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80後如何才能快速進階成為「人生贏家」?

80後如何才能快速進階成為「人生贏家」?

80後收入多少才算「人生贏家」?

根據復旦大學人口與發展政策研究中心、復旦大學社會科學數據研究中心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6年間,80後的個人年收入快速增長,年收入中位數已從2012年的5萬元漲到了7.8萬元。此外,根據80後個人年收入的多少分為四個階梯,分別是TOP1%、TOP10%、中位數以及Bottom10%,你的收入處於哪個階梯?到底是什麼「束縛」了我們的收入呢?

80後收入大數據

尼爾森研究報告顯示,隨著經濟實力增強,80後已成為了消費主力軍。全國有2.1億消費者是80後人群,位列各年齡段之首,佔全國消費者總數的16%。從收入來看,80後家庭月收入明顯高於60後、70後、90後家庭。80後人群儼然已成為社會中堅力量,各個行業的「頂樑柱」。目前80後工資的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

80後年收入分布階梯圖

從四個階梯來看,2016年年收入達到TOP1%的年薪標準為50萬,這就意味著月薪要達到4.1萬左右;TOP10%年薪標準為20萬,即月薪1.6萬左右;收入處於中位數階梯的80後群體年薪標準為7.8萬,即月薪為6500元左右,而Bottom10%的80後群體年薪標準為3萬,即月薪為2500元。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的時代價值觀、家庭背景以及受教育水平,對於就業的選擇也不盡相同,這也會影響到收入。

學歷和收入有關嗎?

調查報告中呈現出收入越高,學歷越高的正相關關係。學歷對收入的影響有多大?這類問題的討論一直以來都眾說紛紜。有一種觀點認為學歷對於收入的影響並不大,讀書好不等於掙錢多。近年來,小學文化已經身價千百萬的民間富翁早已屢見不鮮。山東村民上海賣煎餅,家家年入幾十萬,住別墅開豪車的消息也曾轟動一時。

他們沒有太高的學歷,但卻創造了極高的收入。學歷似乎真的沒有那麼重要。從經濟學角度來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比較優勢,高學歷並不能包含所有優勢,同時高學歷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市場競爭激烈,低學歷的人相比高學歷人群更早進入社會拼搏,雖然缺少了理論知識,但積累了更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有這樣「逆襲」的能力,麻雀變鳳凰的機會可遇而不可求。

GIF/1K

也有人同意調查報告中的觀點,收入的高低與受教育的水平是正相關關係,即學歷越高,收入越高。根據數據顯示,以2016年80後不同教育背景人群收入Top10%為例,高中及以下學歷Top10%年收入為10萬元,大專學歷Top10%年收入為15萬元,本科學歷Top10%年收入為23萬,碩士及以上學歷Top10%年收入為33萬左右。並且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速也更快。2012年TOP1%和TOP10%的收入門檻分別為12萬元和30萬元,2016年時該數字已提高至20萬元和50萬元。這些調查數據似乎都推翻了「讀書無用論」的觀點。

這一現象不止是在我國存在,在國外,學歷收入的收入的影響更為明顯。根據SAUS數據顯示,美國2009年最高學歷群體比高中學歷群體平均收入高出整整6倍,且根據受教育程度不同,收入有明顯差距。

美國社會平均收入與受教育水平數據圖

目前,我國80後這一群體正處於27歲至37歲之間,他們分布在各行各業中。什麼行業「學歷收入正相關」關係的表現更明顯呢?

收入受學歷影響最大的行業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3347家A股上市公司中,國防軍工行業薪酬最高,該行業博士、碩士員工佔比也最高,緊接著是銀行和非銀金融行業,博士、碩士在員工中分別佔比8.94%和7.31%。

具體到公司方面來看,陝國投A的367名員工里,博士碩士佔比高達56.67%,員工人均月薪高達5萬元,該數據已經達到80後收入TOP1%的標準。緊隨其後的是中國衛星,員工總數5081人,博士、碩士佔比達到50.25%,人均月薪1.25萬元。

高薪工作集中在技術、科技、銀行、非銀金融等領域,同時,這些行業對於人才的要求標準也更高,學歷就是准入門檻。

但學歷高低真的就完全反映出能力大小嗎?那些已經無法返回學校的80後還有什麼其他「進階」方法呢?我們來聽聽《中國新聞周刊》總主筆閆肖鋒老師的看法。

在我個人知識訂閱裡面,有一個叫個人晉級二十條。其中就講到「職業素養比具體的職業更重要」。什麼意思呢,就是你的職業看上去好像很風光,或者是不好,但是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代表著一種思維方式,就是你的方法論。碰到問題碰到挫折碰到難坎兒時候,你應該去怎麼樣應對,你的態度,以及你用什麼樣的辦法去化解它,這種方法論比你具體的職業知識、職業素養,甚至包括你的知識迭代還要重要。我的一個比喻就是你所有的知識儲備都是彈藥庫,真正能夠把這個彈藥庫變成子彈打出去的,是那把手槍,這個手槍就是方法論,就是你的思維方式,而這種思維方式,就是那些名牌大學它要教給學生的。如果名牌大學教的不是你的思維方式,不是你的方法論,而僅僅是教會了你具體的一門學科知識的話,那這個名牌大學是不合格的。

無論你是「985」、「211」這類重點大學的,還是一般的普通大學或者是大專,我覺得都不重要,它只是給你提供了一個敲門磚。當然敲門磚有時候也很重要,把你帶入了一個快速上升的軌道,那麼之後你還想取得更好的職業晉級的機會,恐怕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了。也就是說我們的學習是終生的,我本人從小學開始一直到研究生畢業,我算過,一共學了十九年。我學了十九年我現在從事的行業「傳媒」,我的多少知識被用到了我現有的工作當中呢?我算了一下可能不到10%,就是說我在校學的90%都是我畢業以後重新學的,那麼這就意味著你一畢業又進入了新的一個大學,就是社會大學。我們無時無刻都要不斷地去迭代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地去進修。當然如果你要覺得,你需要進階一下,你可能還會選擇再去讀一個研究生,甚至去讀一個MBA,都有可能,這是跟自己情況有關的。

所以你可能一開始就是個大學生,或者甚至就是個大專生,但不要氣餒,後面的路還很長,後面的路很長就意味著,後面還有很多學習的機會。所以大家看到,BAT裡面除了李彥宏是北大畢業的,其他的那幾位大佬,都是一般的普通學校畢業的,他們之所以最後能夠勝出,是因為他們畢業以後的那個後勁兒,他們不斷地在學習。

職業規劃遠遠比一紙文憑更加重要,讀書好不等於掙錢多的觀點我們不置可否,但是走得快不代表走得遠。不斷提高學習的能力、合理規劃自己的工作,才是真正的人生贏家。

聯繫我們

財經郎眼Dail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經郎眼Daily 的精彩文章:

郎咸平:號稱本世紀最大互聯網騙局,究竟是真是假?

TAG:財經郎眼Da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