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謎團密布的昭和末年 —— 格力高?森永投毒案(6)

謎團密布的昭和末年 —— 格力高?森永投毒案(6)

大家好。




上一篇寫完之後,很多讀者已經開始進入思考和推理的過程了,而且大家的想像力非常棒。關於《格力高森永案》的結論,到連載的最後,我會嘗試給各位呈現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比較宏大的答案。但是在最終章到來之前,還是請大家跟著案情的發展走下去。




還是先來回答各位的提問。在上一篇中,很多讀者提到了「追查毒物來源」的問題,甚至提出了「巨量毒物應該有據可查」的理由。



在這裡我給各位簡單解釋一下,為何警方從「毒物來源」上的調查沒有任何進展。




首先,怪盜21面相在投毒案中,根據警方所掌握的被投毒產品的分析,疑犯們始終使用的是「氰化鈉」,而不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經常聽說的「氰化鉀」。


氰化鈉 和 氰化鉀,其實都是劇毒的常見氰化物。然而,這兩者在大眾文化中,有著截然不同的地位。




氰化鉀(化學式 KCN)這個詞,出現的場合往往是投毒案、暗殺、間諜自殺等等。在日語中,它的俗稱是「青酸カリ」,在《名偵探柯南》中甚至都常常出現。然而,氰化鈉(NaCN)的情況就不同了:它被視作一種非常常見的化工原料,在冶金、電鍍中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泛 —— 而且用量也相當大。在日語中,它被稱作「シアン化ナトリウム」或者「青酸ソーダ」。




以常見的貴金屬冶煉來說,最普通的小廠所使用的配液池,大小也可以達到600立方米(2米深,15米X20米大小)。而在這樣的配液池中,一次所需使用的氰化鈉的用量會達到100公斤左右的水平。每周對配液池中的藥劑大約進行3次補藥的話,那麼這樣一間小工廠,每個月使用的氰化鈉的劑量,就會達到1200公斤 —— 也就是 120萬克。



作為參考,2015年天津塘沽新區的爆炸事件中,就曾經曝出過「700噸氰化鈉露天存放」的新聞:




天津港爆炸後次生危害:數百噸露天存放氰化鈉-搜狐新聞




而在《格力高森永案》中,疑犯們在食品中投放的劑量,一般不超過1克,每次投毒的盒數也不過幾十盒。如果我們把疑犯們宣稱投毒的產品數目全部加起來,在整個犯案過程中,他們使用的氰化鈉的重量也不超過 1公斤 —— 只是一個貴金屬冶煉廠每天用量的 1/50。所以疑犯們所使用的氰化物的量,遠遠稱不上「巨量毒物」。




其次,之前在《可口可樂殺人案》中,我也提到過氰化鈉的保管問題。在日本的犯罪史上,使用氰化物進行投毒的案件並不算少數。在60-80年代,日本的經濟快速時期里,由於家電、汽車、電子製品的需求快速上升,導致了金屬、塑料加工行業的蓬勃發展。而隨著加工行業的增長,這些工廠也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各種化工原料 —— 氰化鈉自然也在其中。另一方面,由於產業迅速發展,政府監督部門對於物料的管控無法做到嚴格監管,這樣就導致了部分有毒有害物質的丟失、非法處理等等結果。其中一部分氰化鈉,就恰好成為了那些投毒案中毒物的來源。



我們以氰化鈉的管理為例:隨著小家電行業的發展,塑料電鍍越來越普遍。從松下、索尼這些大廠拿到了塑料電鍍件的訂單後,很多大工廠為了合理安排生產能力,都會將這些「大單」分拆承包給一些較小的工廠。然而,小工廠平時庫存中所準備的物料可能並沒有那麼多,於是在拿到了分包訂單後,他們往往也會通過總包方採購一批化工原料,或者通過自己的關係從熟悉的同業工廠里借一些來使用。而這樣的行為,因為違反《劇毒物質管理方法》,往往是不登記在冊的,而是在之後找機會把這部分化工原料「補回去」。




在我國,這種私自借用、售賣氰化鈉的情況,由於電鍍小作坊的存在非常普遍,也時有發生:




電鍍師傅私買17公斤劇毒氰化鈉·台州日報



但是,隨著小企業的大量設立和倒閉,這一行業的流動性非常強。一家企業突然關門之後,它向外借出的物料,以及從外面借回來或是私自購買的物料,由於並無詳細登記的緣故,經常無從查起。即便此時警方介入了毒物來源的調查,由於缺乏明確的物料登記,警方也無法對這些化工原料的下落掌握充足的信息。這也就給想要搞到劇毒物質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機。




