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語樂壇衰落史:一等流行,二等搖滾,三等民謠,四等嘻哈

華語樂壇衰落史:一等流行,二等搖滾,三等民謠,四等嘻哈

文:黃彧軒

作為一個85後,各方面我都羨慕95後,高中時用得起iPhone,玩得起單反,大學時能開上汽車,青春期的物質體驗比我們不知高到哪裡去了。唯一不羨慕的,就是他們的青春,沒趕上華語樂壇的黃金時代,很多好歌只能被當作老歌而後知後覺。

我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中國唱片業蓬勃發展,大街小巷的音像店,放著黃品源的《海浪》,游鴻明的《下沙》,羽泉的《最美》,當然出現頻率最高,最朗朗上口的還要屬任賢齊的各種金曲,那時互聯網沒普及,偶爾聽見一首喜歡的歌,不知名字,跑去問音像店老闆,然後買上一張CD,回家放進CD機里,如獲至寶地悉心聆聽,那種幸福的儀式感,互聯網上的Mp3、Ape都給不了你。

2000年夏天,我偶然在BTV的音樂風雲榜上,聽到了周杰倫的《星晴》,那句「手牽手一步兩步三步四步望著天」,太抓耳朵了,可惜那個夏天,我騎著車、擦著汗,找遍了北京大大小小的音像店,都沒找到,80%的音像店老闆不知道周杰倫是誰。

直到2001年冬天,我路過地安門的一家音像店,聽到《雙節棍》,頓時駐足,問老闆誰的歌,老闆不假思索地說:「哈狗幫!」,老闆娘立馬打斷:「周杰倫,台灣一新人。」沒過多久,周杰倫的《范特西》徹底火了,各種榜單,各種拿獎,我買的CD被班上同學借來借去, 後來第一張專輯《JAY》也跟著火了,但我身邊一半以上的人,以為《范特西》是第一張,《JAY》是第二張。

2000年到2010年,是我認為華語樂壇最巔峰的黃金時代,至於八九十年代的金曲,作詞作曲俱佳的確實也很多,但編曲(背景伴奏)過於簡單、老舊,未達到巔峰。

黃金十年,橫跨我的初中到大學,這十年給我的感覺就是,一覺醒來,又有一張載入史冊的專輯問世了,一周沒看電視,你就錯過了許多好歌,那時除了周杰倫,男歌手裡陶喆、王力宏、潘瑋柏、林俊傑、朴樹、許巍,女歌手裡蔡依林、孫燕姿、SHE、張韶涵、梁靜茹他們的歌曲,陪著我們吃早餐、打遊戲、以及在上下學的路上。

當時百花齊放的競爭激烈到什麼程度,陳奕迅許多經典的歌都被埋沒。比如他05年至08年的經典作品《浮誇》、《紅玫瑰》、《最佳損友》等,都是從2011年開始才被大眾推崇,當時在社交網站上最流行的一篇文章是《這十年,多少人從周杰倫到陳奕迅》,意思是年輕時聽周杰倫,長大後隨著閱歷的豐富和經歷的增長,終於聽懂陳奕迅歌詞的內涵。

心境變化固然是主觀因素,但陳奕迅的復紅,不可忽略的客觀大環境是,2011開始華語樂壇已經再走下坡路,上一段中提到的歌手,無論是發唱片的數量還是質量,都大不如前, 當周圍的金子都暗淡了,陳奕迅這顆鑽石終於發光了。

一個行業的興衰都是跟經濟掛鉤的,現在的手機一個比一個先進,因為做手機賺錢,所以大家都去研發手機,而從2011開始,村裡基本也都通網了,大家聽歌都去網上聽,五千塊的手機有人買,50塊的正版CD沒人買,所以做音樂的人就少了。

2012年,《中國好聲音》成為華語樂壇的風向標,第一屆梁博奪冠,那時大家都覺得他像竇唯,以為搖滾回來了,可惜賽後的梁博並沒有驚艷的搖滾作品問世,國內搖滾樂也沒有新的發展,倒是汪峰贏得了更多的曝光。

2013年左立在快男唱《董小姐》,2015年張磊在好聲音唱《南山南》,當時很火的兩個選秀歌手,賽後依舊沒了消息,倒是原作者宋冬野和馬頔火了,民謠也跟著火了好幾年,可這些火了的民謠作品,都是原作者成名之前寫的,成名後他們也沒再寫出新東西,近年來唯一可圈可點的民謠新作,也就趙雷的那首《成都》了。

民謠陷入瓶頸期,2017年,《中國有嘻哈》來了,坦白講這個節目的娛樂性很好,我也愛看,但我不認為Hiphop音樂會因為這個節目而在國內取得新發展。

太純正的Hip hop並不適合國人的音樂審美,一張專輯10首歌,光說不唱,光有節奏沒有旋律,乍一聽還行,循環幾遍你就頭疼了。搖滾風也好,民謠風也罷,好歹你會單曲循環,會有傳唱欲,而《中國有嘻哈》節目里的歌曲,能讓你單曲循環的有幾首?能讓你有傳唱欲的又有幾首?誰也不要違心說自己喜歡嘻哈。

