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年齡和性別對肝細胞癌風險的影響

年齡和性別對肝細胞癌風險的影響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全球原發性肝癌的主要原因,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大部分發生在發展中國家。HBV感染是HCC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在感染的肝細胞中HBV不會引起直接的細胞致病作用,但病毒的直接、間接影響可使肝癌發展。HBV可通過多種機制引起和促進HCC發生,病毒突變和宿主免疫應答推動癌症發展。

既往研究表明,在50歲及以上乙肝患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的自發血清清除與肝細胞癌(HCC)風險增加有關。本研究旨在評估HBsAg血清清除後HCC的風險及性別對HCC的影響。

2000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間在香港共確定了4568例HBsAg血清清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793例(17.4%)接受的是核苷類似物(如TAF,tenofovir alafenamide fumarate)治療,60例(1.3%)接受干擾素治療。分析患者HBsAg血清清除年齡、性別和隨後HCC發生年齡。在中位時間3.4(1.5-5.0)年的隨訪期間,54例發生HCC;1年、3年和5年HCC累積發生率分別為0.9%、1.3%和1.5%。

年齡50歲以上(調整風險比4.31,95%CI1.72-10.84;p=0.002)和男性(2.47,1.24-4.91;p=0.01)是HCC的兩個獨立危險因素。年齡50歲及以下的女性患者(n=545)隨訪5年無HCC風險。

年齡50歲及以下的男性患者(n=769)、年齡>50歲的女性患者(n=1149)和年齡>50歲男性患者(n=2105)HCC累積發生率分別為0.7%、1.0%和2.5%。無論患者HBsAg血清清除是自發還是由於抗病毒治療,研究者觀察到的結果類似。

研究人員總結道,共分析了4568例HBsAg血清清除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血清清除之後,50歲及以下的女性患者HCC風險為零,而50歲以上的女性患者和所有男性患者仍然存在HCC風險。

中醫藥要走向國際化、現代化,需要解決方劑問題

針對目前中醫藥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譚靜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和擔任醫院領導,和同行之間進行交流之後所切身體會到的種種,道出了自己的見解。她說,世上有些方劑已經延用了數百年,上千年,有的已經成為固定方劑,收入湯頭書中但還有一些療效奇特的方劑,未被收錄散落在民間,他們以世代相傳的方式保留下來,一直為百姓治病,它們的療效是肯定的,否則早就被淘汰了,這些民間方劑確實對一些慢性疑難病,特別是一些西醫西藥無法治療的疾病,有著顯著療效,並且對人體沒有副作用。我們有義務對民間有效方劑進行開發,這是人類的財富應該為全人類解除痛苦。

譚靜指出,目前雖然有關部門也在搜集民間方劑,但是實際上,很多醫生交的大多不是真方。所以,如何讓獻方者相信政府交出真方,是個關鍵問題。當然這也有個專利權問題,就是如何在政策上保證貢獻藥方的醫生的經濟利益,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否則很難能夠保證醫生會心甘情願地把藥方交出來,因為人家就靠這個生存呀。

譚靜個人認為,中藥的審批還有待改進,現在中藥准字型大小是按照西藥審批程序批得,中藥的審批為什麼不能走自己的路,幾千年來中醫治病用的就是膏丹丸散,而現在把幾種草藥一起熬湯喝是允許的,但做成蜜丸或粉碎成粉劑是不允許的。就要報批號,報批號的費用又是天文數字。如果是一個有醫德的大夫,恐怕一生不吃不喝也批不起一個批號。對於民間一些療效確實好的,政府應該給以支持。當然不是讓政府花錢只是由政府組建一個開發鑒定機構,由獻方者免費提供藥品, 鑒定機構首先了解藥品使用情況,認為有開發價值就由藥品鑒定機構做藥品毒理試驗,堅定沒有毒副作用的,與獻方者簽訂製約合同,獻方者要免費提供藥品給鑒定機構指定的醫院做雙盲鑒定,確保方劑的真實性。也可同一種病由多個獻方者同時做雙盲試驗,鑒定評選效果最好的。由治療醫生和專家鑒定該葯有使用價值的,可由藥廠和獻方人簽訂合同保護雙方利益,被淘汰的獻方者不必擔心方被泄漏。這樣一來,秘方持有者都會積極獻方,祖國遺產就不會丟失。

中醫藥要想實現現代化生產,走向國際市場,還要解決處方的固定化。中醫歷來提倡一人一方,但這種模式會制約中醫的發展,無法批量生產,無法走出國門。因此把中藥方劑優選固定化,是中藥走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提醒|別以為中藥無毒,小心傷肝又傷腎
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傳統醫藥合作領域具有天然優勢
古裝劇里的神奇墮胎中藥
腰間盤突出疼死了,快看這味中藥,收藏!
最安全的降血脂中藥就是它!你知道了嗎?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