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999元,大朋E3定位版揭秘:更輕更便宜的「Vive」

3999元,大朋E3定位版揭秘:更輕更便宜的「Vive」

新媒體管家

HTC Vive又一勁敵。

撰文 小普哥

編輯loyao

2016年國內VR市場火熱一時,誕生了不少品牌的同時也進行了一輪重新洗牌。如今,大朋、Pico、Hypereal、小派等公司正加速發力,面對市場上升阻力,各家新品依舊層出不窮。

當我們認為HTC Vive已經在激光定位方案玩的挺溜的時候,其它頭顯廠商也在進行各種新的嘗試和創新,大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今年3月份大朋推出自研激光定位版E3 VR頭顯之後,就吸引了足夠的目光。如今伴隨大朋E3發售,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大朋E3的體驗到如何。

1

硬體配置

大朋E3共分為定位版和基礎版,兩者在核心功能和外觀設計上有所區分,前者為灰黑色設計,後者為黑白色設計。同時,E3定位版也分為單基站版和雙基站版,本次我們測試的為單基站定位版,兩者主要區別為單基站版僅提供180°定位,而雙基站版則提供360°全面定位。

通過上圖對比來看,三款頭顯的屏幕和主體參數基本一致,其中大朋E3在屏幕解析度和手柄續航方面表現更優秀。另外,採用紅外光學定位的Hypereal Pano在定位方案方面則需要3個攝像頭才能實現360°定位,而2個攝像頭僅能實現240°定位,其優勢是售價更低。

2

頭顯外觀

大朋E3單基站定位版的配件來看,看上去相對簡潔,整體和HTC Vive類似,都是頭顯、定位器、手柄三大組合。

相信你一定看到了這個長條形的黑色盒子,是不是感覺很詫異,難道它就是激光定位基站?沒錯,這確實是大朋E3使用的激光定位基站。就連筆者開箱時也被震撼到了,這傢伙比HTC Vive的基站要大N倍,瞬間很想知道它到底什麼來頭。

定位基站前方為黑色亞力克材質透光板,其餘幾側為灰色設計,外殼為金屬材質,整體做工和設計都比較紮實。

大朋E3整個頭顯部分一個按鈕和調節選項都沒有,灰黑相間的配色看上去足夠簡約。為常見的複合材質,表面為經典的噴砂質感,手感舒適且重量僅315g,比HTC Vive等頭顯要輕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灰色頭顯蓋板上下兩條黑邊區域隱藏有激光定位的接收器,不過值得注意的是E3頭顯接收器數量僅有7個,不僅比HTC Vive頭顯接收器少很多,而且還避免了頭顯表面坑坑窪窪的設計,有助於整體設計美觀性的提高。同時在連接PC後,大朋E3定位版頭顯字母logo以及上方會同時顯示藍色背景燈。

頭顯下方設計有兩個蜂窩孔,一眼看上去像是揚聲器,實際用途則是輔助散熱。然而,試玩一段時間後發現熱量還是主要堆積在頭顯外側頂部區域,筆者對於E3將散熱孔設計在頭顯下方的做法表示質疑。

3

佩戴與觀感

大朋E3定位版的固定方式為經典T型設計,連接線順著頂部固定帶延伸向後,並且前端連接處為可拆分設計。

頭顯內側擁有一圈海綿保護層,並且兩側擁有凹槽,也考慮到配戴眼鏡用戶的使用體驗。同時,海綿為可拆卸設計,方便自行拆換、清洗。

頭顯鼻樑處海綿設計較淺,並沒有較好的漏光防護效果,因此E3內部還設計了一層軟性屏蔽紙,其目的就是進一步減少漏光情況。不過,筆者佩戴後認為還是存在微弱漏光現象,主要是這層紙與鼻子不能很好的貼合,好在手動調整一下就能解決,影響不大。

固定帶鬆緊為拉伸處理,佩戴時需要向後拉開。筆者認為這樣的佩戴方式並不理想,在調整好尺寸佩戴後可能會因遊戲互動等操作,產生頭部轉動等操作,長時間佩戴後頭顯上半部分會擠壓額頭,感覺不舒適。

