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廈門大學最傳奇的一座樓

廈門大學最傳奇的一座樓

如果你問我廈門大學校園裡究竟哪一座樓最傳奇,我會坦誠地告訴你,它肯定不是最壯觀的嘉庚主樓,也不是最有氣勢的建南大禮堂,很也可能不是老廈大的心腹——群賢樓;在我這個廈大土著的心目中,校園裡最傳奇的建築是我們外文學子偏愛的囊螢樓,首先是它幽婉的樓名,更有它飽經風雨的經歷,還有它里里外外一身的全花崗岩結構,歷久彌新,永不衰朽。

在廈門大學新老建築的樓名里,以內涵而論最是「囊螢」和「映雪」。前者源自《晉書.車胤傳》,「胤,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夜以練囊盛數十螢火蟲以照書」;後則典出明人廖用賢《尚有錄》,「孫康,性敏好學,家貧無油,於冬月嘗映雪讀書」。這二則故事是古人為勸學而設立,國人可謂家喻戶曉,而一代又一代的廈大學子總是以他們的青春和激情賦予「囊螢之光」和「映雪之亮」以新的內涵與光色……

當年校主陳嘉庚獨具慧眼地選定了這大片依山傍海的處女地作為校址。1921年5月9日,演武場前的五座大樓正式動工,嘉庚先生親自主持了奠基儀式。在整個建築過程中,先生注重繼承和發揚民族傳統,就地取材,以閩南一帶盛產的花崗岩來奠基砌牆,堅固耐久,淡雅美觀。大樓的階梯同樣用精心雕琢的花崗岩逐級壘疊而成,行走時沒有噪音,這在當時國內大學的建築中可謂創舉。僅一年多的時間,五座大樓完工,居中的取名「群賢」,那是對「群賢畢至」的深深期許?「同安樓」和「集美樓」右護左持,當為校主對家鄉故土感恩的情懷,而呼應首尾的兩幢該取什麼名字呢?我想在南國幽靜的夏夜裡,一定是那提著「小燈籠」歡快遊走的螢火蟲激靈了先生的思緒,兒時《三字經》里朗朗有聲的「如囊螢,如映學,家貧寒,刻苦學」與大海徐緩的潮音一同起伏迴響,於是「囊螢」和「映雪」雋永的光色就這樣情濃望厚地勾勒出「南方之強」最初的風姿!

1921年的廈門大學

不過「囊螢」更勝「映雪」一籌,一則因為比喻的形態上得南方地利,鷺島四季無雪,而夏秋的螢火蟲則比比皆是;二則廈門大學與囊螢樓等恰好與中共同在1921年創建,而中共又把它在福建省的第一個黨支部潛伏在了囊螢樓里,大概也算是緣分吧,更是富有傳奇的一筆,但僅僅是一筆而已,於是「囊螢」後來在八閩的黨史教育中就被抹上了「星星之火」的色彩,一直到今天乃至將來,但「囊螢樓」並沒有沉浸於曾經一盞的紅燈籠里,更多的還是憑藉著自身的幽光,堅忍不拔地迎擊歲月煙雲的洗禮,默默地在天風海濤里莊敬自強!

1926年,魯迅先生來廈門大學任教時,是從市區的輪渡碼頭乘木船到如今沙坡尾一帶(或如今的廈大醫院附近)的灘頭涉水登陸的,那突兀的礁岩一定還記得先生提著長衫的模樣……想來在翠綠的灌木和堅韌的龍舌蘭間,先生見到校園的第一座建築當是嶄新的囊螢樓。這幢三層的花崗岩樓房磐石般地坐落在空曠的郊野里,直挺挺地面迎著不絕於耳的濤聲以及飛渡的海霧,那該是怎樣清冷俊朗的屹立啊!先生一定是先到「囊螢樓」的,因為推薦他來廈大的林語堂先生就下榻在「囊螢樓」,這兩頭廈大初年閃閃有光的螢火蟲後來都成為中國文學夜空璀璨的巨星!

魯迅(前右一)和林語堂(後中)

抗日戰爭艱苦歲年,廈門大學在薩本棟校長的帶領下,內遷閩西長汀,修繕起的一幢幢簡易房舍依舊仿效在廈門校園裡的樓名,「勤業齋」、「映雪齋」、「篤行齋」……,以獨特的方式傳承血脈相連的廈大情結,我的父親鄭道傳和母親陳兆璋就是在那時從戰亂中的長沙一中和福州一中分別考入廈大的,顛沛流離到了長汀。父親住進的學生宿舍是簡易而安穩的「囊螢齋」。據說是薩校長親自將一台舊汽車的發動機改裝後發電,整個校區亮起了昏黃的燈光,那是「南方之強」永不熄滅的「囊螢」啊,讓流亡的學子能夠夜以繼日的攻讀!《廈門大學校史》稱「抗戰期間招收的學生,多數是清貧好學子弟,勤勉學習,發奮攻讀,務期求得真正的學問。」當年學貫中西的外文系主任周辨明教授曾寫道:「從十里洋場的廈門,到七閩窮僻的長汀,從雕欄石砌的高樓大廈,到畫棟剝落的破敗廟宇,從貴族到平民;從繁華到樸素;這期間,轉變得太驚人了。不過這一轉變,對於重生的廈大,卻是十分有利的,這種經驗可以說是有錢沒處買的……」家父回憶說,他們一批愛好文學的同學成立了跨系的「筆會」社團,哪位同學得了稿費,就買了長汀的花生米和酒釀,在「囊螢齋」的陋室里一同聚談,品詩論史,激揚文字……小小「筆會」後來就冒出了我國極有影響的教育家潘懋元、寶島台灣首屈一指的劇作家姚一葦等等諸多大師級的名家!

