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沒有淪為年輕姑娘最討厭的那種中年男人?

為什麼沒有淪為年輕姑娘最討厭的那種中年男人?

因為昨天發白老師那篇許知遠的稿子晚了幾分鐘,導致今天我們又要12點後見了。

一個通知:我今天已經提交了更改公號名稱的申請大概9月一號生效,新的名稱叫做【就是個人意見】

因為【個人意見】被註冊了。

這個號成立之初我並不知道到底要分享什麼給大家,但是昨天經過測試,同樣的稿子我們放在兩個賬號里一篇就成了10w+,10w+不是我們的目的,按耐不住吐槽之心是,我喜歡馬東但也質疑馬東是。

我們覺得在彼此平台上發布文章帶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因為我和白老師的語言一個內卷一個外燃,我是渲染式表達她是內磕型思考,不明真相的讀者之間容易形成迷之diss鏈,我的讀者會給我後台留言覺得她抬高裝逼,她的讀者也許會認為我過度情感涉入,但我們決定:放棄那些沒有能力穿越語言和形式鑒別真心和問題意識的人。

已形成的表達形式是經過長久積累的個體選擇,我對刻意的高級沒有興趣,但我認定一句「作為藝術或文化產品的創作者,高級是最低要求。」

為什麼馬東沒有淪為年輕姑娘討厭的那種中年男人?

文/走走小姐

其實我對許知遠最失望的點是作為一個訪問根本沒有抓住受訪者身上最令人感慨的特質,識人的遲鈍讓人煩躁。馬東舉陳丹青的例子來開解許知遠的憤怒,傳遞出來『你的不滿和憤怒可能放在任何時代你都會如此』的意思。

而馬東的特質恰恰相反,他是無論和誰,無論生活在哪個時代他都可以成為那個活的遊刃有餘的人,他更像是時代的接收者,一個時代接盤俠是比給一個『知識分子』加持的空洞來的更硬邦邦的底盤,好的壞的我全盤接住,關鍵在於,馬東舉重若輕的接的住。

這個『接的住』其實不符合人們對偶像的想像,馬東好像很少被稱為偶像,但事實上他應該是年輕的一代最熟悉的中年男人了,我們對他還懷抱著一點兒剖開他的裂縫去看他到底什麼承受不來的好奇。他這樣兒什麼也接的住,這無法構成人們對他的全部喜愛,因為人們的喜愛他毫不在意,像他不在意自己一樣。

蔡康永形容馬東用了『雄才大略』這個詞,聽起來很猛哦,但一想來馬東已經給這個時代建立了一個話語王國,創造了新型的『語境』,而他還,毫不在意(品品)。這種透徹的聰明,讓他篤信『娛樂是人的先天本能』,這一層和他悲涼的人生哲學是很一致的,馬東說「文化其實是把文化當作目的去追求,是崇高的,但是本末倒置的」我太認同了,就是那些對「知識分子」頭銜的追崇高過了對知識本身的追求,那種原本學習帶來的愉悅被框在了對優越感的執迷不悟里。

01

-- 一個引領新一代互聯網精神生活的六零後

於是他徹底的引發了我的思考,一個在體制內和體制外都能自如行走的人,我好奇一個中年人在言論自由和底線禁忌中能拿捏的如此精準克制還能嬉皮笑臉的能力,我為什麼特意強調『中年人』這個稱謂,因為我在他身上意識到,不論年輕人的叫囂多麼有力,姜思達肖驍多麼可愛,他,才是這一切的發掘者和締造者。

也就是說,我們這一代的『互聯網精神生活』是這位中年人給的,並且,我還由此想到了他的前同事張泉靈和張紹剛,想到了撒貝南,想到了辭去了《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去做自媒體的秦朔,這一系列能在體制內過體面生活的中產者們,卻和他一樣,以打開的姿態來到了新時代。

2015年10月16日,秦朔創立的自媒體品牌「秦朔朋友圈」正式上線,首先面世的是微信公眾號。

秦朔在公眾號推送的首篇文章《用希望連接生命與生命》里寫道:「用希望連接生命與生命」是我們的願景。我祈願在這個新平台上延續自己的精神生命力,更希望盡最大努力讓各種朋友連接起來,通過連接創新價值,讓知識流動,讓信心流動,幫助沮喪的開朗,幫助封閉的開放,讓美好的更美好,讓堅強的更堅強。

