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一首幾乎可以通治兒科病的名方

一首幾乎可以通治兒科病的名方



小兒脾胃幼嬌,運化無力,加以父母愛子心切,常常飲食失節,以致食阻是兒科最主要最常見的病證。


消導法就成了兒科最常用最有效的治法。保和丸幾乎可以通治兒科諸疾。有三案為證。





一、

小兒發熱案




8歲幼童,李姓,隆冬滑冰汗出當風不慎感冒,是夜發熱惡寒,體溫39℃,頭痛無汗,咳痰難咯,白沫清稀,四肢酸楚,不思飲食,兩便尚調。


兩肺呼吸音較粗無明顯啰音,咽不紅,血象白細胞不高,胸透肺紋理增粗,系病毒上感,苔薄白,脈浮緊。


風寒束肺,肺失肅降。治當辛溫解表,以荊防敗毒散合保和丸化裁。


荊芥穗10g,防風5g,桔梗10g,蘇子5g,連翹5g,萊菔子10g,雲苓10g,陳皮10g,川芎5g,焦三仙30g。


溫服令出汗,1煎後體溫降為37.6℃,咳嗽頭痛大減,能進稀粥。共進3劑而解。






二、

小兒咳喘案





5歲幼女,張姓,自幼支氣管炎,勞累、著涼、飽食後發作。近年喘息痰涌,作則難以平卧,抬肩鼻煽,納呆便干。


西醫診斷喘息性支氣管炎。苔黃膩,脈弦滑。


痰濁阻肺,肺氣上逆,以清氣化痰,平降肺氣立法,麻杏石甘湯合保和丸化裁。


蜜麻黃5g,生石膏15g,杏仁5g,葶藶子5g炒,萊菔子10g,雲苓10g,全瓜蔞15g,陳皮10g,焦三仙30g,連翹10g,車前草15g,桑白皮5g,白菊5g,草決明15g。


上方連進5劑,咳痰顯減,喘息緩解。共服3周21劑,喘息控制,咳痰已少,納增便潤。


前方去麻黃、石膏、桑白皮,加北沙參10g、蘆根10g,改為一劑分兩晚服以資鞏固,囑服2個月,未來複診。




三、

小兒風疹案





10歲男童,吳姓,歡度中秋飽食月餅、葡萄等食品,入夜脘脹噯氣,轉側難卧,晨起發現周身風疹掀紅,奇癢難忍,大便難下。苔黃膩,脈弦滑。


食阻中焦,熱蘊肌膚。治宜清熱消導,犀角地黃湯合保和丸化裁。


生地10g,丹皮10g,赤芍10g,丹參15g,野菊花5g,板藍根15g,雲苓10g,陳皮10g,萊菔子10g,連翹10g,焦三仙30g,生雞內金30g,防風5g,全瓜蔞15g,地膚子5g。


服藥7劑,風疹減退大半,脘脹消失,大便通暢,食納正常。苔薄黃,脈弦緩。再服7劑,風疹全退,納便正常。





<END>



摘編於《沈紹功中醫方略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文由中國中藥雜誌微信(CJCMMYC)平台編校發布,請尊重他人的勞動果實,公眾號轉載請務必註明出處及微信號。


繼續給大家推薦《

逐層講透中藥:揭示中藥用法不傳之秘

 

》,點擊

閱讀原文

可直接購買






醫藥分家,是中醫的現狀,中醫師只管開方,中藥師只管藥物。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更好地運用中藥,作者姬領會編寫了此書。《逐層講透中藥:揭示中藥用法不傳之秘》分上下兩篇:上篇探尋中藥功效來源之秘,從中藥的陰陽屬性、五氣、五味、物質構成等方面揭示了中藥的功效。下篇揭示中藥臨床應用之律,包括單味葯應用之律,藥物配伍應用之律,處方用藥之律,處方的謀略等內容。語言生動、平實,重點鮮明。本書適合中醫臨床醫師,及中醫愛好者參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中藥雜誌 的精彩文章:

孤獨的歌唱家——秋蟬
我見到偶像了!|小編講堂之中科院物理所交流回顧
對中醫常見「誤解」:看中醫就是喝湯藥!
漫畫連載 | 圖解《中醫藥法》(二十一)

TAG:中國中藥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