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這13項檢查不可忽視!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這13項檢查不可忽視!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來自於它的各種併發症。為了全面了解病情,除了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外,糖友還需做下列檢查:

1、尿常規:

包括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尿白細胞等多項指標,這些指標可以間接反映糖友的血糖水平,明確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另外,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測定還是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的重要指標。

2、血脂: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時合併脂代謝紊亂,對於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的糖友應適當選用調脂藥物,糾正脂代謝異常。

3、血壓:

血壓正常的糖友,至少每周量一次血壓,才能監測血壓的變化。研究顯示,糖尿病合併高血壓的約在50%以上,合併高血壓的糖友最好每天量一次血壓,有條件者最好每天量幾次。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這13項檢查不可忽視!

4、血黏度:

由於血糖較高,多數糖友合併有血黏度增高的情況,若發現血黏度增高,每晚睡前應服用小劑量的阿司匹林預防血管栓塞。

5、體重指數(BMI):

體重指數可作為每日攝入熱量多少的參考,還可以幫助指導臨床選葯。例如,超重或肥胖的糖友首選雙胍類藥物,消瘦的糖友首選磺脲類藥物。

6、肝、腎功能:

一方面了解有無肝功異常及糖尿病腎病,同時還可以指導臨床用藥,因為在肝、腎功能不全時,有些口服降糖葯需要禁忌使用。

7、眼科檢查:

了解有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青光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早期往往沒有癥狀,晚期則沒有良好的控制方法。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這13項檢查不可忽視!

所以,糖尿病病人初診時就應做眼科檢查,及時發現眼科疾病,絕不能到了眼睛看不清楚時才去查眼底。

8、神經科檢查:

臨床常用10克單尼龍絲進行觸覺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另外,糖友還應做植物神經方面的相關檢查,例如,做立卧位血壓測量,以判定有無體位性低血壓;還可以做四肢的運動及感覺神經傳導速度檢查,了解神經病變損傷情況。

9、心電圖、心臟彩超:了解有無冠心病及心功能不全。

10、下肢血管超聲及造影:了解是否有下肢動脈硬化或狹窄。

11、胸片:明確是否同時合併肺結核或肺部感染。

12、骨密度檢查:了解有無骨質疏鬆。

13、胰島功能檢查:空腹和餐後2小時C肽測定,可以了解胰島功能情況,一般空腹C肽在0.3-0.6pmoL/mL,餐後C肽應該是空腹C肽的5-6倍。

如果空腹C肽不達標,說明胰島基礎分泌功能不好,如果餐後C肽沒有5-6倍,說明胰島應激分泌功能不好,這兩種情況在臨床藥物治療用藥的選擇上是有所區別的。

公眾平台【糖尿病家庭調養】溫馨提醒大家;確診糖尿病後,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後)應每周檢查一次,血脂、肝功、腎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應每半年化驗一次,眼底每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糖化血紅蛋白每2-3個月檢查一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家庭調養 的精彩文章:

糖尿病飲食注意事項,四個小點要謹記!
糖友分享:疾病面前不低頭,糖尿病讓我的生活更加精彩!
血糖高時,這9種食物無疑於雪上加霜!
為什麼老年人容易得糖尿病?
董醫生專欄|血糖不平穩,是否需要調整胰島素劑量?

TAG:糖尿病家庭調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