馬東的團隊極致的年輕化,他甚至在節目里表達了對70後做網綜的質疑,他和秦朔都是從傳統媒體過渡到新媒體時代的媒體人,他們都敏銳的在乎這個『新』字帶給世界的改變。我很欣賞秦朔寫的這段話,就像馬東回懟許知遠一樣,「你只是單純的年紀大了,個性和年輕年老沒關係」,思想的鮮活,智識的流動和年齡無關,這是我們相當長一段時間根本沒意識到我們的互聯網精神生活是這個1968年,馬上50歲的人給的原因。

甚至,他提出「請40歲以上的家長在90後陪同下觀看」的口號,我們也毫無察覺,他自己要50了還玩兒的很開心呢,事實上《奇葩說》當然有許多40+的觀眾,也正是這話是他說出來的,這件事兒才十分有意思,它徹底打破了年齡的壁壘,給時代語境鑿開了一道或許花哨但是亮堂堂的光。

02

-- 強曝光下堅守的人際距離

前面我說馬東什麼都接的住我並不是很喜歡,這沒什麼想不通的,因為我們女人,就是喜歡有偏愛有憎恨的男人!

可是馬東沒有,他能和所有人打成一片,大家get到這個點了嗎?這個層面上講他和陳銘老師有什麼區別??陳銘的太太抱怨他老好人對誰都好,馬東稍顯不同的還在他甚至連態度都讓你看不出來,氣不氣人?你對他的聰明毫無辦法。

馬東全場有幾次其實暴露出來了他的出色的聰明和聰明人有的煩人勁兒,比如許知遠一定要對技術保持懷疑,馬東真誠的告訴他他的憤怒在於,當代社會因為技術的進步讓他聽到了剩下的95%的聲音,令他不快,他仇恨技術的進步,但許知遠仍然不依不饒真的村婦無腦纏人的要死,馬東這個時候身體不易察覺的前傾幾秒問到:「你是學計算機的?」,許知遠馬上忘記了前面的爭論洋洋自得的回答「我是北大計算機畢業的」,馬東哈哈哈哈哈哈忍住了嘴角的笑意對著他鼓起了掌,再撐五秒許知遠就會回過神兒來感受到被馬東mean了一把,但馬東不等五秒又進一擊「你畢業了嗎?」

好,所有人都大笑,化解於無形,馬東之心濃濃留白很有深意。

有點兒煩人,又有點兒迷人。

這種『人際自如』,異於常人的接受度讓馬東徹底神秘,一個每天曝光在熒幕前的媒體人仍然擁有一個神秘的自我,「好像永遠在夏天,太陽總有空出來陪伴著我,陽光太亮了,使得我們眼前一陣陣發黑」。

他什麼也沒刻意隱藏,但他什麼也沒被看見,這能徹底勾引你對他的持續關注、探究、好奇、以及迷戀。

03

-- 高馬基雅維利主義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傾斜

第四季《奇葩說》熱播的時候我幾度想棄了,最後的決賽我至今沒看,甚至感覺馬東面相上都發生了變化,有了商人相,是能毫不違和的刊登在《財富》封面的成功人士了,心裡的感覺,如同失戀。

因為馬東如果正常的如同所有的中產和成功人士一樣,我們幹嘛讓他做年輕一代的精神領袖?小朋友們都得了大紅花,為什麼要選小明做班長?是「小明」身上具備了其他小朋友沒有的優秀特質嘛。

他賣瓜子挺煩人的,開直播也不是很可愛,參加真人秀挺著肚子偷懶耍賴你會覺得吳宗憲還蠻man,而且販賣起了《小學問》,第一季玩兒狼人殺的節目也一樣被人詬病,但是這些他也不在意,毫不在意,他像不在意人們對他的喜愛一樣,不在意大眾的詬病,這很馬東,因為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遊戲規則,因為他完全的,以打開的方式接納世界,並且真如他三個肯定句的強調:我喜歡這個時代,喜歡,喜歡,嗯喜歡。

多年以前他主持挑戰主持人,每每對淘汰選手他都會說: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是你被淘汰了。

其實這句標語式的話是傳統電視節目里非常先鋒的一句了,而這句馬東說的話和他的人生構成具有強烈的認同感,少年成長經歷讓他幾乎用原生的姿態在第一時間去搞明白這個世界的規則,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這就是我們生活的時代」。

