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道生一」看東西方哲學在本質上的差異

從「道生一」看東西方哲學在本質上的差異

從「道生一」看東西方哲學

在本質上的差異

中國哲學認為是宇宙產生了時間,符合現代宇宙大爆炸理論,而西方哲學認為是時間產生了宇宙,因而陷入了二律背反,也不符合現代宇宙學。

《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道生一

《易經》釋義:

《繫辭傳》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易經》所表象的宇宙現象,基「太極」,道則為「無極」。「無極」陰陽未交而各就各,如同《既濟》卦之象;「太極」陰陽雖然未交,但各自偏離本位,為陰陽即將交匯之際,如同《未濟》卦之象。李士鉁曰:「乾,健也,天之象也。以形言則曰天,以道言則曰乾,法天以道不以形也。天者,陽之宗,物莫先焉,物莫大焉,故畫一以象之。一者數之始,畫之奇也。天一而地效之則二。以一合二則三,故二生三。易究天地之原,立三才之道,故三畫以成一卦。由是陰陽變化而生八卦,上下交錯而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生於一,道之大原岀於天也。」李士鉁又曰:「元,亨,利,貞,此文王所系之辭,謂之彖辭。爻下所系之辭,謂之爻辭。元於四時為春,亨為夏,利為秋,貞為冬,四時迭運,所以為天,而不得執一時以為天也。元於五常為仁,亨為禮,利為義,貞為信,智在其中,五常分布,所以為道,而不得執一端以為道也。」《說卦》:「乾,健也。言天之體以健為用,運行不息,應化無窮,故聖人則之。欲使人法天之用,不法天之體,故名乾,不名天也。」《子夏傳》曰:「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

貞,正也。言乾稟純陽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開通、和諧、貞固,不失其宜。是以君子法乾而行四德,故曰『元、亨、利、貞』矣。」老子所說的「一、二、三、萬物」,如同《易經》中的「元、亨、利、貞」,對應康德哲學中總結出來的「量的範疇、關係的範疇、質的範疇、模態範疇」,也如經典物理學中用於描述物體運動過程的坐標架也是由x、y、z、t 四維所構成的。偶然、必然謂之「道」。絕對物質和絕對空虛(空間)所構成的宇宙起點是無極,是必然的存在,是不能消除的與時間無關的存在。而宇宙的生成,是物質的絕對存在和空間的絕對不存在的矛盾體。由於兩者的交互作用併產生了時間和相對運動。時間是空間的混亂度。時間既不是絕對的物質,也不是絕對的空間,它是不確定的存在,是偶然的存在,是由必然而產生的不必然存在。因此涉及存在,就是與時間無關,則必然決定了偶然,也就是偶然性寓於必然性之中;如果涉及運動,以及由運動支配的客觀現象,就反過來,是偶然中產生必然,也就是偶然決定著相對某一時間節點的必然,這是因為運動和時間有關,此時起支配作用的時間來自有和無的相互作用而成為不可逆的、沒有絕對參照點的偶然。「道」支配著天,天也就是空間包容並支配著地。在道的支配下,也就是無極到太極的過程中,物質先存在於一維空間中。一維空間中,沒有時間,只有形而上學的推論狀態。物質和一維空間中混合,必然向二維空間膨脹。二維空間的時間間隔T2和三維空間的時間間隔T3的關係為:

T3 =(T2)2

此時為《易經》中的「兩儀」之際。宇宙處在二維空間和對應的時間T2狀態當中。比如,光子在我們現在的空間中運動,就是這樣的時空狀態。兩儀狀態下的宇宙,接著膨脹、演化,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宇宙。

《繫辭》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繫辭》曰:「易有太極。」存在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物質,一種是空虛。存在因「道」而來。這個道就是支配本體的存在,因為超越「太極」而被稱為「無極」。

一生二

《易經》釋義:

太極生兩儀之際。陰、陽也就是絕對的物質與絕對的空間在一維空間和與之相對應的一維時間中混合爆炸的狀態。《繫辭》曰:「是生兩儀。」虞翻曰:「太極,太一也。分為天地,故『生兩儀』也。」物質在沒有時間和物理定律的空間中,鋪設出有物理定律和有時間的空間。一天一地為「二」。

二生三

《易經》釋義:

兩儀生四象之際。處在《乾》卦之時、《坤》卦之前。物質存在於二維平面空間和與之對應的時間所構成的三維時空背景之下,處在爆炸、膨脹的狀態。就是說,此時時空是三維的,物質以是平面的形式存在。理論上,宇宙只有「黑盤」,不會有立體的「黑洞」。《繫辭》曰:「是生兩儀。」虞翻曰:「四象,四時也。兩儀,謂乾坤也。乾二五之坤,成坎、離、震、兌。震春兌秋,坎冬離夏。故『兩儀生四象』。」所以這裡的三,對應的是《繫辭》中的「四象」。產生了天地,然後有日月,有了日月運行,才能有四季。

