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iPhoneX的新出這個功能,可能會讓專業的攝影師燈光師失業!

iPhoneX的新出這個功能,可能會讓專業的攝影師燈光師失業!

新媒體管家

如果在過去,手機攝影和相機攝影的關係如下圖所示的話,

那麼 ,從9月13日蘋果發布會之後,將兩者之間的關係稍微改動了一點點:

就是改變的這一小點點,已經完全突破了

「相機攝影能幹到的事,手機攝影不一定能幹,

手機攝影能幹的事情相機全都能幹」這一魔咒。

這種突破的技術支持,來自於portrait lighting

構築你臉部的3D模型」——手機通過感測器獲得了你臉部的立體模型。

記錄了你臉部立體信息

這在普通相機和傳統後期上是不曾出現的

為什麼後期PS大神為何要在人像照片上一點一點加亮減暗?

無非是模擬鼻樑更立體的情況下的光影效果情況罷了。

現在新的感測器已經能直接獲得臉部的立體造型了,那麼意味著光影狀態可以按照我們的需求,調整自己喜歡的光線!

理論上,我們能想像到的任何布光場景,都能在iPhone上轉眼得到實現!

根據臉部3D信息,隨時可以布出一片影棚級的專業光線——而拿相機的攝影師如果只有業餘的打光,怎麼和影棚比?我們知道,經典的影棚人像攝影布光有大約24種:

1、單柔光箱閃光燈倫勃朗光

2、單白色透光反光傘倫勃朗光

3、單蜂巢閃光燈倫勃朗光

4、單銀色反光傘倫勃朗光

5、倫勃朗式短光

6、倫勃朗式寬光

7、分割布光

8、反光板分割布光

9、分割布光短光

10、分割布光寬光

11、主光及近置的柔光箱

12、主光及遠置的柔光箱

13、環形光

14、蝶形光

15、太平光

16、獾形光

17、蚌殼式布光

18、帶背景照明的環形光

19、帶輪廓光的環形光

20、高調主光

21、主光與輔光

22、輔光及髮型光

23、硬調與輪廓

24、彩色閃光

以上就不贅述了,24種人像布光方式在今天微信推送的第二條。

回到新的iPhoneX,卻可以在自拍時保存了三維臉型的」模型「信息,

那麼只要IOS允許,自然就能隨意打光。

GIF/1K

一次不太成功的人眼補光

這一切的硬體基礎是基於結構光感測器和三萬個定位點投影:

最左最右,這兩樣是不可或缺的硬體基礎。

遍覽我們用過的相機,都無法獲取臉部的3D信息。因為單個鏡頭註定只能拍攝到平面而非立體,在後面的修光時,我們對臉龐信息的獲取完全來自於我們個人的經驗。

此外不起眼的「點投影「是雙攝與Portrait lighting的區別之處,點投影提供了遠比雙攝更好的成像精度和靈敏度。距離不到1公分的雙攝像頭只有貼臉時才有精確的3D感知,更大的意義還是為了降噪。 而新iPhone三萬個點投影,相當於對你的皮膚的微小凹凸都有了一次比人眼還密集的普查。這個基礎上,通過對比拍攝後的圖像,相機完全能察覺出哪些不均勻是膚色導致的,哪些不均勻是凹凸導致的。這相當於把臉部分了一個層,比如黑眼圈單獨一層,要去除只需刪掉即可。 而且通過對比這些點被環境光線淹沒時的顯著程度,完全可以反推出環境光線的強度、方向,從而完美地協調後期補光與前期光線的融合問題。

當然,這一切離理想還很遙遠,卻頂多就在五六年間。或許到時候女朋友一句抱怨」拍得還沒我手機好「是一句不能更真的實話,而非現在外行人的笑談。

上圖:portrait lighting 自動打光前後

根據立體信息,手機判斷出臉頰的深度,並認為在頂光照射下這部分應該更加黯淡,因此減少了臉頰的光線。五官更加立體。而傳統的美顏則不能分辨,只能提供對比度。

(這僅是當前beta測試下的一個機械的案例。)

擁有三維信息的圖片完全能對普通圖片產生碾壓。

攝影師將來遇到的改變

正如標題所說:分道揚鑣。以智能為驅動力的手機攝影,將在以後與傳統攝影越走越遠。但帶了智能和高維信息的攝影與舊攝影糾纏,必然會帶來我們從未見過的風景。

1、通過3D信息修圖將會從手機逐漸發展起來——以新的iPhone為例,你可以通過改變臉部的3D信息來塑造新的光線——比如你想要更高的鼻樑,你只需要提升3D模型里的鼻樑,對應高鼻樑的光影會自動生成。

雖然目前似乎不開放自主調節,但「潑辣修圖」等工具在未來完全可以利用API介面去調動圖片的立體信息。這裡插一句,我一直堅定地認為PS的處理方式已經很落後了,因為它浪費了平面外大量的信息。

2、反促新的,立體信息驅動的攝影發展。雖然現在不流行,但在未來,完全可以通過多個攝像機和激光點陣的投影,拍攝像iPhone那樣的深度圖,脫離自拍的局限,從而獲得更優秀的後期流程。至少摳圖是方便多了。

3、近年來,不斷有新的東西在刷新攝影師的視野,我們應當順應潮流。比如無人機的視野,比如全景圖的噴薄。我很期待新的東西的。

iPhone真的在向驕傲的攝影師們吹動靜默的挑戰號角。

為什麼專業相機為何無法做到IphoneX這一點?

只要感測器到位,專業相機當然可以做到,如開頭所說,只要多出一個維度的信息即可。但目前來看,用雙鏡頭實現的話首先你要體積夠大,不然無法建立精度足夠的深度信息。結果只是識別你在場景中的深度,卻無法識別你面部的特徵。而如果多鏡頭或者面部追蹤的話,只能保證近距離的成功率,效能不如額外添加輔助設備來得優。

拍電影時收集3D模型,就是用的各種運動和光學的輔助設備來獲得的。

iPhone的實現更像是是面部捕捉在近距離上的特解。

目前來看,它最強的地方在於對面部的建模,以此解決的面部問題,正是當下自拍和肖像的痛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Phone 的精彩文章:

誰最便宜?iPhone X美版日版港版國行價格比拼
iPhoneX的新技術?暴走漫畫笑了,這梗是我們玩剩下的
9月15日iPhone8開始預訂,價格感人,網友:不如買蘋果7!
iPhoneX 有多強,看A11處理器跑分你就知道了!

TAG: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