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是秦朝二世而亡的罪魁禍首?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短命的大一統王朝,一個是秦朝,只有14年的統治時間,一個是隋朝,統治時間也不過37年。
有一種說法,這兩個短命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就是:秦朝修築長城破壞了山龍,隋朝開挖京杭大運河挖傷了水龍。
關於長城是秦朝二世而亡的罪魁禍首的說法,最早的提出者並不是一個風水先生,而是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將,這個人就是蒙恬。
《史記·蒙恬列傳》中,蒙恬臨死之前說了這麼一段話:「恬罪固當死矣。起臨洮屬之遼東,城塹萬餘里,此其中不能無絕地脈哉?此乃恬之罪也。」我的罪過本來就該當死罪啊。起自臨洮接連到遼東,築長城、挖壕溝一萬餘里,這中間能沒有截斷大地脈絡的地方嗎?這就是我的罪過了。
秦朝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為了江山永固,花費十餘年時間修建了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蒙恬正是長城修建的主要組織者和監工。
雖說,萬里長城是在已有的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等的基礎上連貫起來的,但還是動員了差不多三十萬民工。
蒙恬在長城工程建造完畢後又接了一個活,修建一條九原郡到甘泉宮的「高速公路」(直道),長達一千八百里,這個工程直到蒙恬含冤而死還沒有完成。
長城也好,直道也罷,都有截斷山脈,填塞深谷的工程,因此蒙恬覺得自己一定是不小心截斷了龍脈,自己的死雖然很冤,但還是屬於咎由自取。
龍脈是中古傳統堪輿術中對一種特殊地理形態的叫法,實際是藏風蓄水、大富大貴的風水寶地。
龍脈之說,實在高深莫測,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歷朝歷代,都有很多重大的工程,從都江堰、鄭國渠,一直到三峽工程,如果龍脈一說成立,怕是早就被破壞得支離破碎了吧。
還是司馬遷在《蒙恬列傳》的最後點出了蒙恬真正的罪過:沒有顧及急需休養生息的老百姓,而是迎合秦始皇的心意,耗費民力修築長城。
秦朝滅亡的原因也在於此,修長城三十萬民工,修阿房宮更是動用七十萬人力,加上嚴刑峻法,終於失去人心。
「龍脈」很玄妙,還是「人脈」更看得見、摸得著、把握得住。


※秦朝末年,一位大將因為聽媽媽的話得以善終
※同是秦朝戲,為何《大秦帝國之崛起》甩迪麗熱巴版的幾條街?
※如果章邯二十萬大軍不投降,秦朝是不是不會滅亡?
※秦朝這位大將,聽媽媽的話,成為後世佳話
TAG:秦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