除此以外,固定帶本身的材質也相對較硬,而內部僅有一層薄薄的軟橡膠覆蓋,它不像前面海綿那樣有著不錯的彈性,整體舒適度一般。綜上所述,E3固定方式和固定帶的材質並不受筆者喜歡。不過,頭顯整體重量僅315g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有效降低了佩戴束縛感。

大朋E3採用的是三星AMOLED材質顯示屏,解析度為2560×1440,頭顯視場角為110°,70Hz刷新,並配備菲涅爾透鏡。筆者認為大朋E3這塊屏幕清晰度尚可,邊緣畸變和拖影、延遲現象基本沒有,而且E3還可以通過大朋助手軟體快速調節頭顯屏幕亮度,不像HTC Vive那樣還需複雜步驟。綜合來看,雖然E3屏幕刷新率只有70Hz,但是觀看體驗良好,與HTC Vive相比沒有太大差別。

但是,E3並不支持鏡距和瞳距的手動調節。不支持瞳距手動調節很好理解,因為大朋E3採用了一整塊顯示屏,並非HTC Vive將兩塊顯示屏分開,兩者設計優缺點明顯。不過,官方介紹E3可在54mm-74mm自適應調節瞳距,這個顯然不能滿足所有用戶需求,筆者佩戴時存在略微黑邊。

E3也不支持鏡距調節,但由於頭顯海綿處有眼鏡凹槽設計,因此也可支持14.5cm及以下寬度的近視眼鏡用戶直接佩戴。實際上,採用一整塊顯示屏的設計的頭顯往往也都不支持鏡距調節,其主要原因是屏幕的屏幕與透鏡存在一定角度,並非平行關係,如果將屏幕與透鏡距離改動,這個角度變化就會非常明顯,導致畸變或黑邊現象更明顯,體驗反而更不好。

4

定位解析

我們都知道HTC Vive最強大的莫過於這套Outside-In的激光定位方案,由於前期成本較高以及供應鏈等複雜問題,導致很多廠商對這套定位方案都敬而遠之。而大朋E3頭顯竟採用與HTC Vive相似的激光定位方案,且技術為自行研發,這讓筆者瞬間對它充滿好奇。

實際上,這個長條形「黑盒子」比HTC Vive基站要大不少。好吧,其實是大很多,通過上圖大家可以清晰的對比。

既然同樣為激光定位方案,那麼大朋E3為何採用這種基站設計呢?熟悉激光定位原理的朋友都知道,HTC Vive使用的每個激光定位基站中都有兩個電機,他們採用垂直方式放置,兩個電機輪流發射橫向和縱向的激光面,當激光面遇到頭顯或手柄的感測器則停止記錄,即可確定感測器所在直線距離,通過多次掃描即可計算出感測器的相對位置。而這樣設計的劣勢,則是需要在頭顯和手柄上安裝大量的接收感測器,正如你看到HTC Vive頭顯外殼中坑坑窪窪的設計。

然而,大朋E3採用的激光定位基站則內置三個電機,其擁有兩個橫向電機,一個豎向電機, 這樣就會形成三個激光面,這時只需檢測到一個感測器的位置就能確定坐標,無需經過多次數據收集和驗算,比HTC Vive的更高效。

不僅如此,三組電機的激光定位設計方案也能減少頭顯中感測器的數量,因為大朋E3定位版的頭顯僅有7顆感測器,單個手柄中擁有9個激光感應器。作為對比,HTC Vive的手柄中擁有多達20多個感測器,頭顯中有32個感測器。減少設備端感測器的數量的優勢是,可降低減輕頭顯重量、降低硬體成本、提升設備的美觀性、減少激光採樣率,延長電機的機械壽命等。

不過,為了保證三組激光面定位更加準確,將三組電機的位置設計相對越遠,準確度則越高。因此,採用三組電機設計的劣勢就是激光定位器被設計的很長,體積很大。

另外,大朋E3也提供雙基站版本,這與HTC的雙基站效果類似。至於單基站和雙基站的主要區別,單基站僅可實現180°,最多三個方向的識別定位;而雙基站則能實現360°全方向定位。此外,官方也將會開售單獨的定位基站,讓單基站版用戶可快速升級至雙基站使用。

總的來講,大朋E3採用的三組電機的激光定位方案優劣勢都比較明顯。想要了解HTC Vive和大朋E3兩者定位方案的更多不同,可參考青亭網之前的《獨家 揭秘大朋雙目激光定位,HTC的又一勁敵?》一文。

