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散文:那時我們風華正茂

散文:那時我們風華正茂

那時我們風華正茂

新疆大學 張 勇

我最早見到連建忠老師和張敖臍老師,是在農一師九團團部俱樂部,當時他倆說相聲《友誼頌》。開頭,「甲:作為一個革命的文藝戰士呵,應該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乙:是啊!甲:我每次外出都有一個很大的收穫。乙:你又幹什麼去了?甲:我出國了,到外國說相聲去了。」這原本是相聲大師馬季的作品,他倆的表演惟妙惟肖,形象生動,引得場下觀眾陣陣喝彩,當時我就羨慕不已,並由衷地崇拜。喜歡相聲也是從那時開始的。當晚,同台演出的,還有宋德元老師的表演《農夫與毒蛇》,其詼諧和幽默同樣引得觀眾開懷大笑。後來,還專門看了連建忠導演在阿拉爾中學親自導演的京劇《紅燈記》,更在當時紅極一時,無不稱道。最讓我們佩服的是,我們去阿克蘇觀摩軍區文工團的話劇《風華正茂》,其中對何校長和常虹的人物處理竟然和軍區文工團的一模一樣,而實際情況是連導演並沒有現場看過這部話劇,我在心裡暗自敬佩導演之間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

我們九團一中學生演出隊到十團參加匯演,是邢校長、王華瓊老師和連建忠導演帶隊的。在宣傳隊排練時,也時常聆聽連導演的教誨和指正,李喆、史海英的樂器演奏也是在那裡得到了比較正規的訓練,並迅速提高,故印象還是極為深刻的。至於楊炳然和張敖臍兩位導演,則是與我們朝夕相處、共同排演話劇《風華正茂》時,建立了深厚的、難以割捨的情誼。我們每次排練時,都親切地稱呼他們「張導」和「楊導」,親近之情可見一斑。《風》劇的排練與演出過程已經敘述過,這裡就不再重複了。

在一中排演粉碎「四人幫」的四人表演,其中江青吐了一口痰,王洪文把它接上,真是張導的神來之筆,因為這是他即興發揮出來的。我、李行營、劉兵,還有一個人,名字想不起來了。被人見到,就會說王張江姚的代表。多少年過去了,仍會在回憶中突然閃現。

張敖臍老師在九團被昵稱為「活寶」,這真是名副其實,因為他給大家帶來了太多的快樂,這在當時是多麼的難能可貴呀!現今知道三位導演快樂地生活在當下,並且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作為他們的弟子,我們還是甚感欣慰的。在此由衷地祝福他們幸福安康,開心伴隨每一天!

大約是上初二時。有一天,匡志倫老師對我說,準備排演《風華正茂》話劇。幾天後連建中(在阿拉爾中學成功導演過京劇《紅燈記》)導演來挑選演員,讓每人朗誦一段話,結果張新民(何校長)、張靜(張老師)、孫巧玲(常虹)、張勇(何老師)、鄒麗蘭(李老師)、趙耀淵(因飾演趙晨光不太入戲而改換趙建亭)、吳萬靈(周欣榮)、周雪琴(周奶奶)、戴志平(演老漁翁)等,另外群眾演員:宋建文、李維建、向英平、王愛玲、胡曉玲、李雪英、蘇武(還有誰,不要落下,同學們可以補充)等等正式成立劇組,樂隊里有李喆、史海英、袁炳新等,匡老師負責劇務並主持日常工作,聘請楊炳然和張傲齊導演負責具體排練事宜。消息一傳出,立刻招來各種非議,反對之聲不絕於耳。「就憑九團一中還想排大型話劇,真不知天高地厚」。然而匡老師並不直言相對,他頂著巨大的壓力,逆行而上,說「開弓沒有回頭箭」。讓我們用事實來回擊他們。爾後,正式進入緊張的排練階段。導演給每個人說戲,引導大家如何進入角色,同學們都是第一次演戲,怎樣把握人物的內心活動,並逼真的表現出來,顯然困難重重。但大家始終熱情很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大家抱成一團,全力以赴投入到排練之中。

導演每說完一段戲的大意後,全靠演員自己去琢磨體會,有時一段戲要重複好多遍,被導演罵得狗血噴頭是常事。張新民因不堪忍受,一氣之下,撂挑子不幹了。沒辦法只能做思想工作要求其歸隊。拍戲期間有很多小插曲。比如,有人說錯一段話,還自我安慰「別人不知道」,此時匡老師站出來說「別人都是傻子」,一句話讓所有人再也不敢胡亂對付了,這也說明匡老師的工作嚴謹、細緻。拍戲中有不少花絮:張靜練習「走」時「z」和「zh」分不清,練習了很多遍。戴志平一段台詞背多次也記不住,我們都替他著急。孫巧玲有一次演到激動時,自己完全進入到角色里,竟然失聲痛哭,以至於把戲引入高潮,我們在一旁觀看也禁不住潸然淚下。戲演到這個份上,已經在向成功靠攏了。這期間我們還專門去阿克蘇觀摩軍區文工團的《風華正茂》,每個人一對一地根據對應的角色去模仿、去感受,這真是最好的導演。去時,我們乘坐一輛舊解放牌卡車,在八團吃了午飯,晚上住阿克蘇二招,差不多一天的時間。觀摩回來後,認真總結,找出不足。不久《風》劇就正式開演了。先在九團演了兩場。後來,在七連、三連、五連、十連、作業站、新師部、農大等地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高度的評價,成為當時最大的亮點和新聞,也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與12團的舞劇《紅色娘子軍》、阿拉爾中學的京劇《紅燈記》並駕齊驅,被譽為當年的三大劇。時光飛速流逝,轉眼間,三十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劇組人員如今已各奔東西,很難再相聚。然而,《風》劇還會時不時地被人提起,各個人物、導演、老師及諸位演員的音容笑貌會在某一瞬間突然閃現。

那真是一段難忘的歲月,揮之不去,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我們內心深處的紀念碑上了,因為那時我們風華正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邊塞 的精彩文章:

散文:幸福如此而已
微小說:心病 吳泠曄
散文:情迷喀納斯
詩歌:村醫唱首信天游
散文:采蒲棒 劉佩學

TAG:新邊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