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丁捷:《追問》不宜八卦

丁捷:《追問》不宜八卦

丁捷

中國作協會員。著有長篇小說《依偎》《亢奮》《如花如玉》,短篇小說集《現代誘惑症》,詩集《沿著愛的方向》等十多部著作。獲得過亞洲青春文學獎、中國圖書獎、當代小說獎、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紫金山文學獎、金陵文學獎等重要文學獎項。現任職江蘇省屬某文化單位的紀委書記。

丁捷最近有點忙,因為口述體紀實文學作品《追問》出版了。他曾被稱為「青春大寫手」「靈魂作家」。而今,他還有一個鮮為讀者所知的職業身份——江蘇省某省屬上市文化集團的紀委書記。

對於這本收錄了八個落馬官員故事、耗時兩年多的作品,丁捷表示「基本滿意」,「九十分以上吧。如果說有一點遺憾,那就是這本書被部分讀者誤讀為八卦書籍。」

他強調說:「深入讀完這本書,我相信讀者沒有興趣去八卦。因為書的題材很嚴肅,而裡面的內容又很沉重。有的書是用來休閑享受的,有的書卻是讓人輕鬆不起來的,我的書屬於後者。」

1

丁捷辦公室牆壁上,掛著一幅漂亮的書法作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伏案辦公累了,他抬眼便能看到。

因新書面世,丁捷最近忙於應付媒體。而在某暢銷書排行榜非虛構類榜單上,《追問》甫一上榜便登頂周冠軍。為該書作序的作家二月河點贊說:「《追問》是一部融入其中、摒棄說教的人文反腐教材,更是一部運用文學力量貫通歷史與現實的劫後人語。」

過去的兩年多時間裡,在中紀委和江蘇省紀委提供的633個案例中,丁捷遴選出近30個地廳級與省管幹部違紀違法典型,併到監獄或辦案點與13名落馬官員面對面交談。「這些人大多是主政一方的官員,應該算是領導階層里的中堅力量。」他向媒體介紹說。

丁捷最終在書中收錄了八個落馬官員的故事。從地廳級到省部級高官,丁捷搜集資料,做實地研究,再一一與他們面對面訪談,然後據實寫作而成。

對於案例的選取,丁捷坦言:「我這本書主要是寫落馬官員的心路歷程,寫他的內心世界是怎麼演變的,所以找的一定是處於灰色地帶的官員。在某個特殊時期,這種人會搖擺、糾結。在走向人生巔峰後又墮落的過程中,他一定經歷了心靈上的糾結、矛盾和鬥爭。如果他內心足夠強大,也許他就能自救。」

豆瓣一位網友在本書的讀後感中寫道:「內容不過是訪談的集結,但背後的人性需要不斷考問,特別是《追問》書名二字更要細細品味。」

丁捷介紹:「一開始並不是這個書名。」「我之前想到過好多書名,比如《罪與罰》《功與罪》等。但在寫書的過程中、在研究材料的過程中,這個書名出來了。我發現我在與落馬官員的交流中需要一步步去問,沿著他們的人生道路倒問倒追。」

2

「如果說有一點遺憾,那就是這本書被部分讀者誤讀為八卦書籍。」丁捷面對媒體時不止一次這麼說。

被外界「八卦」頗多的,是丁捷書中的第四個訪談對象,「聊天過程很順利,甚至稱得上愉快。」

「你很難把一個真實的他,與眼前這位風度猶存的老男人聯繫在一起。」書中這樣寫道。

這位曾經的「正部級領導」,曾是一名天才金融家,他曾違規操作中國境外資金數十億元,因收受賄賂、瀆職等罪行被判有期徒刑十二年。而他與一位明星情人的關係,也曾引起輿論矚目。接受丁捷採訪時,他已刑滿出獄,過著普通人的生活。

他向丁捷說起了他的企業家妻子和大明星情人的故事。當他預感到快要出事時,就去找那位大明星情人,對方一如既往,裊裊婷婷地與他跳了一曲華爾茲——《友誼地久天長》,從此消失得無影無蹤。幾個月後,她高調出現在媒體上,「還是那麼光華四射,笑語吟吟」。

丁捷為上述故事章節起名:《最後的華爾茲》。

對於讀者的「八卦之心」,丁捷一方面認為在所難免,「別說紀實文學了,連西遊記都有人論證,孫悟空出生在哪裡,還有人在考證《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是不是曹雪芹本人。這是讀者對一本書以及題材感興趣之後的正常反應。」

而另一方面,丁捷則認為「凡是把興趣停留在八卦上面的,都可能是沒有深入讀完這本書」。

「有的書是用來休閑享受的,有的書卻是讓人輕鬆不起來的,我的書便屬於後者。」丁捷說。

3

丁捷十四歲便發表處女作,十七歲拿獎,並作為文學早慧生被南師大中文系免試錄取。

他坦言當時對寫作只是單純的熱愛,並未想過索取。「有人認為書生百無一用。我覺得寫作閱讀是看起來無用,但在人生中只要拉開一段距離去看、去觀察,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恰恰是對人生最有用的。」