高馬基雅主義的個體重視實效,保持著情感的距離,相信結果能替手段辯護。高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比低馬基雅維利者更難被別人說服,贏得利益更多。馬基雅維利主義集大成就是能和各種不同訴求的人達成某種共識和協商還有共贏。

第四季奇葩說因為羅振宇老師的加入,讓馬東暴露出來高馬基雅維利主義的特質,帶著明顯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印記的羅胖,我不喜歡,摘兩段和網友強烈共鳴的評論:

這個人極致的精明,物極必反。連他釋放出的所謂寬厚,豁達,格局也通通帶著經過毫釐都算計的分寸感,了無生趣,整個人就是一個人工景點,處處刻意,沒有靈魂進出的縫兒。還老搖晃著腦袋知道你怎麼當上「人生勝利組」,以結論式語氣告訴你,成年人的世界只看利弊,心安理得地合理化一切苟且。

我不喜歡,但是馬東沒有不喜歡,我甚至覺得馬東用了身上高馬基雅維利主義的這部分和社會達爾文主義羅振宇交了朋友,而他剩下的還有包裹起來的詩意這部分和兒女情長的大家底蘊和高曉松成為朋友,「被誤解是表達者的宿命」和那群辯論高手交了朋友,對時代仍然懷抱善意和蔡康永交了朋友,每個群體都擁有了馬東的一部分,神奇般的和諧自如無意識的產生著各方共贏。

我印象深刻羅振宇辯論『找對象是不是差不多得了』那一期,他搬出來去湖畔大學檢索到的新知識,你真的忍不住感慨他是非常善於學習並且對知識點極其敏銳的人。

但是張泉靈的反應太對了,他講了一大堆非常正確非常有知識優越性看似總關乎高層建築的理論,但是哪裡不對勁,是的,不對勁。

只有羅振宇老師在辯論普及知識點的時候,會讓我發自肺腑的明白學習新知識真煩人!煩死人!不想聽!合上書!關燈!別吵我!

因為熟練地掌握著說話技巧的人和緊握手術刀或者熟知法律的專業人士一樣,擁有救人一命的本領和殺人無形的手段,說話也一樣就那麼重要,展示知識面和對中文遣詞造句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技巧永遠是思想的工具。

第四季導師常常讓我感受到他們對立方的無所謂,令人反感他們對辯論技巧的過剩的自信,因為我們想看人啊,活生生的人,有態度有觀點的人,甚至態度放在觀點之前。

就是高曉松那種哪怕別人不認可但他堅信自己說出的話不違背內心的傻傲,甚至有錙銖必較的小氣,因為這其實才是參與遊戲的樂趣,投入和在乎才能把過程變得好玩兒,所以馬東在和羅振宇、黃執中等人營造出來的『高馬基雅維利主義』磁場中,一度讓我好傷心,以為他也要失足成為那種,對,就是我們年輕姑娘不喜歡的那種,怎麼來形容呢?

我的朋友小高說的好:

這類中年人的生存哲學是非常現實與達爾文主義的。

「只有一種合法的生活方式,那是姆們的。只有一種合理的社會視角,那是姆們的。世界是姆們的,也是姆們的,但歸根到底還是姆們的。」

他們在自己的圈中其樂融融,斜眼盯著外面路過的人,好像他們都對他們的圈子有什麼奇異的肖想一樣。

第四季奇葩說,讓我心提到了嗓子眼兒,有一種緊張的警惕,好像我們小時候被家長擔心交了壞朋友一樣,心裡一直在咆哮馬東你怎麼和羅振宇玩兒啊!

04

-- 時刻清醒,卻留戀人間煙火

馬東和許知遠的採訪講了他小時候,以馬東的方式講「我爸給了我一我爸很忙的特權」,所以他是野蠻生長大的,許知遠從這裡解讀到了自由感,是有。然後馬東去了悉尼,一走就是整個青春了,他回憶起來只有兩個字,「打工」,受訪者聽完後居然去拿出一本書現場來朗讀實力演繹矯揉造作,念完了還問馬東你聽到這裡的悉尼有什麼感覺?馬東帶著不可思議的獃滯容忍之後說「我覺得這個人他想多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全場鬨笑