1944年的廈大學生社團——筆會

母親告訴我,廈大素有愛生如子的傳統,早在艱苦的1943年,她們幾個酷愛英語的女生常在周末到外文系的李慶雲教授家裡參加老師夫婦舉辦的ENGLISHPARTY,一邊學英語,一邊品師母為大家烤制的蛋糕,天啊,你可知道在那個年月里蛋糕是一種何等奢侈的享有啊!後來學歷史的她因而選擇世界史和英國史作為她一生的教學與科研的領域,著有的《世界中世紀史散論》一書;而她的室友謝希德也因為一同參加了這個PARTY,後來留學美國,回國後曾任復旦大學校長和上海市政協主席。如今李慶雲夫婦都已經先後駕鶴西去,但他們夫婦留下的獎學金還在滋潤著我們囊螢樓的後人。

謝希德(中)

1944年秋,薩校長離校訪美,長汀縣萬人巷空送薩公,外文系的老主任周辨明教授分明預感到薩有可能不再回校,於是在「囊螢齋」親自譜寫了英語歌《SUSAN,BRING YOUR HUSBAND BACK》,帶領全系男女同學熱淚盈眶地在送行現場高歌。歌中的SUSAN是薩本棟校長的夫人薩黃淑慎的英文名字,全歌反覆唱著同樣的歌詞SUSAN,BRING YOUR HUSBAND BACK,一嘆三唱,我們廈大的學生就是這麼地熱愛著他們情同父母的師長,這可是我們校史上英語原創歌曲蕩氣迴腸的絕唱,讓我們在多年後感嘆依然?

薩本棟一家(1945年)

還有值得一頌的是1948年余光中來到廈門大學外文系就讀,廈大已經從長汀搬回了廈門,外文系的教室就在囊螢樓,後來他在那首鄉愁縷縷的名篇《浪子回頭》寫到了「囊螢樓」:「鼓浪嶼鼓浪而去的浪子/清明節終於有岸可回頭/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浪子已老了,惟山河不變/滄海不枯,五老的花崗石不爛/母校的鐘聲悠悠不斷,隔著/一排相思樹淡淡的雨霧/從四十年代的盡頭傳來/恍惚在喚我,逃學的舊生/騎著當日年少的跑車/去白牆紅瓦的囊螢樓上課……」啊,「白牆紅瓦的囊螢樓」,中西合璧的嘉庚建築,半個多世紀來一直屹立在詩人的腦際,並順理成章地落入他雄渾的詩卷里,人與樓,樓與人,依偎到永遠!

余光中與筆者在廈大外文學院(2006年)

1978年的春天,歷經坎坷的廈門大學開始迎來了歷史上最美好的新時期,我作為高考恢復的首屆外文系的學生,入住了令人神往的「囊螢樓」!那是一個怎樣瘋狂讀書的歲月啊,如饑似渴的感覺就從來沒有消失過,聽錄音聽到半夜三更,緊接著又抱著厚厚的《牛津雙解》跑到群賢樓的路燈下狂啃不已。外文系學子是「天之驕子」的驕子,幸福的睡懶覺可以一直睡到上課鈴聲響起的那一刻,因為囊螢樓二、三樓是我們的宿舍,而一樓就是教室。蓬頭垢面睡眼惺忪跌跌撞撞地晃進課堂,絕對是外文男生「夜貓子」的地利!

囊螢樓三樓的大陽台可是校主專門為廈大男生設置的放飛理想的天台?遠眺對岸南太武山煙霞繚繞,朗聲一首雪萊的《西風頌》,何等暢快!記得年過花甲的外文系老主任林疑今教授曾在囊螢樓和我們聊起他兒時到該樓找他叔父林語堂的往事,還說在此樓的大陽台常常可以望見演武場上一位僑家女生騎著駿馬來校上課的英姿。白駒過隙,讓我們情不自禁更加拽緊了手中時光的韁繩…… 每當柔柔的海風拂去了夏夜的燥熱,同學們紛紛從床上拖來草席,在天台上東倒西歪,看繁星談人生聽外語廣播……一切的一切想來彷彿似昨天的事情,但當年仰望蒼穹,理想如遙不可及的銀河,而現在我們多少囊螢學子正驕傲地散落在世界各地,粲然閃爍著自己囊螢般的星光!