Hiphop在中國發展,必須與流行或R&B捆綁銷售。為什麼小青龍與輝子的《time》被單曲循環的最多,因為副歌好聽,有旋律;為什麼比賽中後期,有人唱衰PG ONE的發揮,平心而論,他發揮的沒問題,只是他的作品沒有旋律,讓你的耳朵審美疲勞了;為什麼大家喜歡gai的《假行僧》,還說TT的《漂移》超常發揮,因為有旋律,前者借了副歌的旋律,後者借了編曲的旋律。

我一直認為,從搖滾、到民謠、再到嘻哈,絕不是幾個選秀歌手引領的風向,而是華語音樂產業正在嘗試新的造星方向:既然投資唱片業未必賺錢,那就逐漸降低音樂性,逐漸降低造星成本,以小博大。

我不是輕視哪種文化,但就音樂性和音樂製作成本來講:一等流行,二等搖滾,三等民謠,四等嘻哈。

先說流行(這裡指POP的音樂風格,不是爛大街的網路歌曲),我們可以看到,當年各大音樂盛典的金曲獎,不是周杰倫,就是陳奕迅,都是流行,千萬不要歧視流行歌曲,我最佩服的知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曾說過:「我覺得所有音樂里,流行歌曲是最難的,你要在保證音樂藝術性的前提下,做到人人都喜歡,真的很難。」

耳機稍好的人,聽周杰倫、聽陳奕迅的歌,你會發現,不僅有吉他、貝斯、鼓的樂隊編製,還有鋼琴、大小提琴、管弦樂,中國風樂器的編配,編曲既豐富又複雜,這種大編製的流行樂,不僅對製作人、樂手的音樂素質要求高,對於錄音、混音的要求也很高。

再說搖滾,搖滾的精神不可否認,有時比流行更讓人沸騰,但就技術難度來講,還是稍遜一籌。首先門檻低,基礎配置,吉他、貝斯、鼓,三四個人就一樂隊,有些搖滾樂隊的成員,看不起聽流行的,你跟他說你聽周杰倫、陳奕迅,他嗤之以鼻,說那都是小孩子聽的,這種搖滾樂手都是自命不凡的菜鳥。真正玩搖滾的高手,對流行天王的作品,都是心生敬畏的,有年年會,我請一個知名的搖滾樂隊做現場伴奏,排練兩首周杰倫的歌,當時吉他手拿到總譜,眉頭一皺:「這些和弦,平時我們都沒彈過,您至少給我們五天時間,我們需要練習一下。」

再說民謠,一把吉他夠了,學吉他可以不識五線譜,看得懂吉他的六線譜就行,至於創作,CDEFGAB七個大三和弦,七個小三和弦,熟練掌握就夠用了,主要還是歌詞,要夠憂鬱,夠文藝。

最後說嘻哈,rapper不用識譜,也不用會樂器,甚至不要求音準,只要能跟著節奏、踩準點的說就可以,至於flow,沒變化是喊麥,有變化就是嘻哈,怎麼變化?一個鼓點間你說七個字,下一個鼓點間你說12個字,就是加速變化,再下一個鼓點間,你拉長音只說四個字,就是減速變化,主要還是歌詞,要夠real,夠押韻。

從經濟成本考慮,你要做流行,去錄音棚做編曲(背景伴奏),周杰倫配置,吉他貝斯鼓、鋼琴、大小提琴、中國風樂器實錄,至少三萬。

你要做搖滾,五月天配置,只是吉他貝斯鼓,請個好點的樂隊,一萬塊錢給你錄了。

你要做民謠,找個彈木吉他好的,編個前奏和間奏,和弦里加點花,再請個打手鼓,吹口琴的,五千塊給你錄了。

你要做嘻哈,找個會玩音樂軟體的,各種軟體音源,鼓點、電音一拼,就一個beat,之前微博上有人說gai欠他1500塊的編麴錢,這還算好的,中國很多rapper,beat都不花錢,直接網上下一個國外的現成beat,然後填詞,連背景音樂都不是原創的,還能叫原創音樂嗎?

從音樂素養和時間成本考慮,你要成為一個像周杰倫、陶喆那樣會作曲,會編曲的流行音樂唱作人,必須掌握數門樂器,且樂理紮實,至少需要五年的時間;你要想做一個像五月天一樣的搖滾樂隊,找兩三個朋友,排練一兩年也就OK了;你要想成為一個民謠歌手,零基礎三個月練習,隨便一本《校園民謠彈唱》的譜子,你都能彈下來,等你對和弦有了感覺,照葫蘆畫瓢寫首歌,也就半年的事;你要玩嘻哈,不用懂樂理,不用練樂器,下載幾個beat,把你想說的按節奏說出來就好,至多兩周吧。

我從不厭惡各類選秀節目,因為華語音樂產業只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才有更多人才投入進來,整個行業才有可能復興,但看到今年說自己搖滾粉,明年說自己民謠粉,後年說自己嘻哈粉的聽眾,著實有些悲哀。作為一個資深音樂發燒友的我,現在很少和人聊音樂了,每每面對沒有音樂鑒賞能力,只會跟風娛樂的朋友,總有一種夏蟲不可語冰的孤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黃彧軒 的精彩文章:

人像攝影,中國與日本誰更強?

TAG:黃彧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