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朝鮮之謎——韓蘇建交,北朝鮮的外交危機

北朝鮮之謎——韓蘇建交,北朝鮮的外交危機

1989年的秋天,真正的多事之秋,歷史格局的分水嶺。在東歐各個社會主義政權紛紛在群眾運動中垮台,其中與北朝鮮關係最好的東德國的垮台對北朝鮮打擊最大,朝鮮人民的老朋友,東德國領導人何內克被迫辭去最高領導職務。

其次,被北朝鮮視為「親密的階級兄弟。革命戰友」的羅馬尼亞政府直接被抗議民眾用槍推翻,齊奧塞斯庫直接被老百姓給槍決,這個對金日成的刺激是巨大的,不亞於卡扎菲的死給金正日的感覺。金家父子在1989年的感受似乎危機已經到了頂點了,但是更大的爆炸性消息還在後面。

從1989年10月——1990年6月5日,南北朝鮮一直像模像樣的召開所謂高層會談的事前會談,而就在這時,南韓與蘇聯的外交關係突然有了重大的進展,雙方決定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1990年6月5日,盧泰愚與戈爾巴喬夫在美國舊金山進行了會談,雙方就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達成協議,北朝鮮猝不及防,蘇聯老大哥就這樣和自己的宿敵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面對這場空前的危機,北朝鮮採取了一些化解方法,首先同意召開南北韓高層會談,因為蘇聯都與南韓建交了,自己最起碼在樣子上要作出與南韓合作的姿態,為的是消除自己被蘇聯拋棄的印象,北朝鮮在1990年7月26日同意同年9月在漢城、10月在平壤召開南北韓高層會談。之後南韓總理姜英勛與北韓總理延亨默的會談於9月5日——9月6日在漢城召開。這是朝鮮半島分裂45年後南北雙方舉行的最高級別會談,也是北方政府首腦第一次由北方一側通過板門店進入朝鮮半島南方。

第二個措施,北朝鮮開始朝著開發核武器的方向發展,1990年的9月2日,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訪問北韓,正式告知北韓蘇聯將於南韓建交一事,北朝鮮則遞交了一份備忘錄給蘇聯。內容提到:「蘇聯若是與南韓建立『外交關係』,朝蘇同盟條約本身就變得有名無實。若是這樣,我們也不得不訂定對策,好讓我們能夠依自身需求籌措知己位置仰賴於此同盟關係所得到的武器。」北朝鮮在表明雖然現在處於蘇聯的核武器保護下,但是若這邊脫離,要跟美韓對抗就必須擁有自己的核武器。

自朝鮮建國以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就一直是朝鮮的生命線,朝鮮的X光射線機和嬰兒恆溫箱來自捷克斯洛伐克,建築師來自民主德國,金日成乘坐的豪華防彈轎車也是斯大林送的。蘇聯甚至在自己糧食產量都不富足的情況下還慷慨援助朝鮮,蘇聯也是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和石油等能源的提供者,蘇聯的外交轉向深深地刺激了朝鮮,失去核保護傘和戰略後方的朝鮮生出了強烈的背叛感,蘇朝關係急轉直下。

朝鮮外長的發言中甚至蹦出語驚四座的話,「我們的核武開發進展神速,無論如何都將完成到底。既然蘇聯要和韓國建交,那我們也會採取相應措施。」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曾回憶說,朝鮮的話並沒有被蘇聯重視,只是被視為對蘇改變外交路線的一種不滿情緒,僅此而已。朝鮮從那時起失去了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懷抱,朝鮮遭受到建國以來前所未有的系統性困局。

北朝鮮採取的第三個化解危機的方案是與日本外交關係實現正常化。1990年9月24日時任日本眾議院議員的金丸信、田邊誠訪問北朝鮮。金丸信在歡迎接待會上提到:「本世紀的一段時期,因為我國的行為,帶給貴國的各位難以忍受的苦痛與損害,對此我們深刻反省,並為此道歉。」9月26日金日成與金丸、田邊進行了三方會談,金丸在會上遞了一封日本首相海部俊樹所寫的書信,金丸說:「信中也提到,我們認為必須為過去的歷史贖罪和補償。」金日成聽完這些話提議進行兩國的外交交涉,結果三黨(朝鮮勞動黨和金丸信代表的自民黨和田邊誠代表的社會黨)於9月28日簽署發表了共同聲明。內容提到:「關於過去日本三十六年間帶給朝鮮人民極大的不幸與災難,以及戰後四十五年間朝鮮人民所受的損失,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黨認為應該要正式道歉,並給予足夠的補償。」雙方皆主張建交,因此政府間的交涉於11月開始,北朝鮮則在南韓與蘇聯發表建交關係的前三天,公布了這個訊息。

10月17日,在平壤召開第二次南北高層會談,並於12月12日在漢城召開了第三次會談,會談提到雙方互不侵犯宣言案,但雙方未達成協議,延到隔年二月平壤會談再討論。

在北朝鮮這一系列外交努力化解自己面臨的外交危機的同時,還有一個重要的雙邊關係——朝美關係會是什麼樣?當蘇聯人自以為了解北朝鮮的核武器態度的時候,北朝鮮的燃起的擁核夢,美國人又是怎麼看待的呢?朝核問題什麼時候成為問題,北朝鮮在核武器開發的早期是如何欺瞞國際社會,暗度陳倉的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藍白紅電影藝術沙龍 的精彩文章:

中國遠征軍老兵——王子安
我的日本之行——東京書店一條街

TAG:藍白紅電影藝術沙龍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韓蘇岩礁之爭,如何從海上鬧到空中?
中日韓蘇四國宣傳畫對比,還是日本人臉皮最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