他認為,閱讀和寫作是一個人基本的素養。「閱讀是內化的,寫作是外化的,這兩個能力和素養必須要具備。」

畢業後丁捷當過大學教師、省級機關幹部、省屬企業集團負責人,並援疆三年。有人說丁捷在寫作和工作這兩條道路上都成功了。丁捷對此回應說:「你們只看到一個人步履穩健地向前邁進,卻不知道他鞋裡的腳已經血肉模糊。」

還有人說,以他現今的寫作成就,完全可以輕鬆地去做一位專業作家。對此,丁捷同樣不認同,「我沒法當專業作家。我的生活本身就是靈感的源泉,我選擇的是跟普通人一樣的生活,而不是躲到象牙塔里去搞創作。我必須要跟大家一起去體驗這個時代、體驗社會、體驗人性。沒有深度的體驗,沒有對社會現實深層次的參與,可能永遠到不了那個核心的點。」

的確,丁捷的作品幾乎都是以他的生活經歷為藍本寫就的。上世紀90年代,年輕的丁捷寫了大量青春題材的紀實文學,企圖呈現那一代人的青春期。步入中年後,當他看到有人處於極端物質亢奮中,他便試圖把這種病理狀態呈現出來,於是有了小說《亢奮》。援疆三年的經歷給了他純凈的靈感,於是就設置了一個「純凈如雪的環境」講述《依偎》,並獲「亞洲青春文學獎」。

近些年,由於從事紀檢工作,丁捷接觸了很多案例,與很多違紀違法的官員打過交道。丁捷說:「用紀實的手法準確記錄貪官的心路歷程的文學作品很少。」

這兩年,他調閱了大量的卷宗案例和懺悔錄,消化了幾百萬字的材料,採訪了很多落馬官員,於是便有了《追問》。

「 對話」

讀書寫作最好的度假

讀品:有人說,反腐文學的春天來了,你怎麼看?

丁捷:反腐文學的春天來沒來,還是要看寫作反腐文學的作家們是不是真正了解反腐,是不是真正了解腐敗分子內心的歷程。如果把貪官臉譜化,把反腐工作歪曲化,這種文學再多也只會產生負面作用。在進行反腐文學這樣的寫作時,一定要多問問自己,你對反腐工作、對腐敗分子到底了解多少,而不是湊熱鬧——因為有可能要繁榮這一塊,就加入到繁榮的隊伍。作家要嚴謹認真。

讀品:有媒體說您可能會出一本關於紀委書記的小說?

丁捷:作家很願意從自己的閱歷出發從事寫作,或者說靈感的發生往往與自己的積累、人生閱歷和情緒有關。我的同行希望我寫一部類似的書,因為很少有人真正反映過紀檢這個群體的生態和內心。我是身在其中,可能有一定的便利性,但還是要看有沒有靈感、有沒有機緣。

讀品:這兩年為了寫作偏重案卷的閱讀,接下來閱讀會傾向哪一方面?

丁捷:我還是會讀經典名著,歷史的、文學的、哲學的。人到中年,閱讀的目的性確實比年輕時要強了,會去有意識地找一些書讀。前幾年我就集中在讀毛姆,讀完之後又在讀陀思妥耶夫斯基——特別讓我入迷。這幾年我把大學沒有深入閱讀的作品都拿出來讀,做了些彌補。

讀品:每天的讀書和寫作會設定一個目標嗎?

丁捷:讀書寫作是我的休息方式,沒有任務,也沒有定量。比如我午休的時候,我基本上是在閱讀。讀書寫作是我最好的休息,也是我最好的度假。我度假都是帶著電腦去寫作。比如春節,我與家人到另一個城市玩,白天家人出去玩,我就在賓館寫作,偶爾也陪他們去玩一下,但以寫作為主,他們很習慣我的這種度假方式。如果我自私地把自己留在南京寫作,我心裡會不安,寫作狀態也會不好——跟家人在一起,寫作才會踏實。

讀品:碎片化閱讀對您的創作有干擾嗎?

丁捷:我覺得碎片化閱讀沒有問題,但如果一個人是純碎片化閱讀,那就很成問題。一個人從早到晚都在刷屏,那一定是很糟糕的,這跟沉迷於遊戲沒有什麼區別。你不能把碎片化閱讀作為閱讀的全部,必須每天有這麼兩個小時進行深度閱讀。

文:鄭曉蔚 值班編輯:陳健松

Copyright

原創作品 轉載請聯繫授權 歡迎分享

GIF/36K

讀書需要安靜 也需要分享

分享思維的樂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處夜歸人 的精彩文章:

食者的姿態與身段
邱華棟:擁有這兩大柜子《金瓶梅》,就像帥哥擁有美女
速泰熙:讀書人的「化學反應」
中國式非虛構:風格寫作還是風口寫作

TAG:何處夜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