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海洋無人機」領域或將興起 除了水下攝影還有哪些角色?

「海洋無人機」領域或將興起 除了水下攝影還有哪些角色?

無人機雖然已經在陸上天空日益普及,但是在海洋範圍之內,還有著巨大的應用可能。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以及與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的融合,在未來的海洋經濟與活動中,無人機有望擔任更多角色,創造更大可能,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近日,據路透社報道,澳大利亞將在9月份開始啟用具有人工智慧技術的無人機來監測海岸,以快速識別鯊魚,保障海灘遊客的人身安全。

新世紀以來,隨著科技的加速突破,以及海洋經濟持續發展,科技與海洋的融合正產生更多的新機遇。人工智慧技術與無人機的結合,也促使無人機在海洋經濟與海洋活動中能夠獲得更為廣泛的應用。因此,無人機的功能,也不只是預防鯊魚而已。

監測預警

海洋的廣袤與美麗令人類嚮往,但是許多自然災害也來自海洋,例如颱風(颶風)、海嘯等。我國南方地區以及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每年的夏秋時節都是颱風(颶風)高發季節,不僅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對民眾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而因海底地震、火山爆發、海底滑坡等原因引發的海嘯更是「無情殺手」,不僅較為難以預警,而且破壞力十分巨大。2004年的印度洋海嘯與2011年的日本海嘯,皆造成了大量民眾傷亡與巨額的財產損失,其中日本海嘯還造成了核電站泄漏事故,危害極其深遠。

因此,通過在近海以及重要的海洋區域部署監測無人機,可以有效監控颱風、海浪的實時狀況,從而做出提前預警,以最大化減小損失,挽救民眾生命與財產安全。

執法「助手」

近年來,隨著對於海洋污染管理的加強,以及對於非法捕撈、非法走私等非法活動進行打擊的需求,無人機成為執法部門的重要「助手」。

無人機憑藉其方便、快捷、隱蔽等諸多優勢,能夠很好地完成監控、取證、偵查等一系列任務,從而減輕執法人員負擔,更好地打擊非法活動以及控制海洋污染問題。

海洋「救生員」

在海上發生緊急情況時,及時的救援是難得且珍貴的。而無人機可以通過多點部署、快速出動等方式,攜帶必備的物資或是裝備,對相關海域與緊急事件進行前期探查或協助探查,對需要救援的人員進行前期緊急救助。

例如,發生傾覆事故時,通過連續多批次出動無人機,可以為落水船員緊急空投救生設備與應急食品,等候其他救援力量的到來;發生撞擊事故時,可以攜帶急需藥品趕赴現場,並通過遠程語音通話系統,由醫務人員指導現場緊急自救。

風能發電

眾所周知,風能是最為清潔無污染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而海上風能資源豐富,向來是建設風力發電設施的上佳場景。

近年來,不少科技企業開始發展無人機風能發電項目,也讓無人機「發電」前景大好。通過模仿風箏的設計,無人機可以優化結構設計與系統來充當捕風設備,帶動發電設施進行運轉,從而起到風車的功能。

海底「攝像師」

隨著水下無人機的誕生,無人機也正式從天空「飛入」了海底。

目前,從水下無人機的發展初衷與現狀來說,主要應用於水下攝影。而水下攝影的主要客戶群體自然就是廣大的遊客與潛水愛好者了。因此,無人機將有望在海洋旅遊經濟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同時,水下無人機也可以在執行攝影任務時充當安全員,時刻「關注」水下情勢與人員安全,發現潛在危險或發生危險時可以及時發出提醒,或者請求救援。

雖然以上五個方面列舉甚多,但是海洋與無人機的結合可以創造出的可能又何止千萬種。隨著無人機技術的進一步升級,以及與海洋的「緣分」深入化,無人機將在海洋經濟與海洋活動中發揮越來越廣泛且重要的積極作用,「海洋無人機」這個大概念領域有望漸趨崛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在5G時代來臨之前 我們還需解決這幾個問題
從偽應用到真需求 智慧家居還要分三步走
旅行機器人初長成!「人工智慧 旅遊」需明智看待
3D列印進軍建築業當拓寬思路 5D建模成新藍海
這兩款「黑科技」無人機厲害了 AI還能這麼用?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