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五俞功教學(4)脾脊一體

五俞功教學(4)脾脊一體

五俞功

五俞功,屬於中國傳統運動養生體系中的基礎功法,主要是採用最簡單和有效的動作,來調理人體的臟腑功能的正常性、筋脈骨肉的整體性、以及氣血運行的協調性。該功法主要包括七個動作,分別為:肝頸一體、肺肩一體、腎腰一體、脾脊一體、心胸一體;膝筋一體和三丹一體。五俞功每個動作,都有自己固定的鍛煉部位、牽涉性的鍛煉部位、所對應的內部部位;五俞功每個動作,都有著嚴格的動作要領;五俞功每個動作,也有著自己固有的意念融入。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五俞功的第四個動作,叫做脾脊一體。

脾「脊」一體

前面講過練習「頸項、肩背和腰胯」的三個動作,分別對應了人體的上盤、中盤和下盤,是在人體豎直方向上、中、下的練習,而第四個動作脾脊一體,則是在人體中盤位置前後方向上的鍛煉。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提出「脾之俞為脊」,所以脾脊一體,首先是鍛煉「脊」或者說「脊背」部位,脊背處於人體後部的正中,前面正對膻中穴,從西醫的解剖部位來看,是背後斜方肌和背闊肌的交匯處。我們經常講到「肩背、腰背」,這裡的背,就是指脊背部,可見,脊背部上連肩,下連腰,處於中樞位置,作用非常的重要,所以脾臟五行屬土,也被稱之為中州之地,為人體的後天之本。脊背部出現病理問題,表現為脊背部疼痛不適、消化不良、胃部脹滿、以及出現胸悶等一系列的癥狀。在生活中,很多人出現胸悶、說不出的難受,尤其是餐後明顯,按照心臟病或者肺病處理及治療,沒有效果,最後按照治療脾胃的方案治療,癥狀好轉,就是這個道理。

「脾」脊一體

脾脊一體,還要重視調理脾臟。內經講「脾之俞在脊」,指出了脾臟經氣的外輸通道在於脊背部位,當我們的脾胃消化出現了問題,脾胃的濕熱邪氣就會影響到脊背部,導致膀胱經的功能失常,人體的熱力系統出現功能障礙。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治療脾胃病的藥物,往往要配合溫熱性的乾薑、肉桂,甚至是附子等,包括我們吃的中成藥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也是偏溫性的,這與「脾之俞在脊」的生理特點有關。按照中醫的觀點,脾臟虛弱之後,影響到脊背部,人體熱力系統障礙,會導致心臟陽氣虧虛,這種情況下怎麼辦?心脾雙補,於是歸脾丸就應運而生。脾臟,可以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所以要重視對於脾胃的調理,中醫大家李東垣的《脾胃論》,影響之所以如此巨大,也是如此。

乾貨區

脾脊一體,具體的鍛煉方法就是脊背旋轉。這個旋轉,與前面三個動作的旋轉不一樣,是靠手臂在前面的旋轉,來帶動後部脊背的旋轉。具體動作有幾點要求:1、首先把身體的樁架固定,雙手掌心向下、平置於胸前,與膻中穴平齊,然後雙手交替,向後、向外、向前做環形旋轉。2、微閉眼,體會以手來帶動手臂及肩,再帶動脊背運動的感覺;脊背力量得到訓練之後,再使用脊背部的力量來推動手臂做環形旋轉,最後達到身手合一。3、動作結束時,身體回正,頭部豎直向前,緩慢睜開眼睛,正好目視正前方。

脾脊一體,鍛脊練脾,是五俞功中非常重要的一式動作,所以有人講「脾臟為五臟之中、脊背為人身之中,以中對中,以中調中,相得益彰」。至於調理脾臟的中成藥物,那更是非常的多了,需要我們辨證使用。

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會及時糾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脾胃不調百病生!調理飲食「4少4多」,讓脾胃不「虛」生活好
獅子捕食碰上暴脾氣的角馬被這樣欺負,看著都疼,這招亮了
從不認為自己是脾氣好,但我講禮貌
在戀愛中脾氣最不好的3大星座
如果孩子出現這些問題,趕緊補脾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