三生萬物

《易經》釋義:

四象生成八卦之際,是由《易經》卦所確立的六十四卦中的《坤》卦之時,是絕對的物質與絕對的空間在三維空間和與之相對應一維時間中混合爆炸的狀態,是《屯》卦所表象的宇宙大爆炸景象,如同《屯》卦表象的萬物在大地中出生之時。宇宙經過《蒙》卦和《需》卦的漫長演化,萬物得以有規律地變化,並以現在的形式比較穩定地存在於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當中。《說卦傳》曰:「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致役乎坤。」以下章句見《序卦傳》。虞翻曰:「乾二五之坤,則生震坎艮。坤二五之乾,則生巽離兌。故『四象生八卦』。乾坤生春,艮兌生夏,震巽生秋,坎離生冬者也。」

萬物負陰而抱陽

《易經》釋義:

《屯》卦之象。《屯》卦下震上坎。《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帝統轄萬物,同出乎《震》。《震》卦以一陽背負二陰,動以一陽,背負二個陰爻,為「負陰」;《坎》卦則以一陽爻居中而上下二陰爻,為二陰抱一陽,為「抱陽」,綜合起來,為此句之意。

物質存在依賴《坤》卦之物質性為「負陰」。《坤》為物質,為未能充分與相對空間融為一體,是有區別於空間的存在物,只有靜止質量的為零的光子才能與空間融為一體。空間也是「負陰」的。我們現在所處的空間,因為《坤》卦表象的物質的存在,宇宙才緩慢地膨脹。宇宙中如果沒有殘存的物質,其膨脹將非常之快。物質也正是因為自身是有區別與時間和空間,而且能保持自身是與時間無關的存在。物質在《乾》卦之相對空間中保持相對靜止為抱陽,也就是慣性定律的存在,是萬物「抱陽」的結果。由於相對空間嵌入絕對空虛的空間之中,所以宇宙之中沒有絕對靜止的坐標系,因而物質的運動只能是相對的運動。

沖氣以為和

《易經》釋義:

《蒙》卦之象。《蒙》卦下坎上艮,《坎》為限制,《艮》為受到限制後停止。《坎》表象的陽爻被陰爻限制,《艮》卦表象的是陰爻被陽爻所停止。地球上的物體不能離開地面,是因為地球表面以外存在著用陽爻表象的「陽氣」的結果。《艮》卦為陰陽相離而「沖」,《坎》卦為陰陽相混而「和」。陰、陽相互對立,相互依存,如同《乾》卦和《坤》卦之象,為「沖氣以為和」。「沖氣」:為陰、陽二氣或者動、靜二體在相互對立中對不可分離地對峙著;「和氣」:陰、陽二氣或者動、靜二體在相互對立中不可分離地混合一起。對立面為「沖氣」,對立面產生的新的變化結果為「和氣」。例如,東南風的濕氣遇到西北風的寒氣,為「沖氣」;兩者相遇化作雨露,為「和氣」。

《屯》卦的空間反演是《蒙》卦。這兩個卦象可以通過相互在時間上的逆向而行所得到。這種卦象之間的運動轉化形式,也可以理解是「沖氣」,見第四章「道沖」句。兩者在時間反演上的對立統一關係為「和氣」。《蒙》卦有山止水動之象。山和水二者動靜相衝,為「沖氣」;山止水而水緩,水動于山而山生草木,二者動靜對立統一而成和美之象,為「和氣」,綜合一起為此句之意。

結論

綜上所述,存在是一,是與時間無關的一。不存在也是一,是時間無法消除的「一」。而《道德經》中的道,是《易》卦之「道」,「道」是存在的「一」得以變化的「動力」或「動機」。而現在人將其理解為「規律」,「法則」,顯然不是哲學上的理解,也不是老子哲學的本意。

西方哲學從安瑟倫提出上帝是本原、布魯諾提出宇宙是無限的太一、斯賓諾莎宇宙是存在的實體,一直發展到康德,論證出的結果表明 ,宇宙本原是不可認識的。

通過老子哲學我們可以看出,東西方哲學的根本差別是,中國哲學體系的主幹線是宇宙的存在是「一」,這個存在產生了天地,產生了時間, 產生了日月,產生了萬物;而西方哲學家門誤認為是時間產生了宇宙本體之「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存在,「時間」如何創造宇宙,如何能使「時間」自身成為存在?由此就難怪西方的所謂理性哲學會不可避免地陷入「二律背反」的漩渦之中。

由老子指出的「道生一」可知,中國哲學與近代西方哲學相比,具有充分的合理性,而東西方信奉或繼承康德哲學的哲學家們還象無頭蒼蠅一樣依然在「二律背反」的矛盾衝突中兜圈子。

國學系列叢書

《易經哲學原理》

《道德經哲學原理》

《論語哲學原理》

——錢鳳儀編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國學社 的精彩文章:

中國國學經典文化研究上的重大突破

TAG:東方國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