----------------------------------------




1984年11月7日,森永制果登出了「同意支付2億日元」的廣告之後第二天,發生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森永制果在這一天公布了1984年度的半年公司報告。在這份半年報中,森永承認由於受到「森永投毒案」的影響,銷售方面全年預計會損失46億日元。同時,由於辭退了多達450名的臨時工,以及旗下5家工廠都將生產量壓縮到了最小的緣故,全年森永制果的損失額度,將會達到200億日元的水平。




這一消息對於日本的食品企業來說,無疑是一個「殺雞儆猴」的結果。儘管森永制果採取了裁員減產的手段,但是它仍然要為正式員工支付工資,並且賠償那些因投毒影響而取消了的訂單,所以其實隨著停工減產的時間逐漸拉長,森永的損失可能遠遠不止於200億日元。作為日本甜品點心行業排名第三的企業,遭遇到了如此突然的變故卻束手無策,這一切都被同行業的其他企業看在眼裡,擔心著同樣的事情會降臨到自己的頭上而惶惶不可終日。




第二件事,則是又有一家企業,成為了「怪盜21面相」的敲詐目標。這家企業大家想必也聽說過,就是「好侍食品」。




好侍食品,創業於1913年11月11日,從最初開始,就是一家以出售咖喱粉為主業的公司。在日本乃至東亞地區來說,談到「咖喱飯」,基本上大家的印象都是這個:






作為好侍食品最長盛不衰的產品,「百夢多咖喱」自從1963年上市以來,就長期霸佔著家庭用咖喱的市場頭牌位置。在2016年的市場調查中,好侍咖喱具有的市場份額為63%,第二名的S&B為28%,第三名格力高為8%,其餘的23家公司僅佔全市場的1%。可以說,「好侍」已經成為了咖喱的代名詞。




順便提一句,咖喱市場里排名第二的S&B,是一家以香辛料調味料而出名的公司。他家的胡椒粉、辣椒粉,在日本市場里佔據了42%的地位。大家常見的「牙膏管綠芥末」,就是他家發明的。






是不是有了一種「怪盜21面相把超市裡的日本食品搞了個遍」的感覺?




確實如此,在格力高、森永這樣佔據了日本人日常生活的品牌被威脅投毒之後,好侍食品淪為了下一個受害者,讓日本民眾越來越擔心自己的食品安全問題。可以說,怪盜21面相對於「如何展現自己的威懾力」方面,非常有想法。




11月7日清早,好侍食品的總務部長和田博,在自家的郵箱中發現了一個小郵包,裡面裝著一盤磁帶、兩封信件和一個用膠帶包裹著的盒子。磁帶仍然是格力高社長江崎勝久被綁架時的錄音,按照疑犯們之前的聲明,這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真正的怪盜21面相。兩封信件,一封寫著「浦上社長親啟」,而另一封寫著「和田親啟」。和田按照信封內容,打開了給自己的信件,裡面的內容是:





「和田 收



把另一封信交給你們社長。



如果報警的話,我們就放火燒了你家。



不許用電話,因為警察會竊聽



也不許寄給他們,把信直接交給浦上或者大塚。





怪盜21面相」


信裡面提到的「浦上」,其實是好侍食品的董事長兼總經理「浦上郁夫」。而大塚則指的是大塚邦彥,好侍食品的副總經理。




拆開膠帶包裹的小盒子,裡面是一盒好侍咖喱,以及一個藥片。和田馬上把這些東西收拾好,來到了公司後向社長浦上郁夫彙報情況。






浦上郁夫是好侍食品的創業者浦上靖介的二兒子,出生於1937年。比他年長8歲的哥哥在1945年死於美軍的空襲。1960年,剛剛23歲的他從大學畢業後,就加入了父親創建的好侍食品,一年之後就被任命為公司的副社長。正是這一時期,他想到了小時候經常被家中的咖喱飯辣得吃不下飯的情景,想要發明一種「味道不辣」的咖喱。而這,也即是「百夢多咖喱」的誕生故事。




