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動物知恩圖報的感人故事

動物知恩圖報的感人故事

| 慢讀時光 |微信號:mandu678

世界越快,人生越短。讓我們一起慢下來,品讀生活。

動物知恩圖報的故事太多了。

人們熟悉的」銜環投珠」的故事,大概是最膾炙人口的歷史佳話了:東漢人楊寶救了一隻受傷的小黃雀,小黃雀傷好後叼了4個玉環來報答楊寶救命之恩,並在夢中告訴楊寶說他的子孫4代都因他的慈悲義德而入仕做官,並且人品都如這玉環一樣高潔光亮,後來楊寶的子孫果然個個成為棟樑。

明朝末年,河南有一個人叫柏之楨,心地善良,平日非常愛護動物,小到飛禽昆蟲,都曾蒙受他的恩澤。

因為長年累月慈心護生,鳥雀也都能感受到柏之楨的善意。每天他們家即將開飯的時候,就有很多鳥雀飛到地面,聚集在柏之楨面前,也不知道害怕,頗有點鷗鷺忘機的意思。

遇到冬天下大雪時,因為大雪覆蓋地面,柏之楨擔心鳥雀找不到草籽,必將忍飢挨餓,於是不避寒冷走出家門,親手打掃出一片乾淨的地面,又將米粒碾碎,均勻地撒在地面上,方便鳥雀啄食。

柏之楨這種慈悲護生的行為,也不知道堅持了多少年。

後來民間動蕩,有一股流寇攻進了柏之楨居住的縣城,走到柏之楨家門口,還沒進門,就看見成千上萬的鳥雀,在屋檐下,在台階前,或飛翔或逗留,嘰嘰喳喳,非常熱鬧,讓人誤以為這是荒無人煙的空屋。這些流寇也是如此,以為這裡無人居住,於是都散去了。柏之楨一家老小二十口,個個安然無恙,而當時縣城內幾乎血流成河,沒有一家可以保全。

有詩為證:「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須求己。如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他若死時你救他,汝若死時他救你。」

一位在1976年以前是唐山某水庫的管理員的老人,經常一個人駐守在水庫邊的配電室里。因常常閑來無事,他喜歡上了垂釣。並將垂釣的魚養在一口大缸里。這口大缸,就放在簡易搭建的廚房裡。

1976年初夏的一個晚上,他還沒睡,就聽到廚房裡有動靜。他抄起傢伙去看個究竟。原來是一隻前來偷吃魚的野狐,不小心掉進了缸里,怎麼也爬不上來了。想到前幾次不明就裡的魚就少了,他就想弄死這隻討厭而倒霉的狐狸。

當他用強光手電筒照著狐狸,正欲動手時,他看到狐狸的眼裡滿是驚恐,甚至還有眼淚。他的心軟了……最終,他放走了這隻野狐。後來,他的魚就再沒少過。他就感嘆:狐狸這生靈,通人性、有良心。

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唐山大地震驟來時,這隻野狐居然挽救了他的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時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種急促的抓撓聲音和呱呱鳴叫吵醒。

他聽出來,是那隻狐狸,就起身下床打開房門。只見那隻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臉望著他,並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個有急事的滿腹話語的啞巴。

他就想,可能狐狸沒找到獵物,餓急了,來求援了。

可是,就在他想回屋裡取吃的東西救濟它時,那隻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涼鞋襻(音pàn),狠命地往外拉。

他忽然有一種什麼預感。於是,跟隨狐狸來到院子里。

就在這時,舉世震驚的7.8級唐山大地震轟然降臨,他居住的配電室,瞬間即被震塌……

直到現在,年邁的老人還念念不忘那隻被他放生、又來救他的狐狸,感慨萬端地說:「地球就是個大家庭,大多數的生物、動物與人類息息相關,動物們儘管不會言語,卻也有著同樣的思維、靈性和良心……」

烏鴉尚知反哺,羊羔意知跪乳,動物都不會忘記曾經給予的恩惠何況是人呢!英國有一句諺語:「感謝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負義是品行中最可恥的」,我們要學會感恩。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慢讀時光 的精彩文章:

馮小剛勸女人:別查老公手機!要白頭就該糊塗點?
願你擁有一個不被同情的老年!
師生互扇耳光!這才是中國教育最可悲的地方!家長捨不得管,老師不敢管
姑娘們,不努力將來是要嫁給馮小剛的!
「我不喜歡大城市的生活」「你去過大城市嗎?」

TAG:慢讀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