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更願意在本地進行AI處理 而並非藉助雲技術

蘋果更願意在本地進行AI處理 而並非藉助雲技術


The Verge中文站9月13日報道

蘋果剛剛發布的iPhone X智能手機,被自己標榜為「智能手機行業的未來」,除了全新的Face ID面部識別和增強現實技術之外,其實還有蘋果的「神經引擎」其實也是證明iPhone X將成為智能手機未來發展趨勢的最好論證之一。

神經引擎實際上是一種用來處理特定機器學習演算法的處理核心。這些演算法使用到iPhone中各種高級強大的功能,包括面部識別、Animoji和增強現實應用等。根據蘋果介紹,這個神經引擎美妙可以執行6000億次的運算,來幫助加速人工智慧任務的處理(儘管這個數據很難衡量,並且美妙運算次數並非唯一的性能指標)。

關於這套神經系統,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這是蘋果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典型做法。人工智慧現在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的中樞功能,從語音識別到軟體細微自動調整,一切都在持續發展中。但是到目前為止,移動設備上的人工智慧主要還是基於雲計算平台。這樣雖然可以節省智能手機的電量,無需在本地為處理器增加額外的負擔,但是必須要聯網使用並不算方便,而且由於個人數據要被發送到遠端的雲伺服器上,因此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而蘋果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蘋果思維,專註於在設備本地進行人工智慧運算。我們在2016年6月上就看到了這種想法,當時蘋果推出了「差異化隱私」(通過統計方法來掩蓋用戶在收集數據時的身份)策略。並且蘋果在今年的WWDC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全新的Core ML API。「神經引擎」只是這一主題的延續。通過在手機上的硬體來進行人工智慧技術處理,蘋果就會更少的發送數據,從而更好的保護用戶的隱私。

其實蘋果並非是唯一一家採用這種做法的公司。中國廠商華為在最新的麒麟970處理器上就內置了類似的「神經處理單元」,並且能以比普通處理器快20倍的速度加速圖像識別等任務。而谷歌也開發出了一種名為「聯合學習」的人工智慧方法,同時也暗示自己正在開發用於機器學習技術的處理器。ARM已經開始重新對晶元的設計進行配置,以便未來更好的對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支持。而移動晶元巨頭高通則表示,推出自己的移動人工智慧晶元,也只是時間問題。

而iPhone X上的神經引擎,代表了蘋果對人工智慧處理的另一種思維方式,而這並不僅僅是蘋果所獨有,它將是移動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原作者:James Vincent 編譯:Rabbit)

來源:The Verge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數碼 的精彩文章:

蘋果ARKit增強現實平台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優秀的應用
高科技改造 這個裝置能將普通顯微鏡變成數字顯微鏡
3D列印植物機器人 自動載著植物尋找最合適的位置
新型無人駕駛無人機 可以運輸藥品和緊急物品
LunaR推出太陽能智能手錶 跟傳統手錶很相似

TAG:騰訊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