借著百夢多咖喱的火爆暢銷,好侍食品的業務得到騰飛般地發展,一躍成為了日本食品製造商中一家舉足輕重的企業。不僅僅是日本,好侍食品在60-80年代的時間裡,將業務擴展到了日本全國,美國加州、泰國、越南、韓國、中國的香港和台灣等地。涉及行業也從最初單純的咖喱加工製造,向調味品製造、物流、快餐、飲料和食品安全分析等等行業進軍。




「Coco一番屋」這家快餐咖喱飯連鎖店,從1974年創業開始就一直在使用由好侍食品特供的咖喱醬,在2015年乾脆被好侍食品集團買下,成為了其旗下的子公司中的一員。






在接到了總務部長和田的緊急報告之後,浦上郁夫將藥片和那盒咖喱都送去了公司的實驗室進行化驗,結果很快出來了:藥片是10g的氰化鈉,而咖喱中也混入了總共2g的氰化鈉,達到了致死含量。




在那封寫著「浦上社長親啟」的信件中,怪盜21面相的口氣相當不客氣:



「浦上 收






那盤磁帶,是用來證明我們的真實身份的。






你可以把這封信交給警方處理,結果肯定和格力高、森永是一樣的下場。再過半年,森永就得倒閉。格力高最開始不願意乖乖交出6000萬,結果最後拿了6億才了結。森永那邊我們要了2億,但是如果他不願意聽話的話,那麼就會漲價到4億。






給你開出的最初條件是1億,這是很良心的價格了。不要跟警方或者媒體說,私下交易。我們比警察的保密做得更好,所以你不用擔心事情會被別人知道。






跟你公司的會計岸本說,通過工廠的渠道去湊錢。不要在東京或大阪提款,因為這樣的數目肯定會被警察監視,或者竊聽你公司的電話。不管這件事是怎麼走漏的風聲,但一旦我們知道警察介入了此事,那麼我們就會讓你的公司和森永同樣下場。在超市裡把你家商品里混入劇毒,讓你的公司破產,這對我們來說還是非常簡單的。






我們手裡有步槍、手槍、炸彈、毒藥等等,可是警察手裡只有手槍。誰強誰弱,你自己心裡清楚。1億日元全部要現金,一律用不連號的舊鈔,每500萬捆成一捆,每10捆裝進一個白色塑料袋裡,一共兩袋。






11月14日晚上19:30,將這兩個袋子裝在白色的商務車裡,你一個人把車開到京都市伏見區的下鳥羽,國道一號線路旁的飯館門口。






飯館的名字叫 佐藤伏見店,電話是 075-622-5977。






讓兩個總務部的職員等在那家飯館。你來了以後下車,讓那兩個人上車,準備好長岡京、高槻、茨木、攝津、豐中、寶塚、守口、平岡、尼崎這些地方的地圖。晚上8點,我會給你們公司在江坂的辦公室打電話,讓總務部的和田在那裡等著。我們會告訴他具體的接頭地點。






如果和田那天晚上沒在江坂,或是因為你們報告了警察,讓我們接頭失敗的話,後果會非常嚴重。11月9日晚上8點,我們會打電話給你們的北大阪辦公室,如果你們同意交錢的話,就打開電視播放NHK的整點新聞。






如果敢報警的話,那麼我們就會讓好侍食品倒閉,殺掉浦上董事長、大塚副總經理、和田總務部長,然後把每盒在超市的好侍咖喱里,都混進1g的劇毒。說到做到。






如果覺得我們在騙你的話,去買點兒硝酸銀,把那盒送去的咖喱溶解後滴進去看看,會變成白色。






怪盜21面相」


硝酸銀和氰化鈉在鹼性環境里會生成白色的氰化銀(AgCN),這是電鍍銀時經常會用到的反應。事後在警方分析此案時,基本確定了疑犯中有從事電鍍行業經驗的人。然而,如果不是在鹼性環境里進行這一反應,會生成具有劇毒的氫氰酸(HCN)。所以從疑犯們忽視了這一點出發,警方認定他們應該不具有較高的化學知識。




好侍食品的浦上社長沒有猶豫,立即將此事通知了警方。儘管疑犯們在信件中多次警告他不要報警,參照之前報警了的企業們的下場也相當之慘,但他仍然沒有選擇順從疑犯們的命令。他的這一決定,給他和好侍食品在不久之後,都帶來了難以想像的結果 —— 浦上郁夫的死,成為了這起事件中最大的謎團之一。






