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相似度極高,他是孫悟空的前世嗎?

相似度極高,他是孫悟空的前世嗎?

話說在明代除了吳承恩的《西遊記》之外,還有一部神魔小說非常有名,那就是許仲琳寫的《封神演義》。雖然成書時間《西遊記》比《封神演義》早,但從裡面的神話故事線索上看《封神演義》更像是《西遊記》的前傳。

《西遊記》成就了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威名,眾所周知,孫悟空本是東勝神洲花果山一塊開天闢地的仙石孕育而生。天地生成無父母、無姓氏,拜菩提祖師處,得名孫悟空。而我們今天所講的人物出自《封神演義》並且與孫悟空頗有淵源,他就是梅山七怪之首——袁洪。

梅山七怪的本相是白猿、豬、牛、狗、羊、蛇和蜈蚣。給姜子牙進兵的路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其中白猿得道的袁洪更是實力最強。原著中袁洪法力高超,在與楊戩的大戰中,法力不相上下,後來得女媧娘娘使出山河社稷圖相助,楊戩才擒住袁洪。最後在陸壓道人的斬仙飛刀的幫助下才斬殺了袁洪。

孫悟空VS袁洪

那麼為什麼說袁洪與孫悟空頗有淵源呢(一說是孫悟空的前世),我們做個對比就知道了。

首先他們都是猴,孫悟空乃開天闢地的石猴,而袁洪也是白猿得道。西遊記中如來在識別真假美猴王的時候曾說到:「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

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類之種,不達兩間之名。

再看法術對對比,袁洪精通八九玄功的神通廣大。他的神通與楊戩無二,二人鬥法,七十二變,無所不用其極。七十二變也是孫悟空的絕學之一,袁洪所用的兵器是「鑌鐵棍」,孫悟空用的是「金箍棒」,都是棍棒一類的兵器。最大的對手都是二郎神(《封神演義》里稱為楊戩),都曾與他大戰且不分勝負。

那麼袁洪究竟是孫悟空的前世嗎?其實說到底,中華上下五千年,整個神話系統瑰麗多變,錯綜複雜,能自圓其說就是故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們也不必太較真。

袁洪在《封神演義》里的結局

袁洪雖然死的比較慘(被斬仙飛刀斬殺),但最後也上了「封神榜」被封為了四廢星,最後就送上袁洪在《封神演義》里與楊戩的精彩打鬥和其結局:

只見楊戩大戰袁洪,袁洪現出原身,起在半空,將楊戩劈頭一棍,打得火星迸出。楊戩有七十二變,隨化一道金光,起在空中,也照袁洪頂上一刀劈將下來。這袁洪也有八九功夫,隨刀化一道白氣,護住其身。楊戩大喝曰:「梅山猴頭,焉敢弄術!拿住你定要剝皮抽筋!」

袁洪大怒曰:「你有多大本領,敢將吾兄弟盡行殺害,我與你勢不兩立!必擒你碎屍萬段,以報其恨!」他二人各使神通,變化無窮,相生相剋,各窮其技,凡人世物件、禽獸,無不變化,盡使其巧,俱不見上下。

袁洪暗思:「此時其兵已攻破大營,料不能支,且將他誆上梅山,入吾巢穴,使他不能舒展,那時再擒他不難。」遂棄了大營,往梅山逃去。不表。且說眾諸侯追殺成湯殘敗人馬,殺到天明,子牙鳴金收兵,眾諸侯各自回營。正是:諸侯鞭敲金鐙響,子牙全勝進轅門。

話說楊戩見袁洪縱祥光前去,乃棄了馬,亦縱步借土遁緊緊追趕。只見袁洪隨變一塊怪石立在路傍。楊戩正趕,忽然不見了袁洪,即運神光,定睛觀看,已知袁洪化為怪石;隨即變一石匠,手執錘鑽,上前錘他。

袁洪知他識破,便化陣清風往前去了。如此兩家各使神通,看看趕上梅山,忽的又不見了袁洪。楊戩上得梅山,果然好景。怎見得,有詩為證:詩曰:

梅山形勢路羊腸,古柏喬松兩岸傍。

颯颯陰風雲霧長,妖魔假此匿行藏。

話說楊戩上了梅山,四面觀望一遍,忽聽得崖下一聲響,竄出千百小猴兒,手執棍棒,齊來亂打楊戩。楊戩見眾小猢猴左右亂打,情知不能取勝,「不若脫身下山。」楊戩化道金光去了。

