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蔣介石軍事專業出身,毛主席沒有學過一天,戰爭上關係的問題完全相反

蔣介石軍事專業出身,毛主席沒有學過一天,戰爭上關係的問題完全相反

從出身上說,蔣介石是軍事專業出身,早年他先後進入保定陸軍速成學堂和日本的振武學校學習,其後,他又成為近代中國最著名軍事學校的校長,桃李滿天下。與之相比,毛澤東的履歷就遜色多了,沒有專門學過一天的軍事,晚年在會見外國朋友時毛澤東說:「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想當一個小學教員,沒有學過軍事,怎麼知道打仗呢?」

蔣介石與毛澤東

遵義會議期間,黨內就有人說毛澤東是「把古代的《三國演義》無條件地當作現代戰術,把古代的《孫子兵法》無條件地當作現代戰略」。事後,毛澤東說:「《孫子兵法》當時我並沒有看過,《三國演義》我看過幾遍,但指揮作戰,還記得什麼《三國演義》,統統忘了。」

長征途中,正是為了應付瞬息萬變的形勢,在毛澤東的提議下,才在苟壩會議上成立三人指揮小組,此後才有四渡赤水的勝利。所以,毛澤東在戰爭中關注的是大的戰略問題,對於戰場上的事,則放手讓下面的將領相機安排。與此相反,蔣介石更多關注的是一些細節,他的指揮往往事無巨細一插到底,經常關注的是一些明顯應該是由那些團長營長去關心的問題。

黃耀武

時任國民黨新六軍少尉黃耀武回憶說:「整個遼瀋戰役,都是蔣介石指揮……蔣介石應該把權力放下去,聽聽指揮官的建議,他不是,前方打仗戰況瞬息萬變,眨巴眼情況就有變化,你老是高高在上,到處指揮,一會兒坐飛機來了,一會兒坐飛機去了,他不來就讓杜聿明坐飛機指揮,今天來一趟明天來一趟,瞎指揮一頓。」

李宗仁

蔣的越級指揮,也造成下屬缺乏主動精神,凡事均仰賴蔣的裁示。李宗仁在回憶錄中也寫道:「奉行蔣先生的命令,往往要吃敗仗,但是如不聽他的命令,出了亂子,便更不得了。所以大家索性自己不出主意,讓委員長直接指揮,吃了敗仗由最高統帥自己負責,大家落得沒有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旭閑自媒體 的精彩文章:

解放戰爭時為何雙方陷入經驗主義,反省得快的獲勝
粟裕三次建議促成淮海戰役藍圖,又三次建議獲得淮海戰役勝利
為何蔣介石會失敗,只用自己信得過的人,能力倒是次要的
國共雙方將領在戰場上表現的差距有多大?

TAG:張旭閑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