在11月7日發生的第三件事,是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事。




這天中午1點左右,一輛從名古屋出發,向京都運送現金的運鈔車,停在了滋賀縣大津的高速公路休息區里。司機去上洗手間,而副駕駛上的押運員將車鎖好後,走到自動售貨機前去買咖啡。此時,一名穿著西裝的男性從押運員視線的死角里,悄悄接近了運鈔車的車廂。




大津休息區離京都只有2公里,又處在日本最繁忙的名神高速的中段,車來車往。這名男子就在光天化日之下,緩緩走到了運鈔車的旁邊,開始透過車窗玻璃,窺探車內情形的時候,他引起了一名刑警的注意。這名刑警是辦案偶然路過大津休息區,他之前曾經參加過京阪地區的地毯式大搜查,也收到過來自格力高森永案專案組發來的協查信息通報。在他的回憶里,那名窺探運鈔車的男子,就是6月28日,警方曾經目擊並且跟蹤過的「長著狐狸眼男人」。






這名刑警立刻警覺了起來。儘管「長著細長、眼角上翹的眼睛」的人並不少,但是這名體態、身高、髮型等等都與警方資料中相似的男性的出現,讓他認為這絕不是偶然。於是,他走向了那名男子,手伸到懷裡,準備拿出警察證亮出後進行抓捕。就在此時,那名可疑男子從車側面的反光鏡中,看到了接近他的刑警,於是急匆匆地從運鈔車邊離開,開始快步走向小車停車場。刑警見狀不妙,於是也追了上了,亮出了握在手中的警察手冊,大喊道:「警察!站住!」




那名男子三步並作兩步跑到了一輛白色轎車旁,啟動了引擎後迅速駛出了高速公路休息區。刑警見狀也跑回了自己的車旁,開上車跟了上去。然而,從大津休息區駛出之後,那名男子駕車一個急轉彎,就從休息區外的一個出口拐下了高速。而跟蹤的刑警卻沒能及時拐出來,只好眼睜睜看著那名男子的車越開越遠。






好侍食品在報案後,為了防止消息的走漏,要求警方做出承諾,確保好侍食品及其員工們的安全。在11月9日,他們按照警方的指示,在接到疑犯們打來的電話後,同意了交出1億日元的要求。




在格力高、丸大、森永三家公司的敲詐案中都遭遇了失敗的警方,此時將專案組的構成人員進行了調整:因為懷疑地方警察可能與犯罪集團勾結,或者有警察人員走漏調查情況,於是在警察廳的指示下,本案的各行動組負責人員一律換成了來自東京的公安警察。原本辦案人員由大阪府、兵庫縣的刑事警察構成,但隨著犯案區域的擴大,警力的動員區域擴大到了大阪府、京都府、兵庫縣、滋賀縣、岐阜縣、三重縣、愛知縣總共兩府五縣的範圍之內,可以說幾乎覆蓋了整個關西近畿地區。




然而,這樣的構成也給專案組埋下了幾個明顯的弊端:由於東京來的公安警察素來與地方警察接觸較少,同時職位較高的緣故,使得專案組上層與下層逐漸出現了對立;因為辦案信息需要保密的緣故,涉案各縣的警力對案件的偵破發展並不完全同步。而這些弊端,也在不久之後導致了專案組痛失偵破此案的最佳機會。




另外,警方研究發現此案的疑犯們非常喜歡利用媒體,來宣傳自己的犯案情況。為了在媒體上盡量淡化此案,為警方爭取更多的主動偵破機會,保護警方的偵破進度信息安全,專案組命令大阪府警的刑事部長鈴木邦芳出面,與各大報紙雜誌建立了「報道協定」。




協定規定,從11月12日開始的一個月內,在警方主動公開信息之前,任何媒體不得將自己得到的信息進行公布刊登;同時,當疑犯們將信件寄到各家媒體時,警方要求他們不要公開,而是將這些信件交給警方處理。儘管這一協定與日本的「新聞報道一切自由」的媒體宗旨相違背,但在警方的懇求之下,考慮到社會上目前信息混亂的局面,各家媒體還是同意了警方提出的這一「報道協定」。




第二天的11月13日,各家報社收到了怪盜21面相的新的挑戰書:





「全國的推理迷們 大家好






天氣越來越冷了,但是警察還是沒有抓到我們



警方的地毯式搜查,真的讓人笑掉大牙啊



前幾天,我們的一名成員家裡,來了一名警察。在詳細地問過了家裡人的姓名,車子的牌照號和顏色之後,警察就這樣走了,絲毫沒有懷疑他。



這警察感覺就像是送外賣的一樣啊。






跟大家彙報一下我們的成果。






7月的時候,高槻市的那家企業(指格力高,作者注)乖乖交錢了。他們在6月底登出來的廣告,大家都看到了吧?






