脾熱----黃連,黃芩,大黃,連翹,石膏,山梔子,芒硝,西瓜,綠豆。


四、肺




1、滋肺陰----天冬,麥冬,沙參,山藥,阿膠,百合,川貝,黃精,玉竹,花粉,石斛。



2、補肺氣——人蔘,黃芪,党參,炙甘草。




3、斂肺氣——白果,五味子,訶子,烏梅,粟殼,白芍。




4、止肺氣——白芨,仙鶴草。




5、通鼻竅——辛夷花,蒼耳子。




6、溫肺寒——麻黃,蘇葉,細辛,乾薑,生薑,紫苑,款冬花。




7、清肺熱——桑葉,黃芩,知母,梔子,瓜蔞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蘆根,茅根,枇杷葉。




8、宣肺氣——桔梗,杏仁,前胡,射干,牛蒡子,桑葉,蟬蛻,百部。




9、降肺氣--百前,前胡,枇杷葉,馬兜鈴,萊菔子,蘇子,款冬花,旋復花。




10、清熱痰--貝母,瓜蔞,天竺黃,竹瀝水,膽星,射干,百前,黃芩,蘆根。




11、溫寒痰--白芥子,半夏,細辛,陳皮。




12、化痰核--夏枯草,貝母,瓦楞子。




13、瀉肺水--葶藶子,桑白皮,黑白二丑,冬瓜皮。






五、腎




1、滋腎陰--熟地,龜板,阿膠,女貞子,旱蓮草,元參,天冬,枸杞子,黃精,紫河車,山萸肉,懷牛膝,制首烏,桑寄生,沙苑子。




2、溫腎陽--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靈,補骨脂,巴天,肉蓯蓉,狗脊,續斷,沉香, 葫蘆巴。




3、固腎精--金櫻子,菟絲子,桑螵蛸,蓮須,芡實,五味子,龍骨,杜蠣,益智仁。




4、填腎精--鹿茸,鹿角膠,紫河車,阿膠,龜板膠。




5、壯筋骨--杜仲,續斷,狗脊,懷牛膝。




6、瀉相火--知母,黃柏,澤瀉,丹皮,地骨皮,元參。



六、膽




1、溫膽(補膽)--酸棗仁,山萸肉,五味子,地黃,陳皮,半夏,生薑,乾薑,當歸。




2、清膽(利膽)--柴胡,青皮,鬱金,香附,川穹,金錢草,苦參,梔子,茵陳,竹茹。




3、瀉膽--龍膽草,茵陳,黃芩,川楝子,梔子,青蒿,黃連。



七、小腸




1、溫小腸--同溫脾胃藥。




2、清小腸熱--木通,澤瀉,梔子,黃芩,燈芯,瞿麥,滑石,茯苓,小薊,蒲黃,車前子,茅根,豬苓。



八、胃




1、溫胃陽--同溫脾陽。




2、益胃陰--石斛,麥冬,花粉,玉竹,蘆根,烏梅,沙參,生地。




3、清胃熱--生石膏,知母,黃連,大黃,滑石,大青葉,蘆根。




4、散胃寒--良姜,生薑,丁香,草寇,畢澄茄,肉桂心。




5、消食積--山楂,神曲,麥芽,雞內金,萊菔子。




6、瀉胃實--大黃,芒硝,枳實,厚朴,檳榔,黑白二丑。




7、降胃氣--沉香,丁香,柿蒂,枇杷葉,半夏,竹茹,烏葯。






九、大腸




1、溫大腸--同溫脾胃藥。




2、澀大腸--石子,訶子,烏梅,秦皮,肉豆,蓮肉,芡實,煅龍骨,煅牡蠣,伏龍肝,粟殼。




3、清腸熱--黃連,黃柏,黃芩,大黃,敗醬草,馬齒莧,白頭翁,槐花,地榆,側柏葉,連翹, 芒硝,黑白丑。




4、滌腸熱--檳榔,厚朴,大腹皮,枳殼,大黃,芒硝,黑白丑。




5、潤腸燥--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蔞仁,肉蓯蓉,當歸,元參,麥冬,生地。




6、殺腸蟲--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檳榔,鶴虱,榧子。



十、

膀胱




1、固膀胱--龍骨,益智仁,鹿角霜,白果。




2、溫膀胱--小茴香,肉桂,烏葯,沉香,畢澄茄,山茱萸。




3、利 水--茯苓,豬苓,澤瀉,木通,滑石,防己,地膚子,車前子,通草,冬瓜皮。




4、通 淋--扁蓄,瞿麥,海金砂,土茯苓,金錢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5、利濕熱--茵陳,梔子,地膚子,知母,黃柏,龍膽草,金錢草。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忍冬(

微信號

:cn13714009507)







欲求南風,先開北窗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學習面診手診舌診脈診,掌握體外診斷,有病早知道,無病多保養!




刮痧拔罐艾灸圖解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普及艾灸、刮痧、拔罐等中醫傳統保健方式,提供專業的養生保健知識。














腸胃調理百科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薦語

用中醫的方法,讓腸安胃和,一起來學習吧。

點『

閱讀原文

進入紅棗會頁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絡穴點陣圖解 的精彩文章:

【每日一穴】肺俞穴:調補肺氣,補虛清熱
中醫治療便秘的驗方秘方
薦號丨關注這個號,讓您擁有美麗健康的身體
手脫皮,不要再撕了,1味中藥煮水洗洗就好了!
它不愧是祛濕大師,女人喝了暖宮排毒,男人喝了精神一整天!

TAG:經絡穴點陣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