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學會怎麼挑鞋,再談買什麼鞋吧

先學會怎麼挑鞋,再談買什麼鞋吧

關於皮具,包括皮包皮鞋等,在中國起步是很晚的,要知道中國自古以來可都是穿布鞋的,直到民國中後期皮具才開始在中國慢慢普及起來。而自古中國在服裝領域卻從來沒落後過,甚至曾大多數時間是領先於世界的,即使時尚中斷過那麼一二十年,如今也依然能快速趕上,畢竟深厚底蘊還在那。

所以,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國內的皮具品牌,鮮有好的設計,尤其是皮鞋整體感覺價格偏高。 所以,每次我去國外時間有限時,最優先買的一定是包包和鞋子,因為試穿快速,性價比高。

關於鞋質

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永遠都不會過時,放在鞋子上也是一樣,不管是什麼品牌,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樣。不同價位的鞋,選擇的牛皮的質地、部位、厚薄都會很大的不同。這也就直接決定了鞋的耐穿程度,為什麼有的鞋放了十年還很好,有的鞋一年沒穿就表面裂紋了 ?那是因為是那種鞋皮質是用碎皮壓制而成的,而你買時表面是看不出來的。

所以,鞋子的皮質好不好,放一年半載不穿時就會自動被驗證出來了,放一年就碎皮那種品牌堅決不要回購,越不常穿的鞋子越要買貴的,因為放得住呀 。

關於鞋底

大牌鞋大多數會採用真皮作底,很多人怕真皮底不耐磨,買回來趕緊去釘個鞋掌,其實那樣也就失去了穿好鞋的舒適體驗的意義了,畢竟,鞋子首先是用來呵斥我們的雙腳的。

皮質鞋底的作用首先是透氣,而且還可以減少走路的響聲,皮底有一定彈性和伸縮性,有一定的減震作用,自然合腳的舒適度也就更高。

關於鞋跟

好鞋的鞋底和鞋跟部分,通常都跟鞋面一樣,是用真皮來做的,而不會採用膠跟、塑料跟之類的。這樣看起來更有整體感更高級,這就跟穿衣搭配我們常說的,上下身同色系顯高級的道理是一樣一樣D 。

比如菲拉格幕(Ferragamo)的新款踝靴

中等一點的鞋,鞋跟包真皮,鞋底非皮,比如這雙 MIcheal Kors 的高跟鞋

有的鞋子是用來走路的,有的則就是用來扮美的, 用來扮美的鞋要的就是驚艷華美,凸顯修長腿部線條,適合出門坐進專車,下車走地毯之類場合穿。對於扮美的鞋,就不要去講什麼 好看但不實用這種傻話了,女人跟女人還不一樣呢!

GIF/2K

鞋跟位置居中,高度適中,穿著會更穩。鞋跟的高度在5-6厘米,是經科學驗證的最舒適的高度,而10公分高則最顯腿長,大家可以自己驗證看看哈

關於內里

1. 選什麼內里好

牛皮內里:好鞋子的首選標準,跟腳形更能契合,不憋汗,穿起來更舒適,

豬皮內里:緊次於牛皮,吸汗功能和彈性也還好,就是怕水,

布的內里:一般秋冬鞋還好,春夏鞋子盡量不選布里的,弄髒很難清潔呀。

PU內里盡量別買,穿上腳半個小時你就會感覺悶熱了。而且內里是PU的話,如果鞋一年半載不穿,再穿就會發現裡面破了,穿著怎麼會舒服,外面還是好的,你說這種鞋是扔還是不扔呢!

2. 整塊還是拼貼

內里是整塊皮還是拼貼,很顯然整塊皮最好最舒適。如果是貼皮盡量不要在前腳掌部分,中間總會有道縫啊,多少都會有感覺,走路靠前掌用力啊,而且如果開膠,再粘合會更不舒服。對比一下兩種內里,用涼鞋看會比較明顯

每個品牌的製作工藝不一樣,如果必需是要有接縫,那麼接縫在後跟處會比在前腳掌處,對舒適度的影響要小很多。 這雙就是後跟貼皮,但是注意看中間部分有墊高,這樣就不會感覺到貼縫的存在,走起路腳感也會更舒服

關於選鞋

在上個世紀初成品鞋還沒普及前,在那個定製鞋年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立鞋楦。那時高端設計師店的下單流程是這樣的:先讓顧客脫掉鞋襪,光腳在地上來回的走路,以觀察你的骨骼結構和走路習慣,重心移動點等,這些都會標註下了,才會開模作出你的鞋楦,然後才是設計款式這一層次!