9月的那家公司(指森永制果,作者注),最開始不願意給錢,於是我們想了三種方法來對付他們:






第一種,西部劇的風格



從店外向裡面亂槍掃射,等大家都嚇跑了就進去把錢拿走。不過這樣的話,錢雖然能到手,警察們估計會羞愧得自殺吧?






第二種,黑手黨的風格



在放錢的地方附近,找個女人來,讓她發出慘叫。等警察們都去救她的時候,我們找機會把錢偷走。這樣也能拿到錢,但是警察的面子就丟盡了。






第三種,怪盜21面相的風格



約好了時間,讓警察拿著錢在指定的地點等著。過了兩個小時,警察以為我們不會來了的時候,卻發現裝錢的箱子已經被掏空,從地面的洞里把錢偷走了。這樣看起來挺好玩的,但是因為警察準備的都是假鈔,所以我們把假鈔又放回去了。






我們到底是什麼人呢?






是警察?是黑社會?是總會屋?是新聞記者?是暴走族?是鐵道工人?是無線電愛好者?是快遞員?是電鍍工人?還是以犯罪為樂的人呢?



怪盜21面相」




在這封信的末尾,所舉出的例子,其實都是警方迄今為止懷疑過的疑犯們的身份。這很清楚地表明,警方的一舉一動其實也都在疑犯們的觀察之下。




按照此前警方與媒體的報道協定,這篇信件並未馬上被公佈於眾。只有警察自己知道,他們離抓到怪盜21面相,還有著天壤般的距離。然而眼下,還有著更加緊迫的問題:




接下來的11月14日,就是21面相與好侍食品約定好的進行交易的日子。應該如何布控,如何實施抓捕計劃,如何對行動保密,這些都成為了警方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事情。






11月14日晚上18點剛過,一輛白色的商務車就駛出了好侍食品的總部,沿著近畿公路駛向了名神高速公路。副總經理大塚獨自開著車,離他幾十米處有另外一輛警方的車輛暗中跟隨保護。車的后座上放著兩個白色的塑料袋,袋子里是約定好的1億日元。




接近19點的時候,車子來到了京都市伏見區的「佐藤伏見店」附近。等到19:20,按照疑犯們的要求,大塚將車子開進了這家店的停車場,走進了店裡。店裡有兩名由警察偽裝成的好侍食品的員工,從大塚的手中接過車鑰匙後,來到了車裡。在店裡,還埋伏著兩名同樣由警察偽裝的年輕男子負責監視現場情況。




晚上20:20左右,好侍食品的總務部長和田家,電話聲如約響起。在電話中播放的仍然是一名小孩的錄音,內容是:




「向京都方向前進,過了第一個紅綠燈後2公里,城南宮巴士站的座椅靠背後面。」




20:40,兩名警官駕駛著裝有現金的白色商務車,來到了這個巴士站。在座椅靠背後面,他們看到了一張紙:




「你們被跟蹤了。在京都南入口把車開上名神高速公路,向名古屋方向走。保持速度在85公里/小時,到大津的服務區,把車子停在畫著圓圈的殘疾人專用車位上。下車,去服務區的地圖後面,找下一封信。」




20:59,車子到達了大津服務區。按照疑犯的指示,警官們把車子停在了指定的位置,找到了服務區裡面的地圖板,從它後面發現了下一個線索:




「看到這封信趕快行動。從這裡出發,去下一站草津服務區。速度保持在85,到了那邊司機不要下車,副駕駛的人去找一個畫著圓圈的座椅,在椅子下面有下一步的指示。」




就在兩名警官要返回車上時,突然,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突然出現了:


兩名警官看到有一個人在向他們的車內張望著什麼。那個人穿著黑色牛仔外套,牛仔褲,帶著棒球帽,年齡大概35-45歲。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那蓬鬆的爆炸式髮型,以及一雙細長、眼角上翹的眼睛。




又是這個長著狐狸眼睛的男人!




