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當秘傳——張策五行通臂拳

武當秘傳——張策五行通臂拳

(圖片來源互聯網)

通臂拳的歷史非常悠久,流派眾多,從大江南北到長城內外的廣闊地域,熱愛此拳者不乏其人,以通臂命名的拳術也不勝枚舉,其中有:白猿通臂、五行通臂、祁氏通臂、洪洞通臂、兩翼通臂、五猴通臂、少林通臂、猿仙通臂、合一通臂、四面八方通臂、六合通臂、八門通臂拳等。這麼多種類的通臂拳有以姓氏命名,有以特點命名,有以地域命名不等,從內容體系、風格特點和理論上也有諸多相通之處與不同之點。但同時可以看出所有通臂,無一不跟猿猴這種動物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說明通臂拳是象形取意的拳種。

通臂拳,古名通臂猿,以其中手法,純按金木水火士,生克制化之理,故曰五行通臂。通臂拳悠久的歷史,其源流難於考證,歷史上及少有文獻記載,且歷代相傳口授為多。就張策所傳五行通臂拳為武當派內家是確定無疑的。

(圖片來源互聯網)

陳微明在《太極拳源流》一文中敘述「內家始於宋之張三丰,……傳溫州陳州同,明嘉靖間傳於張松溪,……,松溪傳於四明葉繼美近泉,近泉傳吳崑山、周雲山、單思南、陳貞石、孫繼槎。……思南傳王來咸征南。」王征南,字來咸,明末著名技擊家。其高足黃百家乃明末著名學者黃宗羲之子,黃宗羲在其《南雷文集·王征南先生墓志銘》的六路歌訣寫道「佑神通臂最為高,斗門深鎖轉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勢,撒出抱月不相撓;揚鞭左右人難及,煞錘沖擄兩翅搖。」黃百家在《學箕初稿·王征南先生傳》注釋「通臂,長拳也,右手先陰出長拳,左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通臂拳與張三丰有著某種聯繫,是道家拳種,這是其一。

民國二十年白猿通臂拳傳人劉寶銘口述的拳譜上把通臂拳分為四派:

一、通臂猿猴拳術,乃宋陳摶老祖(字圖南,別號希夷先生)所傳,世稱通臂猿,又名通臂行拳,亦曰白猿通臂,或曰五行通臂,既通臂心猿,乃通臂門之一也。

二、明靈石猴拳術,乃明朝費大恆所傳,世稱通臂心意,乃通臂門之二也。

三、赤尻馬猴拳術,乃少林寺慧可法師所傳,世稱通臂心極,乃通臂門之三也。

四、六耳獼猴拳術,乃明司徒玄空所傳,(名白猿老人)峨眉派,世稱通臂心勁,乃通臂門之四也。

其手法皆相同,而勁則異,蓋四家同出一門耳,有詩以證之:

心猿心意與心極,二十四式藏妙意;

拆拳連拳同一理,並非分門別有奇。

陳摶,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希夷先生,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學者、隱士。陳摶繼承漢代以來的象數學傳統,並把黃老清靜無為思想、道教修鍊方術和儒家修養歸一流,對宋代理學有較大影響,後人稱其為「陳摶老祖」、「睡仙」、希夷祖師等。他隱於武當山九室岩,移華山雲台觀。陳摶是傳統神秘文化中富有傳奇色彩的一代宗師。通臂拳把陳摶尊為師祖,就說明此拳與道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是其二。

民國二十年,張策弟子張殿華在他所著的《通臂拳淺釋》一書中,在通臂拳術源流淺敘中是這樣寫的:「」我國武術一道,發明最早門派甚多,溯其源不外乎南北二宗,南宗武當,北宗少林是也。武當外柔內剛勁蓄於內,少林外剛內柔勁顯於外,要皆不失乎正也。惟是流傳既久,別派分門,標新立異,真功漸漸失傳也。通臂拳武當宗派,當初屬於家傳,知者甚鮮,且歷代相傳口授為多,故發明於何代何人,無可稽考。於有清中葉,有王占春先生,河北良鄉西南北黃新莊人,幼而好學有技術之癖,初拜舊都白雲觀一道長為師。道長通臂專家也,居不久道長又引先生至西山某寺,又謁一道長,謂先生曰:「此汝師叔,我因事遠遊不克教汝,居此與汝師叔學藝可耳,惟汝師叔業三十年斷語,其如何教汝用心習之為是。」道長去後,而先生留焉。于山中歷十八寒暑,藝乃大進,通背之妙,豁然貫通。

張策隨王占春學拳九年,學的就是道家的拳種,這是其三。

通臂拳是極柔的拳,拳譜上講九柔一剛。張策在他的《通臂拳淺說》中寫到:「練習之時,純任自然,於虛中求實,有要訣二字,曰松,曰空,松則不滯,空則靈活。」同時,在拳譜的序言中有這樣的論述:「五行通臂拳術原系武當山系中一派,內中意義可分兩種,五行謂之體,通臂謂之用。通臂取其放長擊遠,遇敵先發制人,如掌握若夫五行掌者。動靜如陰陽,無影無形,玄妙莫測,剛柔相濟,急緩虛實,進退生克制化,迎敵制變,變化無窮。五行謂之根基,莫過於指界,活力活步,運力運巧,識勢識法,窮理推術,積精練氣,蓄銳全神,此系用功之大略也。運用伸舒,舒者長也,舒者生力,全體靈活,活能生巧,技式明了,出入鬼神莫測,筋力用時而有力,謂之真力,巧變用時而生巧,謂之真巧。遞手清,接手明,忽伸忽縮,忽進忽退,蓋對方兇猛侵來,非柔曲不能制。彼力彼化,伸舒放之,伸者舒也,舒者長也。長者力大,放之則遠。故柔中求剛,剛力一動,忽然變柔,蓄而後發,精神貫注一體,隨機應變,見景生情,誠所謂窮天地之理,盡天地之術,極天地之妙,遇敵氣充膽壯,體健神全,臨陣制敵,必能百戰百勝也。五行通臂拳術之奧妙,與其各派拳術不同,例如:形意、八卦、太極等武當派比例而論,其形式、意義各有不同,此中神妙,形意以直中求,八卦以變化求,太極以空中求,通臂以柔中求。在取其中和之意,盡得其柔能克剛之功效也。」

老子的《道德經》中云: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通臂拳是以陰陽五行理論為依據,它強調鬆柔靈活,要求全身整體運動,在練習時要求柔中求剛、慢中求快、曲中求直這一原則,它在技擊中要求的「五護八斷」(五護:上、下、左、右、中,八斷:動靜、虛實、剛柔、急緩),也無不體現道教的陰陽五行理論,它是中國的優秀拳種之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

(轉自趙亞軍新浪博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教之音 的精彩文章:

農曆七月二十三,恭祝諸葛武侯仙師聖誕
《天樞上相諸葛仙師啟化真經》里的正道人間,一個年輕修道人心的解讀
結交須勝己,似我不如無
黃至安道長:學以明道,學貴有方
教師節到了,小音帶你了解怎麼在道門拜師學道

TAG:道教之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