成品鞋是參照普世的腳型來製成的,但是,畢竟每個人的腳形具體還是會有差異的,所以挑選鞋子必須是個很大的課題:

無腳後跟的人怎麼穿

腳後跟比較平直,弧度不夠,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沒腳後跟,這種腳形的人通常很怕穿沒有帶子的鞋。其實,選鞋時注意到一個小竅門,就能選到跟腳的無帶子鞋了。還是拿自己的鞋實拍對比下

再看官方照片,這個角度看得更明顯些,注意後部收口的寬度,拿出你們自己的鞋作下比較就明白了

寶寶們從上面對比圖中發現問題所在了嗎 ? 對了,兩雙鞋的差別在於鞋的後跟部,左邊的開口大,右邊的開口小。好的鞋子會更注意細節,會根據人體工學,從前部向後逐漸收窄,這樣就更貼腳形,自然穿起來也就會更舒適跟腳了。

腳面高,腳骨異形的

人都有點大小腳 ,或者某種意外、病變帶來的骨節突出等問題,導致試鞋總有一隻腳合適一隻腳不合適。千萬不要相信專櫃小姐跟你說什麼,墊個半墊之類的,那是不會有舒適體驗的話,尤其是無鞋帶的鞋,該不跟腳還是跟腳。

解決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去修鞋店請師傅用專業鞋撐機器,把小的那隻鞋撐大半個號就可以了。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撐完之後,一定要連續穿著幾天定型,不要放在那裡不穿,皮革是有彈性的,不穿他又會縮回去了,連穿幾次就大小就定型了!

根據體重來選鞋

什麼,選鞋還跟體重有關?當然有,而且還有很大的關係呢,比如塊頭大的人,腳踝粗的人,並不適合穿鞋底過薄的鞋,男女生都一樣,而應該選擇稍微有一點鞋跟的,視覺比例就會好很多。不然總會給人頭重腳輕,好象是在欺負這雙鞋子一樣。而且,鞋底過薄過平,缺少腳後跟的承托減震,重力全壓下來,對膝蓋造成的壓力也會很大。 就象冬天時,我們穿著厚重,如果穿春夏薄底的鞋,看起來就會很奇怪,因為比例不對。

鞋子的楦型有差異

亞洲人跟歐洲人的腳形有很大不同,亞洲人普遍腳趾短腳背厚,歐洲人則腳趾長腳背扁平。 所以鞋子選歐洲版和亞洲版,也要根據自己的腳形、身形等來考量。

試穿的那些事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鞋子一定要試穿了再買 :

1、下午試穿,因為下午腳部略微腫脹,不要在空調房呆太久才去試,因為熱脹冷縮啊。

2、兩隻腳都要試穿,因為多數人左右腳大小都是有差別的。

3、別去遷就一雙尺碼不合適的鞋。鞋可以退換,腳不能退換。

4、怎樣才是理想的尺碼:十個腳趾可以在鞋裡自由地活動,有舒服的襯墊和適度的內部空間;鞋底面與腳部凹陷處的弧度十分合腳,前腳要有一定的活動餘地,腳尖頂住鞋頭時腳後跟與鞋後幫之間還能伸進一個手指的距離,這個尺碼剛好合適。

一雙美貌又好穿的鞋子,會讓人閃閃發光。

GIF/1K

鞋子要穿得舒服還要美麗,如果只想舒服不管美不美的老人家思維,那就好辦了,專賣舒適鞋的品牌也不少。 但我想相信沒有人不愛漂亮的,老人也是一樣,只是很多人過早地放棄了自己而已 。

(部分圖片整理來自網路)

學會挑選好鞋,不管走到哪裡,面對什麼品牌,總能慧眼識英雄。 靠自己的眼,走自己的路,玩適合自己的時尚,因為只有我們自己最知道內心真正想要什麼。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轉發朋友圈,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粉絲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考究的時尚 的精彩文章:

TAG:考究的時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