兩名警官不動聲色,向著車子走去,發出的響動驚動了那個正在張望的男子。他連忙轉身離去,消失在了服務區外的黑暗中。由於有任務在身,同時為了不驚動可能在暗中觀察的疑犯,兩名警官並沒有趕去追尋這名男子,而是開上了車繼續執行計劃。




21:23,警官們抵達了草津服務區。在這裡,副駕駛的警官找到了畫著圓圈的椅子,將椅子下面貼著的一張信拿了下來。信裡面是這樣寫的:




「看到這封信後,回到車上,將車子往名古屋的方向開,速度保持在60左右。貼著最左側車道開,當看到路邊有個30X90公分的白色物體時停車。那是一塊白布,在它下面有一個空罐子。罐子中有下一步的指示。」




車子馬上啟動,向著疑犯指定的地方開去。

誰也不知道,在接下來的1個小時之內,警方將以一種自己都意識不到的方式,無限接近他們想要抓捕的對象:怪盜21面相。






一直在關注接頭地點情報的專案組,在得知最後的接頭地點後,立即組織周圍待機警力前去調查。同時,為了防止其他警車的出現驚擾疑犯,他們對滋賀縣警下達了「嚴禁接近名神高速公路的出入口」的指示。根據專案組的保密措施,疑犯們指定的現金交接地點,並未通知任何非專案組所屬的普通警察。




另一方面,專案組從負責高速公路安全巡視的「名神高速公路管理局」得到消息,幾分鐘之前,公路巡邏車在路邊的護欄上發現了一塊懸掛在護欄上的白布。由於公路巡邏車的巡邏間隙,他們可以確定這塊白布在當晚20:55分之前還沒有出現,而到21:18分時已經掛在了路邊。




鑒於這些特徵,專案組已經可以確定,疑犯們會在這個地點進行最終的現金交接。從滋賀縣警對當地地形的了解,專案組得知這個地點正好處於「117號」和名神高速公路的交叉位置上,縣道從高速公路的陸橋下通過。如果將車停放在這個陸橋之下,恰好可以看到白色商務車駛過這個地方。




專案組幾乎全體出動,趕往該地區,對該縣道兩個方向準備開始進行交通管制。21:34分,運送現金的車輛到達了指定位置,將車停下。駕駛員和副駕駛都走下了車,在懸掛著白布的位置進行了尋找,卻沒找到所謂的「裝有指示的空罐子」。現場附近空無一人,更沒有疑犯們的身影。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計劃再一次走漏了風聲?但如果真的是警方的調查有所泄露的話,疑犯們為何會在幾分鐘之前把這塊白布掛出來呢?




一直在追蹤這起現金交接的專案組成員們,懷著一絲期待,命令所有布控人力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他們天真地認為,此時怪盜21面相正在暗中觀察著現金交接地點的情況。只要耐心等待,疑犯們肯定會出現。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次抓捕計劃確實被疑犯們識破了。而識破警方計劃的時間,就僅僅在幾分鐘之前。




21:18,也就是警方可以確定作為標識物的白布被掛出來的時刻,兩名滋賀縣警,在村鎮附近巡邏時,看到了一台停放在縣道邊的白色商務車。車子已經熄火,但隱約可以看到車裡坐著一個人。





車子停放的位置,左側是安養寺山公園,雜草叢生,右側是一大片農田,幾百米外才是一片農戶的房屋。






當兩名警員接近這輛車的時候,車裡沒有任何的動靜,只在駕駛員的位置上似乎有個身影。於是,一名警官打開了身上的手電筒,照向了駕駛位...




一名40歲左右的男子坐在車裡,穿著藍黃相間的毛衣,頭上戴著棒球帽,爆炸式髮型,戴著眼鏡,臉頰上有稀疏的鬍子茬。他戴著耳機,一直在聚精會神地聽著什麼,所以並沒有注意到兩名警察的接近。當手電筒光線照射進車子的時候,他慌忙啟動了汽車,絕塵而去。意識到事情不一般的兩名警察,也趕快跑回了自己的車裡,開啟了警笛,追了上去。




那名男子似乎對附近的道路非常的熟悉,儘管後面有當地警察的追蹤,但他三拐兩拐,就把車子開到了草津市區

,在熙熙攘攘的市區車流中,將追蹤而來的警察成功甩掉了。




這名男子究竟是誰?他與當晚要發生的現金交接是否有所關聯?