很快馬東就為他解圍,真是替他解圍,說:是這樣,悉尼很美而在我取得那些年因為我自己的窘境,導致那些美其實跟我沒有太大的關係。

我覺得在這裡,好歹,是理解馬東那句「我的底色是悲涼」,他說他很早的時候就感受到了,有些想像力也能聯想到在我們還很貧窮的時候,一個小孩兒就要出國立足了,他打過數不清的工種,然後仍舊不動聲色的跟你笑談,不誇張也沒情緒,是馬東最聰明也早早練就的立世本能。

但,整個他成為馬東的過程,都是孤獨的。

他沒講,他只說他看到了處處的荒誕,他是真的能跳脫出來,所以還精準的給了三個字「邊緣感」來一帶而過他的少年經歷。

而『邊緣感』促成了他不論和人多麼親密也會有自帶的人際隔離,既能和高曉松做密友也和羅振宇情投意合,因為他始終有強悍的、不可動搖的本我。想起來前一段看柯藍的採訪,柯藍和馬東有很相像的少年經歷,這對他們的人格養成提供了相似性。

柯藍12歲前,跟隨爺爺奶奶在北京的部隊大院生活,見到長輩要直角鞠躬,來了客人得唱歌背詩。柯藍是一個六歲讀《紅樓夢》的早熟女孩,生長在大家族,底下有七個弟弟妹妹,她強調自己的『自私』和『優越感』,而這恰恰來自她早早對人情冷暖的認知。

14歲隻身去加拿大讀書,『15歲頂著比男孩還短的板寸頭做兼職模特,22歲那年,柯藍成了在ChannelV穿熱褲、背心大咧咧說話的主持人,一個月收了三麻袋的信。』然後再去看她和馬東,都是在不懂江湖險惡的時候就成了江湖好漢,他們的自我本能個成一派,那種根本性對自我的保護、警惕伴隨後生。

柯藍採訪中那句「善良就是不善良,疼惜就是不疼惜」擲地有聲的回蕩在我腦子很久,這大概是馬東那種沒有偏愛的一點兒根據,是他高馬基雅維利主義重視實效,保持著情感的距離的原因,是他和世界保持接納的秘密。

蔡康永說馬東不把自己當回事,甚至別人知道了他所有會的東西然後佩服他他也不在意,實際上許多許多人是懼怕被人看到自己的知識構成的,但是馬東毫不在意,我覺得這大概因為『心智是世界上最有實力的東西』,這是一種莫大的底氣。

馬東的本我是真的很可愛,青春期飽讀《紅樓夢》,少年「時候過的癮就是鬱結在心中」,所以他是早早就有了體味人情冷暖的經歷和文學養成,並且他的現實生活和智力學識、感性認知是同步的,很巧妙的內外兼修了。一個孤獨小胖的青春期已經有現實載體讓他承擔的了紅樓夢的蒼涼,不可多得的聰明,十分珍貴的多情。

這讓我想起來一件事,去年過年的時候馬薇薇女士手撕周玄毅前妻的微博燃爆了熱搜,馬東發了一條微博,不咸不淡的撫摸了一下馬薇薇狂躁猙獰的憤怒。他已經是他為數不多的,不,好像唯一一次暴露出來了對朋友的偏袒,而馬薇薇是一個生活構成幾乎是強大的知識體系和親密好友的人類,對,就是這裡點醒我,馬東的潛意識裡其實在嚮往這種人類團體的親密,因為他整個成長過程都是孤獨的。

一個和《紅樓夢》青春作伴的胖胖男子,我突然理解了為什麼奇葩說會呈現出來那種強烈的小團體氣息,非常人間,馬東的這場體驗甚至在最後有了一種被裹挾的疲憊感,但我懂的,懂這種貪戀人間煙火氣的奢望。因為馬東清醒的時刻太多,對人間的警惕很辛苦啊,他可能想要留宿幾晚吧。

05

-- 悉達多式的入世行為藝術

這個標題本來是我微博里形容李誕的話,那天看李誕參加《飯局的誘惑》講起來和馬東的淵源,我一下子感覺,李誕在某種程度上像是馬東的知己。

有一期奇葩說馬東講他最討厭帥的人,因為喜歡金錢能掙,喜歡才華能學嘛,唯獨帥這件事對不住了,屬於不能經過努力達成的事。我聽的時候不知道怎麼回事眼淚都要下來了,心疼這位小胖胖,不是同情那種,是既懂他的共情又忍不住愛他的心疼。