廈大外文學院的研究生和他們的導師(1983年)

新世紀海闊天空,朝暉映泛,就在囊螢樓三樓天台目可遠眺的對岸南太武側翼,一片紫煙繚繞的山水田園,廈門大學以無與倫比的氣魄和史無前例的大手筆,書寫出「跨海灣大學」的「世紀開篇」。說來慚愧,我是在首批新生入住三月後才首次走進海那邊的大學城!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天,我應學生社團的邀請到那裡做講座,經過蔚藍的海灣,經過一片翠綠如玉的荔枝林和一園青草茵茵的高爾夫球場,期待已久的「廈大漳州校區」終於轟然撲進視野,儘管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還是令我振奮不已:典雅而挺闊的大校門,晶瑩而透亮的噴水池,最是拔地而起的五座雄獅般中西合璧的巨建,昂頭挺胸一派嘯傲大海與青山的「嘉庚胸襟」。學生公寓又是五座五座的組合,這邊五座叫「映雪園」,那邊五座叫「囊螢園」,哦,彷彿人生有約,「囊螢園」三個字猶如一股熱流直擊心扉,我竟情不自禁地痴痴往園門走去,英武的女保安微笑地攔住了我,幸好學生社團的同學及時趕到,才讓探頭探腦的我得以深入到園區的內部一睹為快:啊,別說那處處庭園一般的花木扶疏,也別說那間間舒適周到的小天地;啊,別說那電話和網路寬頻的無所不在,也別說那比我家還高級得多的熱水淋浴器;光憑我這個「老男生」的直覺,那空氣也絕對是世界一流,即便在房間最隱蔽的落角,渾然沒有一絲天下男生寢室難免的「腳丫子氣味」!有位很帥氣的新男生「喜憂摻半」地對我說,一是因為房間的結構特別的陽光與通風,二是因為各項管理特別的嚴格與到位……

林疑今教授

生活區和教學區有一段筆直的林蔭道,新樹稀疏的葉片在冬陽里碧綠依然,不時有鳥兒啾唧;可步入大教室的廳廊,卻越發地清靜,只見一個工友在認真地拖著地板。此時此刻,男生女生們正在享受著周日的懶覺,還是已經到附近的荔枝園裡郊遊?可當我透過玻璃窗一瞥內里的時候,不由大吃一驚:間間教室里幾乎都座無虛席,一個個埋頭讀寫!「廈大同學可說大部分都是敬惜光陰愛書如命的英雄好漢,無論上課或節假,無論在圖書館或野外,你常可發現他們不是在溫習功課,便是在閱讀書報,這種勤勉的風氣是造成廈大聲譽的主要原因。」丘書院老教授對當年簡陋的「長汀校區」廈大學子刻苦攻讀的回味,居然劃時代地重現於眼前豪華壯觀的「漳州校區」了!講座之後,我被新同學們簇擁著在極為開闊的校區里東走西看,還平生第一回讓學生在寬敞明凈的食堂里請了一頓豐美的套餐,返老還童地重溫起當新生的滋味,似曾相識又全然不識,極為熟悉又十分陌生的感覺翩翩交織而來,恍惚間如夢似幻……

從「囊螢樓」到「囊螢齋」,從「囊螢齋」到「囊螢園」,還有翔安校區,還有馬來西亞校區……,這是歷史的傳承更是時代的跨越,一代又一代的南強學子以勤勉奮進的「囊螢之光」迎來每一日絢麗的朝霞,而我們的廈門大學正披著新世紀璀璨的霞衣,邁著自信而堅實的步子,走向它更加輝煌的明天!如果你從宏偉的廈大西大門進入校園,那麼它總在您的左手邊笑臉相迎,身為廈大最具嘉庚風格的民國特色建築,被作為「國家文物」保護了起來,花崗岩的樓體,棗紅的百葉窗,百年的風雨它巋然不動,再有百年也必將如此,囊螢樓是我們廈門大學校園裡最傳奇的建築,一石一磚,熠熠生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廈門鄭啟五 的精彩文章:

TAG:廈門鄭啟五 |

您可能感興趣

廈門——一座最撩心的城
最美大學之旅-廈門大學
我國城市「六扇門」:廈門最美,澳門最富,有一個「門」最尷尬
這座在廈門隔壁的鎮海衛城比廈門更值得一去
被中山大學、武漢大學「甩在身後」的廈門大學,到底經歷了什麼?
廈門不只有鼓浪島和廈門大學,這些地方更美!
廈門本地人眼中,廈門最坑的旅遊景點
廈門——愛上一座城
廈門大學和武漢大學哪個實力更強
廈門的第一天
中國環境「最美」的兩所大學,一所在武漢,另一所在廈門!
一個人的廈門
廈門大學變熱門景點,學校限流依舊排長龍,學生叫苦連天
世界上最古老的海炮岸成為廈門人氣最旺的景區
因為櫻花,武漢大學火得「一塌糊塗」,廈門大學有點「嫉妒」了!
全中國最美的大學——廈門大學,你去過了嗎?
廈門大學校長談「雙一流」:沒有一流學科就沒有一流大學
廈門最新7大精品樓盤景觀
廈門,喧鬧的六伏天
廈門,一座特立獨行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