方才轉過一坡,只聽一派仙樂之音,滿地祥雲繚繞,又見女媧娘娘駕臨。楊戩俯伏山下,叩首曰:「弟子楊戩不知娘娘聖駕降臨,有失迴避,望娘娘恕罪!」女媧曰:「你雖是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門徒,善會八九變化,不能降伏此怪。吾將此寶授你,可以收伏此惡怪也。」

楊戩叩首拜謝。女媧娘娘自回宮去了。楊戩將此寶展開看時,心中甚是歡喜。此寶乃「山河社稷圖」。楊戩一一依法行之,懸於一大樹上。楊戩復上梅山,依舊找尋原路。話說袁洪見楊戩復上梅山,乃大呼曰:「楊戩,你此來是自送死也!」楊戩大笑曰:「你今日諒無生理!」使開刀,直取袁洪。

袁洪也使開棍劈面交還。二人大戰一會,楊戩轉身就走。袁洪隨後趕來。楊戩下了梅山,往前又走,忽見前面一座高山,楊戩徑上了山。袁洪隨趕上山來。不知此山乃女媧娘娘賜的「山河社稷圖」變化的。袁洪趕上山來,入於圈套,再不能下山。楊戩將身一縱,下了「山河社稷圖」,只見袁洪在山上左攛右跳。

話說袁洪上了「山河社稷圖」,如四象變化有無窮之妙,思山即山,思水即水,想前即前,想後即後,袁洪不覺現了原身。忽然見一陣香風撲鼻,異樣甜美,這猴子爬上樹去一望,見一株桃樹,綠葉森森,兩邊搖蕩,下墜一枝紅滴滴的仙桃,顏色鮮潤,嬌嫩可愛。白猿看見,不覺忻羨,遂攀枝穿葉,摘取仙桃下來,聞一聞,撲鼻馨香,心中大喜,一口吞而食之。

方才倚松靠石而坐,未及片時,忽然見楊戩仗劍而來。白猿欲待起身,竟不能起。不知食了此桃,將腰墜下,早被楊戩一把抓住頭皮,用縛妖索捆住,收了「山河社稷圖」,望正南謝了女媧娘娘,將白猿拎著,徑回周營而來。有詩單贊女媧授楊戩秘法,伏梅山七怪,詩曰:

悟道投師在玉泉,秘傳九轉妙中玄,

離龍坎虎分南北,地戶天門列後先。

變化無端還變化,坤乾顛倒合坤乾。

女媧秘授真奇異,任你精靈骨已穿。

話說楊戩擒白猿來至轅門,軍政官報入中軍:「啟元帥:楊戩等令。」子牙命:「令來。」楊戩來至中軍,見子牙,曰:「弟子追趕白猿至梅山,仰仗女媧娘娘秘授一術,已將白猿擒至轅門,請元帥發落。」子牙大喜,命:「將白猿拿來見我。」少時,楊戩將白猿擁至中軍帳。

子牙觀之,見是一個白猿,乃曰:「似此惡怪,害人無厭,情殊痛恨!」令:「推出斬之!」眾將把白猿擁至轅門,楊戩將白猿一刀,只見猴頭落下地來,他項上無血,有一道清氣衝出,頸子里長出一朵白蓮花來;只見花一放一收,又是一個猴頭。

楊戩連誅數刀,一樣如此,忙來報與子牙。子牙急出營來看,果然如此。子牙曰:「這猿猴既能采天地之靈氣,便會煉日月之精華,故有此變化耳。這也無難……」忙令左右排香案於中,子牙取出一個紅葫蘆,放在香幾之上,方揭開葫蘆蓋,只見裡面升出一道白線,光高三丈有餘。子牙打一躬:「請寶貝現身!」須臾間,有一物現於其上,長七寸五分,有眉,有眼,眼中射出兩道白光,將白猿釘住身形。

子牙又一躬:「請法寶轉身!」那寶物在空中,將身轉有兩三轉,只見白猿頭已落地,鮮血滿流。眾皆駭然。後姜子牙封神,封為四廢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再生網 的精彩文章:

TAG:再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