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兒推:寶寶脾胃弱易積食,寶媽最想要的積食兒推手法!
關注寶寶兒推,學習專業的小兒推拿,每天為你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和小兒推拿專業手法!
醫聖張仲景說過:四季脾旺不受邪。這句話就說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體正氣的來源,任何時候,只要脾氣旺盛,那麼人體就不容易受邪。
關於寶寶的脾胃,有一個問題容易出現,就是小兒積食。現在絕大多數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們給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裡面了,一下就瘀住了。
小兒積食到底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吃的過多或者過於高營養,超出了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導致很多食物不能被消化吸收,使脾胃功能受損。
那小兒積食就容易導致小兒積食發燒,小兒便秘等一系列癥狀,所以寶媽需要合理的搭配飲食;如果寶寶發燒切勿盲目降溫或用藥。
食物首先進入的是胃,經過胃的腐熟,初步進行消化,把完整的食物變成易於分解的小塊,下行入小腸再經過小腸的分清泌濁,其濁者下移大腸,然後變為大便排出體外。這是由胃氣的下降作用來完成的。
食物本身並不是我們身體能夠吸收的物質,比如白菜我們沒法兒直接吸收,但是我們的脾可以把它給「化」成我們可以吸收的物質,這個過程叫「化」,這是脾的功能。
「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脾將水谷精微上輸於肺,肺朝百脈,助心行血,並通過肺的肅降作用,將水谷精微向體內各臟腑組織布散,以營養和滋潤臟腑組織,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積食的小兒推拿方法
推拿頻率
基礎保健: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統調理:每周一至二次
疾病狀態:每天2-3次都可以
清胃
位置:大拇指橈側面,腕橫紋到指尖,脾和胃連起來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熱、瀉胃火、導積滯、降逆止嘔。
次數:約100—300次
清大腸
位置:食指橈側邊緣,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線(從虎口到指尖向外為清)
作用:清利腸腑,除濕熱,導積滯
次數:約100—500次
揉板門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小兒食積、腹脹、食欲不振。
次數:約100—500次
順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作用: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次數:100—300次
推四橫紋
位置: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關節橫紋處
作用:退熱、消脹、散結
次數:100~500次。
順摩腹
位置:肚臍周圍,順時針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次數:100-200次
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從下向上捏脊
作用:強身健體,健脾益氣
次數:5次
揉足三里【健脾】
位置: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小兒腹脹、小兒便秘、小兒吐瀉等病症。
次數:30—50次
關注寶寶兒推,每天為你分享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和小兒推拿專業保健治療手法,搜索關注寶寶兒推公眾號,免費領取全套小兒推拿高清動圖,學習專業的小兒推拿!


※寶寶兒推:秋季小兒流感高發期,教你如何做好寶寶防護和治療!
※寶寶兒推:12歲少女620高分考上浙大,她的父母是怎樣做到的?
※寶寶兒推:再好的治療都不如早預防,1歲女童誤食磁珠生命垂危!
※寶寶兒推:一位醫院媽媽從不帶孩子去醫院,因為她的育兒偏方是這樣!
※寶寶兒推:未滿18歲就成一下科技指揮官,離不開父母的這三點育兒方法!
TAG:寶寶兒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