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蘋果新科技「animoji」:從emoji開始的圖像時代會摧毀文字和文學嗎?

蘋果新科技「animoji」:從emoji開始的圖像時代會摧毀文字和文學嗎?

北京時間9月13日凌晨1時,蘋果公司舉辦了新品發布會。這一次,他們帶來了 iPhone 8 等四款新品。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然要屬誕生十年的蘋果手機。從2007年第一代 iPhone 發布至今,短短十年間,蘋果手機在硬體和軟體方面都經歷了巨大變化。此次發布會上蘋果公司也特別推出了 iPhone X,紀念蘋果手機的十年。

此次發布會上特別介紹的iPhone X

iPhone X 取消了home鍵,Touch ID由此變為了全新的Face ID,同時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有從emoji到「animoji」的轉變,這個功能可看做人臉識別功能的延伸,手機前置攝像頭可以不僅可以識別用戶,還能捕捉用戶表情,將emoji變為動態。

iPhone不斷進化,人們發現自己的生活越來越離不開智能手機以及智能手機營造的生活方式了。我們在智能手機上讀取自己的心率、監控自己的身體狀況和睡眠情況;我們通過智能手機來了解世界,了解他人,甚至是了解吃飯的時候坐在我們對面的人此時此刻的感受和想法;我們利用智能手機來付款、收款,完成各種交易;我們也在智能手機上尋找小精靈,在增強現實的遊戲中體驗現實與虛擬之間邊界的模糊。在這些改變中很重要的一項,是emoji給我們的交流方式帶來的變化。

emoji的誕生與演化

打開微信聊天窗口的時候,不妨停頓幾秒問問自己:如果不發表情,我們還能愉快聊天嗎?答案是不能。早在2013年,statista網站就做過調查——「你在信息類手機應用中是否使用emoji」。74%的美國被訪者和82%的中國被訪者給出了肯定的回答。可以確信的是,如今這個數據只增不減。

那麼,這種風靡社交網路的圖像語言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呢?這要從上世紀90年代末的日本說起。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a),日本電信公司NTT Docomo的一名僱員,在緊張的同行市場競爭中為公司想到了一個吸引青少年用戶的策略:添加簡單的卡通圖像到其消息功能中。栗田穣崇用鉛筆和紙在12×12像素網格上作圖,他的創作靈感來源於日本繪畫,比如漫畫和日文中漢字的靈感。最終,他設計出176個粗糙的符號,範圍從笑臉到音樂筆記,這個功能一經問世就大受歡迎,其他日本通信公司也採用了它。

栗田穣崇(Shigetaka Kurita)設計的emoji系列

2007年,蘋果發布了首款智能手機,從此智能手機市場開始繁榮。為開拓日本市場,蘋果公司在向日本市場投放的手機中增加了專門針對日本用戶的emoji鍵盤,當時在美國對於日本emoji現象十分感興趣的美國人發現,只要下載一個日語手機應用,便可以在美國的蘋果手機上打開這個隱藏的emoji鍵盤。

新世界的大門就此打開。如今,打開蘋果手機的設置,找到通用,點擊鍵盤中的添加新鍵盤,便可看到表情鍵盤和其他各個國家與地區的語言一樣,成了手機鍵盤的選項之一。在最新的IOS程序中,表情的數目已經多達2000多個。其中涉及不同物件、不同性別、國籍、信仰以及膚色和職業的人們。可以說,表情已經日漸成為一個較為完整的圖像體系,甚至還有一個名為表情百科(Emojipedia)的網站,專門提供對於不同表情的搜索和解釋。

ios系統中的emoji系列

文字時代的黃昏?