5

安裝體驗

為什麼還把安裝過程拿出來講,因為筆者安裝過很多次HTC Vive頭顯並且自認為,還有什麼比它這套設備安裝更繁瑣的嗎?然而,筆者在安裝大朋E3時並不那麼順暢。

大朋建議將這個長條形激光定位基站採用豎立的方式安裝,盡量與體驗者肩膀高度保持一致。它的激光定位基站不是直接放在三腳架上的,而是還需要它自己的配件。

例如基站背部上下各有一個螺孔,首先我們需要將這個彎頭配件固定在頂部,然後將卡扣配件安裝在底部。之後找到三腳架放置起來,彎頭配件與三腳架頂部連接固定,而下方卡扣配件還需將另一配件與腳架固定。

配件包中還有一個螺絲墊,起初筆者沒有在意,就沒有安裝此配件。不過擰好螺絲後發現,彎頭配件居然並沒有被固定,因為機身內螺孔深度固定,也就意味著彎頭配件是活動的,完全起不到固定的作用。另外,還要提醒大家安裝時必須將螺絲墊放上去才能讓彎頭配件保持固定。

然而,將基站固定到三腳架後筆者發現基站首次配對還需通過USB數據線連接到PC才行。但是,筆者發現基站背面的USB孔已經被三腳架擋住,因為這個USB孔被設置在正中間的位置,因此不得不重新拆下,配對之後重新安裝。

安裝好激光定位器之後,我們只需將頭顯連接PC,根據大朋助手提示即可連接。除去軟體下載過程,整個安裝大概需要25分鐘,時間略長。

6

按鍵和操控

前面提到了大朋E3的頭顯部分沒有設計任何按鍵和介面,因此按鍵也都集中到手柄上。E3手柄採用複合材質,表面為磨砂質感,並沒有HTC Vive那樣的類膚塗層,不過觸摸手感和握持舒適性還算不錯。

看到這個手柄你是不是很熟悉,沒錯大朋E3的手柄跟HTC Vive相似度很高,兩者上方都採用圓環形設計,下方集成大量按鍵。將大朋E3和HTC Vive兩款手柄放在一起對比,E3手柄體積相對小一些,並且上方圓環處沒有坑坑窪窪的設計,整體看上去更簡潔。細節上,E3手柄採用扁型搖桿代替了HTC Vive中的觸摸板設計,並且下方還放置了遊戲手柄中常見的「A」」B」鍵,不過在筆者體驗中並沒有發現哪幾款遊戲能夠使用這兩個按鍵。

筆者認為這個搖桿設計比較合理,既保證不錯的使用體驗又可降低硬體成本。搖桿左右晃動幅度並不大,在多數遊戲中可完美替代HTC Vive中的觸摸板。同時每個手柄下都有兩個側鍵,前方都有一個扳機,布局和HTC Vive手柄基本一致。

在實際的遊戲體驗中,E3手柄的搖桿在多數場景下使用體驗還算不錯,例如在《The Lab》中瞬移操作,使用HTC Vive手柄需要在觸控板那按一下,而這個搖桿則只需輕輕推一下,使用習慣與遊戲手柄類似,依舊可以快速上手。

說實話,在HTC Vive手柄的側鍵筆者個人並不喜歡,或許是因為手大的緣故,導致握持手柄時側鍵位置手指不好發力,位置上有些尷尬。然而,E3的手柄也在相同位置設計了側鍵,雖然為了在功能上與HTC Vive保持一致,但如果在側鍵鍵程或者按鍵壓力上有所調整體驗會更好,畢竟這個按鍵在多數遊戲中沒有實質作用。

另外,E3的手柄內置鋰電池,續航時間約6小時,目前多數VR遊戲手柄續航都在4-5小時左右,手柄續航相比還算出色。

7

軟體體驗

大朋官方推出的「大朋助手」軟體,其PC端軟體集成了遊戲下載、3D視頻以及設備連接這三大主要功能。其中,遊戲部分來自於大朋旗下的VRonline平台,遊戲均為免費版;3D視頻則為是大朋自有視頻平台中的內容,內容豐富度還算尚可,基本類型都有覆蓋。

