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來說說心裡話,聊一聊天

來說說心裡話,聊一聊天

關於食以家

食以家,很多人看到的第一句話總是問:做什麼的?目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我很認真的想過,做這件事情的初衷就是想多一些人了解食物,食物不僅僅只是夠我們飽腹,還給我們提供很多的營養,讓我們從嬰兒順利成長為健康的成年人,幾乎陪伴我們一生。可是現在越來越多的提倡吃營養品,保健品,一生病就是抗生素,卻沒有人告訴我們是因為在食物中發現了營養物質,人們才開始通過加工把營養物質聚集,才有營養品,保健品。

真正最健康的營養品是食物。以食物來養人,以食物來溫暖家,是我想要傳達的。我對外婆,對媽媽都有很深的記憶是停留在灶台前,廚房裡的食物,剛出鍋的,熱騰騰的食物,偷偷吃上一口,家人圍著桌子在一起的歡樂。曾經有人和我說,廚房裡有煙火氣息,家也就是溫暖的。

最初,我只是在自己的朋友圈發簡單的食物製作,一些簡單的食物知識,開始是自娛自樂,慢慢越來越多的朋友開始關注,討論,詢問。因為有些問題會有多個朋友問,我又懶得一遍一遍的回答,就開始琢磨著如何一勞永逸,琢磨的結果就是有了這個公眾號

有了公眾號後,又開始意識到,既然這個事情做了,要麼就乾脆給它做好了,剛好自己在家帶娃幾年,也應該開始重新步入社會了。很多事情,也許真的是一步一步安排好的,我們順其自然的就走了下去。

確定了公眾號會一直做下去,並且我希望能越做越好,起碼是給大家提供儘可能的食物方面營養知識,這些一部分來自於我的經驗,更大的一部分來自於前人的研究總結,我相當於一個搬運工,把他們組織整理起來,在這裡提供給大家閱讀分享。

關於我

已經過了30歲的女人,大家都覺得應該可以安於現狀,滿足於家庭生活,而我正巧也在家全職帶娃幾年。在經歷了不想出門見人,到現在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覺得和孩子分不開。

帶孩子的時候,經常會在孩子摔倒時鼓勵他:自己站起來,你很勇敢的。會鼓勵他嘗試不同的事物,在他受委屈哭時會安撫他:很傷心,哭出來就好了,哭好了我們就繼續玩。希望他將來是個堅強勇敢的人,一遍遍的鼓勵,給與信心。

在這樣的鼓勵中,某一天我突然意識到,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是最佳的榜樣,我自己安於現狀,窩在家裡不見人,眼前只有一方屋子,這樣的我,有什麼資格要求孩子將來邁開步子走向社會,去追求自己喜愛的生活。希望將來我可以很自信的和孩子說:沒事,想做什麼就去做,哪怕困難點也沒關係。你看媽媽不就是這樣,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特別喜歡的一句話:你為陪伴孩子總是會犧牲一些,也會因為陪伴孩子總是會收穫更多。

關於賣產品

一直陸陸續續都會有朋友問:你做的東西賣嗎?怎麼不賣呢?賣的話,價格多點沒有關係的。我很感謝大家的認可,謝謝信任,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說信任很難,我卻一直感受到信任。

說實話,我也曾經想過賣自己做的食物,並且在去年有一兩個月的嘗試。但是始終還是放棄,現在每次別人問起,我都是肯定的回絕。很多人告訴我,現在賣自己做的食物人很多,你這樣用心做的食物可以賣的,而且用料實在,做工費時,價格完全可以抬高。自己也能有一筆小收入。

沒錯,大家說的都有道理,可是當我真的自己做了才明白,自己做的食物自己吃完全是沒有問題的,一來量少,哪怕再費事費時,做起來也比較方便。二來家人自己吃,不會天天做,時不時做一做,有樂趣也有耐心。但是當這一切都變成流水線生產時,就完全不一樣了。再簡單的食物,量大了,做起來也是費時費力,耗力氣,每天每天都是在做同一件事情,都是在重複,人的精神上和體力上就變得不一樣,很難再找到其中樂趣,會枯燥,懈怠,這是其一。

其二是最重要的,做好的食物,等於是加工食品,賣出去,這個過程並不是簡單在家裡做做就可以的,消毒,衛生,包裝,資質,這些都是必須的,不能因為說我自己吃的賣了就可以了,這是對大家的不負責任。為什麼現在大家都喜歡買手工食物,都是希望買到健康衛生的食物,但是卻往往忽視了,這樣的手工生產的食物,其實就是家庭作坊,量的增加很難在其他健康衛生方面做到完善。

真正做食物產品的,都是應該去辦理正規的資質,有時並不是說想要做得如何,但是起碼的資質齊全,說明是有一定的條件可以去做這個事情,而不是隨便弄弄。在我自己學營養師時,其中就有一部分課程專門講食物的加工處理,衛生檢測,也是因為明白了這些,我對食物的選擇更加的慎重。

所以我現在和將來都不會去售賣自己做的食物,除非我自己有這個資質條件。而現在有時會在朋友圈推薦一些食材,也都是我自己去了當地看了,確定了是沒有農藥,沒有其他添加加工,覺得還不錯的,值得推薦朋友們。食材和食物不一樣,食材的好壞決定食物提供身體的營養,而好的食材,在種植或者養殖過程中,只要遵循自然生長,不添加其他農藥之類的,起碼都是健康的。

因為我不懂種植,只能用最笨的辦法為家人選擇,儘可能的去當地,去看,去了解,去試吃,去對比。當然我也因此學了許多知識,而這些知識都是經驗得來,不是書上,課堂上的理論,在這個過程中,也很有幸的認識了很多朋友,得到鼓勵和認可,讓我在這條路上堅定的走下去。

以食養人,以食暖家

生活里大大小小微妙動人,都是用心講究的。

食物中點點滴滴搭配製作,都是調養身心的。

分享身邊的食物點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歐聯杯首戰7人陣容大幅輪換 太子盼出場吉魯盼百球
清宮術痛嗎 清宮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
鼓動學生大聲表白,中日戀愛教育差距有多大?
居然有這麼一處不容錯過的甜品空間!
水果那點事兒—誤區篇:水果食用的十大誤區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