與越來越豐富的表情對應的,是人們在社交網路的交談和表達逐漸拋棄文字。

文字(或者通過圖像的方法表達意義的系統)在不同的人類文明中遵循著不同的發展方式。但一般認為,「類文字」誕生於文字之前,是一種表意的或輔助記憶的符號。真正的文字是一套使用者可以任意重構的「編碼系統」。文字區別於類文字的地方在於,後者缺乏能夠進行編碼的語法辭彙和詞綴。在這種情況下,除非給出關於一種情境的語境,否則使用者很難通過重新建構類文字來明確傳達自己的意思。

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說,早期的類文字,更接近於人類對於周圍世界的直接再現,比如最早的洞穴岩畫中記錄的用圖像再現的那些狩獵場面,它們大部分直觀、一目了然,符號與被再現之物存在一種一一對應關係。換句話說,早期的符號是形象的(iconic),符號像一面鏡子一樣,直接反映了真實世界中的物件和現象。

拉斯科洞窟壁畫,位於法國多爾多涅省蒙特涅克村的韋澤爾峽谷,是著名的石器時代洞穴壁畫。

而語言的產生是個抽象的過程,拿英語來說,如今這個由二十六個字母組成的語言體系,已經不再是一套形象表意的語言體系,而是抽象為一種編碼過程。用索緒爾的經典例子來說,當我們說到「樹」(tree),我們立馬便能想到一棵樹,但t-r-e-e這四個字母本身,和一棵樹看上去並無相似之處。這邊是索緒爾認為的語言符號的第一個原則,任意性原則。語音單位(sound-image)和概念(concept)之間的聯繫是任意的、而非一種自然的聯繫。這引出了後來語言學中一個很重要的觀點:要在一個單詞與周圍單詞的相對關係之間,來確定和看待單詞的意思。

語言學家索緒爾在《普通語言學教程中》對於概念和語音單位之間關係的圖示

表情交流恰恰是一種接近類文字的交流。表情百科將不同的表情分為如下幾類:笑臉和人、動物與自然、食物和飲品、活動、旅行與目的地、物件、符號、旗幟。這些符號基本上是對於物件或者行為或者面部表情的直接再現。

毋庸置疑,這種新興的互聯網類文字的好處顯而易見,它突破了地域和文化的差別,正在變為一種全球通用的「語言」,不需要掌握語法,也不需要知道讀音,每一個使用emoji的人可以迅速通過一系列表情向他人轉達自己的意思或者情緒,達到交流和溝通的目的。正如中國藝術家徐冰的《地書》。徐冰用各類標識語言和符號創作的這本「書」,記錄了現代城市白領一天二十四小時的典型生活。全書沒有使用任何傳統文字,在任何地方都不需要翻譯,無論哪種文化背景、無論說著何種語言,只要是有當代生活經驗的人,都能夠讀懂這本書。徐冰在一次採訪中提到,這個作品「很平等,沒有文化、語言、教育程度的分隔」,大家都能看得懂。但是也能夠看到,在由文字交流變為互聯網類文字交流的過程中,語言的複雜性正在喪失,語言的主導性地位正在失去。

徐冰《地書》片段

在此次蘋果發布會中,蘋果公司乘勝追擊,將最新推出的面部識別(FaceID)技術和表情相結合,推出了動態表情(animoji)的功能。蘋果公司將這一項新功能描述為:「能夠利用你的聲音和反映你的面部表情的動態信息。」在拿到最新的蘋果手機之後,用戶可以選擇喜歡的表情,將前置攝像頭對準面部,用面部掃描技術記錄下自己的表情變化,將這樣的變化反應在3D表情上,與此同時麥克風也會將用戶的聲音收錄。這樣一來,一段有著用戶獨特表情的有聲視頻便可以上傳、發送、用來流通了。圖像化和語音化在這裡成為關鍵。用戶不再需要書寫的文字,而是可以直接地用聲音傳達意義。圖像成為了意義的中心。

發布會現場的animoji展示

其實不單單是表情,如果看看手機以及相關電子產品的進化史,便可知道圖像在其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手機的屏幕越來越大,屏幕的邊界越來越窄,解析度越來越高,蘋果產品一直引以為豪的視網膜技術,也是為了呈現出一種極致的圖像體驗。在最新的發布會上,升級的重頭也依然是在攝像頭上。發布者一直在強調蘋果手機能夠為用戶在攝影和錄製視頻時帶來的極致體驗。屏幕作為載體,對於圖像呈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越來越大的屏幕,凸顯著圖像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毫無疑問地,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圖像時代

文字衰微的時代,文學有未來嗎?

