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爭了,許知遠和馬東都是一樣的

別爭了,許知遠和馬東都是一樣的

第四季《奇葩說》結束的時候,四屆奇葩王與四位導師馬東、蔡康永、羅振宇、張泉靈有一場表演賽,何炅為議長。最後輪到導師一方四辯羅振宇發言的時候,羅振宇說,比賽前他問馬東,導師隊辯輸了對《奇葩說》好,還是贏了對《奇葩說》好?雖然有戲謔成分,但應該確有此事。羅振宇幾個人是聰明人,來《奇葩說》,是支持節目的,其他都是屁。

其實這話也可以放到許知遠這期對話馬東的《十三邀》里。

對於馬東來講,什麼文化人、知識分子,也都是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奇葩說》的老闆,他需要《奇葩說》有著持續的商業價值。所以,在提到對社會、對流行、對時代、對節目、對文化、對娛樂、對技術等一切看法的時候,無論許知遠怎麼引導他這是娛樂至死、這是粗鄙至上、這是缺乏精緻、這是不值一辯,但馬東始終都沒有上套,一直表達對《奇葩說》最有利的看法,哪怕這些看法,在許知遠眼中跟馬東這個知識分子、文化人,而且是文化世家的文化人,格格不入。

許知遠錯了嗎?也沒有。

許知遠是以一個知識分子來看馬東的,而馬東是以一個商人來看自己的。不是許知遠一副悲天憫人的姿態,引導著馬東與粗鄙、與流行、與娛樂對立,而是這是許知遠對知識分子的理解。事實上,知識分子也就是這樣的。知識分子對於社會保持著距離感,以遊離狀態來觀察社會和時代。這就是為什麼,知識分子——後來被認為是值得尊敬的知識分子,總是與他所處的時代充滿矛盾的關鍵。就像馬東和許知遠在節目中達成共識的那樣,一個知識分子他不爽,在現代不爽,在古代也不爽,到了國外也同樣不爽,一樣的道理。知識分子是用來不滿和憤怒的;知識分子就要跟社會保持距離,批評社會,與社會劃清界限。這是事實,也是許知遠秉持的。

但許知遠秉持的,未必是馬東秉持的。

對於馬東來講,怎麼可能一邊跟著許知遠,以知識分子自詡,我看不起流行文化,一邊又用《奇葩說》從流行文化里賺錢呢?哪怕馬東骨子裡看不起流行文化,但他還要裝出喜歡的樣子。這就是在許知遠反覆引導中,最終馬東用了一個「悲涼」,而且還是「底色」的原因;我覺得,這才是馬東作為知識分子真實的一面。對世界的態度,「悲涼是一種底色」。這是馬東真正的、但之前一直被掩蓋的態度。許知遠抓住這一點繼續追問,於是我們看到了馬東有些漏洞的掩飾。

作為知識分子,馬東和許知遠其實是一樣的。

如果沒有《奇葩說》,不用為稻粱謀,或者對稻粱謀沒有充滿太高的期望,馬東骨子裡,跟許知遠一樣的東西就會顯現出來。但馬東有《奇葩說》,有公司,有市場目標,那麼他就不能表現出知識分子的任性,他需要擁抱社會、擁抱流行、擁抱娛樂,然後用自己的知識,那種高於社會的認知,獲取名利價值。事實上,內容創業、知識經濟,都是這樣的邏輯。羅振宇也是這樣的,所以才會問馬東,與奇葩王辯論,贏了對節目好,還是輸了對節目好。

他們在乎的是市場,而不是知識分子這樣的身份。

很難說許知遠是有意展現知識分子優越感的,他的節目《十三邀》本身就是利用許知遠知識分子的身份來設立的;如果不是看中許知遠知識分子身份,一個長相跟颳了鬍子的高曉松,口才表達、臨場反應又在嘉賓面前瞬間被碾壓的人,怎麼會成為《十三邀》主持人呢?不是許知遠要裝逼,而是節目本身就要裝逼,哪怕現在許知遠是無意裝逼,本色演出。但我相信,如果讓許知遠這個要與流行為敵的文化人、知識分子,在市場里撲騰個一兩年,他也會收起知識分子的那份秉性、任性,跟馬東、羅振宇等,一樣的狀態了。

一個光棍漢,如果一輩子不結婚,荷爾蒙一直靠擼管解決,可能一輩子也就算了;但如果讓他結婚,嘗到了跟擼管不一樣的甜頭,再讓他回到擼管狀態,那就不大可能了。許知遠,還在擼管的狀態,儘管騰訊給他準備了一張《十三邀》牌的席夢思軟床,但畢竟,還沒有讓他嘗到花姑娘。等嘗到了花姑娘,許知遠就不會繼續擼他知識分子的管了。

但馬東、羅振宇們,已經是回不去了。他們嘗到了甜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攀 的精彩文章:

TAG:王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