後來李誕在《腦力男人》(這篇文章是不是暴露了我對綜藝的狂熱?)被調侃長相的時候像小男孩兒一樣,托著腮說『啊,好難過啊』,灰頭土臉的。

馬東調侃許知遠:我沒你那麼自戀。

是,何止自戀,面對自我的問題上甚至帶著自卑,可他們身上這種小小的自卑更很讓人著迷,甚至這種缺失令他們能保持一種警醒的活著,他們才不會肆意妄為的洋洋得意於自己的才華,這對人間是功德。

我和果果討論馬東,她說『馬東是那種超過事物標準一大截,才會覺得自己夠格的人。』對,他會不自覺把自己送到一個安全區域,這個安全區域就是對自己的要求是必須要這麼好,也沒人說,這是天生,聰明人的自覺以及保護自己的手段。

而從『自扯自蛋』到李誕,真的如同那個小和尚澈丹活明白了一樣。

奧康納講藝術是智慧在實踐中所具有的美德,它需要苦行才能成就,是把自我中慳嗇的那部分徹底拋棄後余留的部分。

《吐槽大會》里唐國強老師那期,結束的時候李誕說唐老師的助理就叫姜維,我當時真是一顫。我常失眠,過去的一位朋友常在夜裡跟我講些故事,我歷史很差,他很仔細的給我講過兩次姜維的故事,特別感動,因為故事,也因為講故事。後來看節目李誕玩笑完畢,短短一句,是他保留的那部分最李誕的自我,還帶著自扯自蛋,帶著小和尚的影子。

這很悉達多。

我聽便靈魂與肉體的安排,去經歷罪孽,追逐肉慾和財富,去貪慕虛榮,以陷入最羞恥的絕望,以學會放棄掙扎,學會熱愛世界。我不再將這個世界與我所期待的,塑造的圓滿世界比照,而是接受這個世界,愛它,屬於它

是李誕成為李誕後,還是忍不住叮囑大家「開心點兒朋友們,人間不值得」。

也是馬東說多年的積累給我的不是知識,而是看待世界的方式,我覺得接受教育、甚至讀書的意義、人類對文明的嚮往終極目的其實都是在尋找自我和這個世界相處的方式,即便我也抨擊他高馬基雅維利主義,但他仍然用餘下的部分在關心『人間處處荒誕,那麼有沒有更合理的解法?』

06

-- 神奇滿足女性的異性感想像

馬東沒有五官漂亮,他和熒幕上所有的讓人遐想的男性都不一樣,但馬東的迷妹們很靈巧的捕捉到了他的『性感』,一種救贖感強烈的愛意。

記得馬東當時糾正邦妮『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不對。他內心對愛有洪水猛獸的期許,但又噤若寒蟬的忐忑。

填不滿。

帶著忐忐忑忑的緊張,讓他迸發出來一種『馬東式性感』

那天重看《Frasier》,有一個情節竟然和馬東的真實經歷很相似。

故事講frasier去看小時候的鋼琴老師(抱歉這個劇我現在找不到資源實在沒辦法截圖這段給你們看了順便安利特好看),進門看到的是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太太,他想到自己年輕時候的和她之間的愛情,對著眼前的不知道他是誰的老太太笨拙的表達著當初不辭而別的愧疚。喜劇嘛有個反轉,原來他對著說了半天話的人是鋼琴教師的媽媽,與他有過愛情的老師依然風姿卓越。

朋友發給我上一季的收官的《飯局的誘惑》,節目組本著惡搞的心態,說把馬東留學時候愛的姐姐請到了節目現場。出來的當時是很好笑的各路編導的假裝,可是馬東,他真的緊張地四處在看,冷汗直冒四下焦灼,他心裡大概也是知道是在惡搞,可,萬一她來了呢,就是這個『萬一的擔憂』特別動人。

Frasier和馬東都到了人情練達的年紀,他們遇見過愛人,有過失去的經歷,他們許久之後深切的明白那些叫給他們愛情命題的女性其實恩重如山。

大家看著節目里誇張的老太太造型,Frasier對著老媽媽表達愛情都笑得不能自已,只有他們不,他們知道她真的可能是這樣老了,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她們是唯一的白月光。

是青年馬東失戀後念的那首:

釵頭鳳斜卿有淚,荼靡花了我無緣。

小樓寂寞心與月,也難如鉤也難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什麼風兒把你吹來了 的精彩文章:

TAG:什麼風兒把你吹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