如果說1916年出版的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意味著一種「語言學轉向」,意味著將語言確立為思想直接的體現和表達,而圖像僅僅居其次,是自然世界的表面現象。那麼諸如法國哲學家利奧塔這樣的後現代理論家,則高度肯定了圖像的文化內涵。在其博士論文《語言及圖像》中,利奧塔談及圖像的重要性——他認為後現代文化表徵為一種圖像特性,體現為感覺優於意義、直觀優於概念、圖像優於詞語。

義大利詩人、作家,20世紀初未來主義運動的帶頭人,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Filippo Tommaso Marinetti,1876年12月22日-1944年12月2日)曾在其一幅作品中,試圖用圖像來消解文字的作用,以抵制「文字中心主義」。他嘗試一種「圖像化寫作」,即試圖將文學文本建立在視覺圖像的體驗上,刻意突破句法、語法和標點的現實。在作品中,文字被排列成各種圖案,文本中充滿大小不一的字體型號,並穿插數學圖案和符號,或者印象主義色彩的花飾底紋,由此來描摹色彩、圖像、味覺或者聲音。

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採用「圖像化寫作」創作的作品

菲利波·托馬索·馬里內蒂或許沒有料到,在將近百年後的今天,他當時創作的具有實驗性質的藝術作品,正在變為現實。沒有句法、語法和標點的表情表達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交流的主要形式。

除此之外,表情也開始進入文學領域。2010年,美國作家赫爾曼·麥爾維邁的《白鯨記》(Moby Dick)就被「翻譯」成一本由emoji構成的長達736頁的書。面對這種情況,有些人會唱一曲關於文字的輓歌,認為在這個由新媒體和新技術催生出的讀圖時代中,一種語言的複雜性和語言之美正在喪失,那種在和句子中的其他詞語的關係中定義自身的意義,以及那種通過由不同詞語組成的句子以及由不同句子組成的段落中營造出來的文學美感,正在喪失。

emoji版本的《白鯨記》

法國作家奧利維埃·羅蘭在一次採訪中談及對於用emoji進行小說創作的可能性時表示:「簡訊替代了古老的通信方式,簡訊可以出現在小說里,廣告也可以出現在文學中。但文學不能變成簡訊或廣告,否則它就不是文學、我們能夠也應該讓語言『吞下』許多東西,但這裡頭不應該包括語言本身的消失。Emoji小說?也許會有意思吧,但不能稱其為小說。Emoji是為了寫得更快,它不細膩,不微妙;文學的目的不是快快快,它應該是細膩而微妙的。」

凱爾·麥克拉克倫(Kyle MacLachlan)在推特上用emoji對科幻小說《沙丘》進行的概括。

和奧利維埃·羅蘭持類似觀點的人,是堅定的語言捍衛者,他們認為在這個由新媒體和新技術催生出的讀圖時代中,一種語言的複雜性和語言之美正在喪失,那種在和句子中的其他詞語的關係中定義自身的意義,以及那種通過由不同詞語組成的句子以及由不同句子組成的段落中營造出來的文學美感正在喪失。

但是否有一種全新的可能性呢?一種關於圖像的藝術和全新的法則?如果平面化的圖像已經大行其道,開啟一個不可逆的過程,為科技進步叫好,又樂于欣賞文字美感的人,該如何面對?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

謝絕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文化 的精彩文章:

《紅樓夢》和《金瓶梅》里人性不同,卻同樣真實

TAG:界面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