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以為是感冒,一月後查出肝臟長出14公分巨型腫瘤

以為是感冒,一月後查出肝臟長出14公分巨型腫瘤

一年前,33歲的盧先生無緣無故咳嗽,還出現腹脹、消化不良等癥狀,這樣大概持續了一個月左右,本以為只是平常感冒,也就未放在心上,只是吃了「感冒藥」後便草草了事,然而,癥狀卻反覆發作不見好轉。最終,盧先生決定到醫院接受檢查,通過腹部B超發現,肝臟居然已經出現肝硬化,而且右肝長有直徑約為14公分的巨塊型肝癌,還出現了肺部轉移,已屬肝癌晚期。處在這一時期的肝癌患者不僅手術困難,術後併發症較多,而且容易複發。

進一步詢問才得知,原來盧先生從小就感染乙肝病毒,是乙肝病毒攜帶者。由於這類患者乙肝病毒的複製能力較弱,傳染性也較弱,病人既無明顯肝功能受損,也無明顯臨床癥狀。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盧先生從未感到不適,對此並未加以重視,既沒有接受抗病毒治療,也沒有定期體檢。但是「小三陽」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後,病毒是處於長期存活於體內的狀態。所以,等盧先生髮現之時,「大危機」已經出現了。

肝癌發生的前兆

1、肝區疼痛

肝區疼痛位置一般在右肋部,疼痛性質為持續或不定時發作的鈍痛、隱痛和刺痛。產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腫瘤變大壓迫到肝包膜,產生牽拉痛,也可能由於腫瘤壞死物刺激到肝包膜。

2、食慾下降

食慾下降、飯後上腹飽脹、噁心、消化不良等是肝癌典型癥狀,其中前兩個癥狀最為常見。腹瀉也是肝癌較常見的消化道癥狀,但易被誤認為慢性腸炎。

3、發熱:相當一部分的肝癌患者會出現出汗、發熱。多數發熱為中低度發熱,少數患者可為高熱,在39℃以上,一般不伴有寒戰。肝癌的發熱多為癌性熱,這是因為腫瘤組織壞死後釋放致熱原進人血液循環所致。

遠離肝癌要注意四點:

一、預防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肝癌的發生概率比正常人要高很多,普通人防肝癌首先要預防乙肝、丙肝病毒感染。

二、海產品少吃「生猛」的

肝癌年輕化,與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不良生活習慣有著很大的關係。很多年輕人營養過剩、肥胖,早上不吃東西,晚上暴飲暴食,喜歡睡懶覺,這些都是危險因素。對於現代人來說,粗茶淡飯不僅是節儉美德,更重要的還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大部分年輕人卻不這麼想,他們吃得太「豪華」,還有獵奇心理,什麼新鮮吃什麼,生猛海鮮、生魚、生肉大吃特吃,卻不知道不少海產品由於受污染,可能會含有各種肝炎病毒,一旦食入,則有可能導致急性肝炎的發生。這也是我國東南沿海一帶是肝癌高發區的原因之一。

三、高危人群定期檢查肝臟

肝癌患者被發現時大多已是晚期,這與肝癌的發病過程有關。肝癌的癥狀在早期很不明顯,甚至患病後較長時間毫無不適感覺,病人不會主動到醫院就診,待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時才會逐漸出現肝區疼痛、食慾下降、疲乏無力、日漸消瘦等癥狀,給早期診斷帶來困難。何況肝癌又大多發生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基礎上,所以很難依靠這些癥狀來診斷肝癌。病情嚴重時患者則會有黃疸、腹水、嘔血、昏迷等表現,病人的上腹部常可摸到巨大的腫物,但此時已到中晚期,甚至已向肺部等處轉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之家 的精彩文章:

女性產前產後都容易患糖尿病,有時必須終止妊娠
相比吃降糖葯對肝腎造成的損害,高血糖的破壞力更大
出現腹痛腹瀉要警惕慢性結腸炎,牛奶都不能再喝
貼秋膘貼出急性胰腺炎,秋天養生三大忌要知道
煮婦易患肺癌與油煙脫不了關係,當出現5大癥狀要當心!

TAG:康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