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痛經吃什麼葯 八種中藥助你經期無煩惱

痛經吃什麼葯 八種中藥助你經期無煩惱

很多女性在生理周期的時候都會有痛經的癥狀,輕微的疼痛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劇烈的話就需要警惕了。痛經不僅會讓女性身體不適,甚至還會影響到正常的生活。那麼,痛經吃什麼葯?痛經不能吃什麼食物?一起來看看吧。

痛經吃什麼葯

月經不調、痛經是女性最為常見的婦科疾病,很多女性都為此苦惱不已。其實緩解痛經可以通過中藥來進行調理。那麼,痛經吃什麼葯好呢?

1、益母草

有活血調經、利水消腫的作用。主要治療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平時可以這樣吃:把益母草75克、紅棗6粒、瘦肉200克放入鍋內,水開後改用小火煮2小時,放鹽,然後就可以飲用了。

2、當歸

常有「歸頭補血、歸身養血、歸尾破血、全身活血」的說法,當歸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當歸是中醫常用藥,被譽為「血中聖葯」。臨床常用於治療女性月經病,例如痛經、月經不調等。平時可以將當歸切成薄片,取5—10克煮水或泡水當茶飲。也可以在燉雞、燉肉中加入少量的當歸。

3、阿膠

阿膠可促進血中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生成,還能促進鈣的吸收。多用於治療各種出血或貧血等。優質的阿膠1克,砸碎後,放入大碗里加入兩小勺黃酒,放入蒸鍋蒸至阿膠全部融化,加入少量紅糖,待糖融化後滴入數滴酒出鍋。

4、紅花

紅花性溫,味辛,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跌打損傷。紅花能活血通經,去瘀止痛。能作為活血通經葯。活血行瘀,利氣止痛。養血,活血。取雞蛋1枚,打一個口,放入藏紅花2克,攪勻蒸熟即成。月經來潮的第二天開始吃,1天吃1個,連吃9天,然後等下一個月經來潮的第二天再開始服,持續服3~4個月經周期,可以疏散淤血、溫暖子宮。

5、桂圓肉

桂圓肉中每100克含鐵量大約是3.9毫克,在水果中也屬含鐵量相當豐富的,可用於貧血的食療中,一般煲湯、煮粥為宜。但桂圓肉屬於溫熱食物,對於孕婦、兒童不適合。

6、桑葚干

桑葚干是目前水果及其製品中含天然鐵最豐富的,每100克含鐵42.5毫克,無愧於水果中「補血果」的稱號。一般建議將桑葚干煮粥吃,每日食用一碗桑葚粥不但可以補血,還可以美容,但孕婦慎用。

7、枸杞

雖然枸杞有很好的滋補和治療痛經的功效,但是它並不是適合所有人服用。因為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特彆強,所以正在感冒發燒、腹瀉、或者身體有炎症的女性最好不要吃。

8、黑棗

黑棗性溫味甘,富含蛋白質、糖類、有機酸、維生素B和維生素E,和磷、鈣、鐵等微量元素,還有各種營養元素,有補腎與養胃的功效。並對延緩衰老、增強機體活力、美容養顏都很有幫助。所以黑棗被稱為「營養倉庫」,經常食用可以幫助女性補氣養血、維持上皮細胞組織的功效。以及可以暖腸胃、明目活血、利水解毒,是潤澤肌膚、烏須黑髮佳品。

痛經不能吃什麼食物

上文介紹了能夠治療痛經的中藥,現在我們說一下痛經女性日常的飲食,比如痛經不能吃什麼食物?

1、忌食刺激性食物

有一部分女性的痛經,是由於濕熱蘊結胞宮所致。如此類女性再食辛辣溫熱之品,會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宮肌肉過度收縮,而使痛經加重。辛辣溫熱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蔥、姜、韭菜、煙、烈性酒及辛辣調味品等,痛經的女性應該盡量少吃或不吃。

2、忌食生冷寒涼食品

女性大多身體偏寒,如嗜食寒涼生冷,則血為寒凝,血行受阻,不通則痛,可致痛經;如貪吃寒涼,易傷脾陽,寒濕不化,傷於下焦,客於胞中,血被寒凝也會導致痛經。所以素體氣陽虛者,或婦女正值經期或經期前後,應忌食生冷和寒涼性食品。此類食品包括:各類冷飲、各種冰凍飲料、冰鎮酒類、生拌冷盤、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黃瓜、荸薺、柚、橙子等。

3、忌食酸澀食物

酸性食品味酸性寒,具有固澀收斂作用,使血管收縮、血液澀滯,不利於經血的暢行和排出,故痛經者忌食此類食物。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楊梅、草莓、楊桃、櫻桃、酸棗、芒果、杏子、李子、檸檬等。痛經女性慎吃乳酪

痛經的女性不要吃乳酪類的食物,是因為,像牛奶、起司、鳥友或者是酵母乳等等一些乳酪、高脂肪的食物會破壞人體對於鎂的吸收,在人體消化的時候會消耗大量的礦物質,從而也就會引發痛經或者是加重痛經癥狀。

總結:通過以上的閱讀,相信大家了解了痛經吃什麼葯這個問題,痛經可以通過中藥進行調理,有些中藥比如當歸、益母草等對治療痛經有一定的療效,但是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藥 的精彩文章:

Boomtea元氣茶:奇葩中藥茶飲,給浮躁的生活加點營養
每天學一味中藥-三七!
如何調理氣虛、血虛、陰虛和陽虛,可以選擇哪些中藥和中成藥?
中草藥嫌太苦了,放點糖是常識!那麼會影響藥效嗎?緩解甘苦!

TAG: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