21:23,就在兩名警員發現了可疑的車輛和男子之後5分鐘,這名男子便成功地在草津市區甩掉了跟蹤的警車,把車子停在了草津市內的一家葯妝店門口的停車場里。最初追蹤的警察,通過無線電向草津市警察署彙報了這一情況後,當時在值班的全部巡邏車都開始在草津市內展開了緊急搜查。21:27,四分鐘過後,一輛巡邏警車彙報說,在葯妝店的停車場里發現了符合特徵的白色商務車。21:35,四輛警車趕到現場,在場的警察們對葯妝店附近拉起了警戒線,對出入人員進行了挨個搜查。然而,在清空了這間葯妝店之後,警方也一無所獲。




那輛白色商務車並未熄火,車裡的物品幾乎都未被那名男子帶走,由此可見他在離開時有多麼匆忙。為了對這件事情進行更深入的調查,滋賀縣警將這輛車開回了大津市的滋賀縣警察署。




另一方面,在現金交接現場,警察們等到了22:30分都沒有見到疑犯們出現的蹤影。專案組宣布撤退,無功而返。




11月15日,兩件事同時在進行著。一件是「連續敲詐案偵破專案組反省會」,負責偵破此案的警方專案組一方面在組內開始進行內部檢討哦,找出行動失敗的原因;另一件是滋賀縣警對昨晚發生的男子駕車逃跑以及棄車事件進行分析調查。在這個時間點上,儘管我的讀者們應該已經都明白昨晚發生了什麼,但警方的這兩個組織,彼此還都蒙在鼓裡。




白色商務車的車牌是京都牌照,根據警方查閱記錄,發現它登記在京都府長岡京市的一名中年女性名下。11月12日,這輛車在女性工作的公司停車場里被盜。




車裡遺留物品非常多,而其中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一台經過改造,可以監聽警方無線電的收發機。從製造商的編碼入手,警方確認這台收發機出售於1984年1月,出售地點是東京秋葉原的一家無線電專營商店,這一品型製造了357台,店裡沒有留下銷售對象的記錄。




在一個女用手包中,警方發現了膠帶、白色棉繩、黑色垃圾袋、棉線手套、剪鉗、兩根鐵絲、褐色信封和若干白紙。白紙的尺寸,與昨晚現金交接時疑犯留下的指示所用白紙相同。鐵絲的粗細和長度,與現金交接現場用來固定白布的鐵絲一致。




滋賀縣警將這些信息提供給專案組後,向他們說明了昨晚滋賀縣警的遭遇。專案組的警官們不禁破口大罵:




「你們這些蠢貨!」




無論是誰,此時都可以看出來,這輛車和那名男子,與14日當晚的現金交接有著極大的聯繫。想得更遠的話,一旦抓住了這名男子,那麼怪盜21面相的全體落網可能就只是時間問題了。




但是,就在14日的那個夜晚,兩名警官與這名男子(很可能是怪盜21面相的成員之一)的距離不到半米,卻讓警方與偵破此連環敲詐案再次失之交臂。




更重要的是,疑犯們必然會從這件事了解到,對好侍食品的敲詐,已經有警方涉足其中了。這讓警方對好侍食品的保證,變得毫無意義。




跟隨著專案組的腳步,對連環敲詐案緊追不放的各家媒體記者,在滋賀縣警的說明會上也直接對他們的冒失行為進行了攻擊。其實公平來講,這件事的責任儘管在滋賀縣警身上,但專案組為了對信息進行保密,對協辦警力的說明和溝通明顯缺乏細節,這也是導致了昨晚兩名警察擅自盤查那輛車的原因。




由於在媒體和同僚的面前都遭到了大量的責難,滋賀縣警本部長

山本昌二

,以滋賀縣警的名義對專案組和媒體進行了謝罪。在這件事之後,山本昌二提出辭去本部長的職務。




從11月15日至18日的四天時間裡,無論是媒體、警方還是怪盜21面相,都陷入了令人尷尬的沉默。18日下午,森永制果收到了一封要求他們交出2億日元的敲詐信,為了表示接受條件,疑犯們要求森永制果在11月21日的每日新聞上刊登相應的廣告。




另一方面,好侍食品的浦上社長在從專案組的口中得知了11月14日的行動失敗及其原因後,一直表現得寢食難安。然而,從那天后疑犯們卻陷入了沉默,這讓好侍食品的高層們更是感到緊張。11月19日,「盼望」了好幾天之後,好侍食品的工業管理課長家中又收到了一封信。但是信件的內容,卻讓警方和好侍食品陷入了疑惑:





「浦上



你的員工開車挺快啊。



從飯館一步步追到了白布



2分30秒,12分30秒,7分45秒,6分鐘



在三個地方也只停留了5-10分鐘。



我們最近要好好修理森永



沒時間照顧你



等有時間了我們會再來找你的



記得我們跟你說過 如果報警會怎麼樣 你還記得吧






怪盜21面相」




看到了這封信後,浦上社長面無血色:最後的這句話,是明明白白的死亡威脅。除此之外,文中提到的四個時間,分別是14日當晚運送現金的車輛,在道路上行駛的時間。疑犯們以此來證明,其實他們自始至終都在跟蹤著警方的行動。




怪盜21面相在信中表明會暫時放棄敲詐好侍食品,這究竟是他們的障眼法,還是真的要轉向敲詐森永了呢?






警方對媒體做出的「報道協定」,在這個時間點上也出了岔子。




以關西新聞協會為名義簽訂的這一協議,在實質上覆蓋了幾乎全部這一地區的報紙和雜誌、廣播等等。然而,一家左翼運動團體所經營的《人民新聞》,卻由於其左翼的身份,被這一協會拒之門外,因此也並不受到這一協定的制約,有著自主發布新聞的權利。




參與此事報道的記者們,最初同意簽訂這一協定的初衷是協助警方破案。然而,在出現了「專案組」與「滋賀縣警」的溝通不暢而導致的抓捕計劃失敗後,很多記者都憤然提出打破這一報道協定,想要將警察機構的不作為公之於眾。在警方的遊說之下,關西新聞協會做出了「誰擅自報道此案相關內容,破壞報道協定的話,將吊銷其記者執照,對報刊予以懲罰」的決定。迫於這樣的壓力,一些與《人民新聞》的左翼記者們有聯繫的媒體記者,便將大部分實情送給了這些記者,希望他們可以出來闡明真相。




11月17日,《人民新聞》在號外上刊登了《好侍食品敲詐案中警方的醜態》一文,將警方在合作辦案中的諸多問題,以及11月14日當晚的實際情況報道了出來。這份發行量僅為3500份的小報,在這期號外上市之後迅速獲得了民眾的廣泛關注。






而另一方面,報道協定也實際上影響了「怪盜21面相」的作案進度。從之前的作案模式來看,怪盜21面相事實上是通過報紙等媒體,將他們對警方、企業施壓的過程和結果,有些誇大地進行著宣傳。本著「如實報道」的原則,此前各家報社也都將21面相的信件原樣刊登,這在無形之中便將「怪盜21面相將警方耍得團團轉,企業們束手無策只得交錢」的信息,傳達給了整個社會。




擅於輿論建設和群眾宣傳,這種做法很容易讓我們把「怪盜21面相」與左翼共產主義運動聯繫到一起。他們的宣傳內容和手段的結果,使日本的各家企業都開始人人自危,生怕自己會成為怪盜21面相的下一個敲詐目標。而很多企業也早已想明白,一旦成為了怪盜21面相的目標,就會第一時間交錢了事。




這樣的想法,自然也逃不過社會上不法分子們的眼睛。在1984年最初的「格力高社長綁架案」開始之後,到1984年年底為止,日本各地出現了多達31起針對企業的恐嚇事件。所有的恐嚇案中,除了格力高、丸大、森永、好侍之外,都一一被各地的警方所破獲。而所有警方沒能破獲的案件,被證明都是真正的怪盜21面相所為。




在這樣「百戰百勝」的形象之下,怪盜21面相轉而去繼續勒索森永制果,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將行業第三的森永制果拿下,那麼他們的名聲必將更加令企業家們聞風喪膽。到那個時候,他們只要簡單地給獵物們發去勒索信,就可以輕鬆地等著數錢。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里,怪盜21面相會最終征服森永制果,同時開始針對另外一家糖果企業的敲詐:






喜歡吃零食的你,一定知道它的名字。




而他們與好侍食品的最終對決,將成為整件事件解謎的關鍵。




我們下次再聊。




====================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看到上一期連載內容。




掃描二維碼,可以投喂最近睡眠有些不足的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淼 的精彩文章:

謎團密布的昭和末年 —— 格力高?森永投毒案(5)
謎團密布的昭和末年 —— 格力高?森永投毒案(4)
我摸了摸這兩個字,用你管嗎?
都是你們鬧的!!這下怎麼收場!!
有關9.3日朝鮮地震

TAG:李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