在設備連接版本,大朋助手提供的功能比較全面,除了提供安裝引導外,還能進行固件升級、重新配對等操作。其中,筆者最喜歡的功能就是亮度調節功能,在此就能實時調節,而不像HTC Vive需要複雜的操作。

同時,大朋助手直接兼容Steam VR,無需額外驅動,這點筆者認為大朋的設計很不錯,體驗良好。

8

遊戲體驗

筆者之後選取了幾款遊戲進行去體驗,下面將挑選兩款代表性的遊戲進行介紹。《Hoops VR》是一款籃球投籃遊戲,它依靠定位系統和IMU單元進行投擲,與現實世界一樣呈現類似拋物線的投球,效果足夠逼真。

筆者通過大朋E3體驗這款遊戲時,感覺球投出後並不能按照理想路線上線拋出,也就是說球在拋出後落下速度比較快,而且拋出的距離比較近,導致我在投遠距離籃筐時需要較大的力氣,手柄的投擲動作也要被拉長,玩一會遊戲就很累,很容易失去這種遊戲本身的樂趣,這與我在HTC Vive上的體驗有一定差別。筆者向大朋反應此問題後,相關工作人員表示這個現象在9月24日新版軟體中得到優化和改進。

之後筆者還體驗了《義莊派對》、《VR乒乓》、《The Lab》等幾款遊戲,這幾款遊戲的趣味性和娛樂性都還不錯。在實際體驗環節,頭顯觀看的舒適性不錯,並且手柄操作連貫,定位基本精準,整體與和HTC Vive的體驗基本相似。由此來看,大朋E3這套自研激光定位系統值得肯定。要說不足,只是本次體驗的單基站版只能實現180°三方向定位,在背對基站時則會失去定位,好在這點可以通過雙基站來彌補。

9

總結

大朋E3 定位版頭顯綜合體驗還不錯,頭顯觀感出色,操控效果理想,遊戲等多數場景中的體驗良好。作為大朋的看家本領,大朋E3自研激光定位技術在多數場景下體驗優秀,與HTC Vive基本基本處於同等水準。如果把它的激光定位基站體積比較大算作缺點的話,也很難在E3上找到其它體驗上明顯不足。

E3單基站版售價3999元,而雙基站版售價為4799元,看上去性價比還不錯。然而,誰知道半路殺出個HTC降價,降價後僅5488元,相比來看E3的價格優勢並不明顯。購買建議方面,如果追求極致體驗依然建議HTC Vive,而如果注重性價比,那麼筆者則建議選擇單基站版E3,畢竟價格差距明顯。而且,大朋的這套激光定位技術值得肯定,單基站在多數場景下也有不錯的體驗,甚至之後還能擴展雙基站進行升級。

遺憾的是,率先面世的只是無定位功能E3基礎版,體驗相對薄弱,而E3定位版被延期到本月發布,顯得有些生不逢時。若早期能夠上市,憑藉相對出色的性價比,相信會有不錯的銷量,期待之後大朋能夠供應鏈方面進一步提高,避免出現這種尷尬。不過,據大朋方面人士表示,E3主要針對的是B端人群,在很多行業場景並不需要定位。基礎版、單基站、雙基站的組合是為了適應不同B端客戶需求。

如今面對HTC、Oculus等巨頭紛紛降價,大朋E3定位版價格優勢並不明顯,銷售壓力倍增。反過來看,能夠自研激光定位技術還是非常值得肯定的,畢竟真正努力做產品的並不多,大朋E3就是一款用實力做出來的產品,至少在定位技術方面前近了一大步,長遠來看對促進國內VR產業發展也有積極作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亭網 的精彩文章:

ARKit帶你找車位,360°VR視頻編輯,Sony、HTC東京遊戲展相爭艷,VR設備要降價啦?
比2016銷量如何?一圖看懂2017年VR/AR頭顯市場
第2季度VR/AR頭顯賣了210萬,HTC居然沒TCL賣得好,憤怒小鳥團隊做VR獲融資,MagicLeap又出發明
動捕公司融了1.6億,怪物獵人要出VR版了,美國人用VR取代鎮痛劑,微軟新專利或用於HoloLens
Oculus市場份額逼近HTC,微軟不知道啥時候對應Steam,華碩新手機被谷歌ARCore坑了?

TAG:青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