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怎樣區分明清時期的銅佛像

怎樣區分明清時期的銅佛像

銅像的起源

銅雕產生於商周,是以銅料為胚,運用雕刻、鑄塑等手法製作的一種雕塑。銅雕藝術主要表現了造型、質感、紋飾的美,多用於表現神秘有威懾力的宗教題材。如佛像等。

其造型多成威嚴粗獷、端莊沉穩之態,表現出堅實渾厚、富麗輝煌的質感。銅雕的紋飾主要為饕餮紋,或以動物頭部造型,再以鳥、獸、蟲、魚部分形體組成抽象的圖案來襯托銅雕造型。中國歷史上重要的銅雕藝術品有西周的「伯矩」鬲,晚商的「司母戊」鼎以及漢代的「馬踏飛燕」。

唐代銅佛像

金銅佛像的鑒定應以類型、輕重、顏色等為切入點,發掘凝固在佛像上的歷史痕迹。

類型

中國古代金銅佛像藝術分為漢傳佛像藝術和藏傳佛像藝術兩大部分,要區分風格差異;搞清青銅成分或鎏金等質地;結合時代特徵綜合判斷,以標準器作為真偽依據,判斷銅鑄佛像是否屬於新仿,是否進行過做舊處理。

顏色

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龕上供奉,久歷人間煙火,日月侵蝕,特別是鎏金銅造像表層顏色暗淡,在陽光下折射回來的光線柔和。新仿、做舊處理過的銅鑄佛像折射光線較刺眼。

質量

古代佛像所用銅質較純,質量重,特別是澆鑄器物有厚度。仿製金銅佛像一般銅質不純,質量輕,使用合金材料。

工藝

受古老的生產工藝限制,澆鑄成型後的佛像要經過細緻雕塑技法處理,表情、服飾、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見。現代銅鑄佛像使用機制打磨,生成極有規律的加工痕迹。

嗅覺

古老的銅質佛像,經長期供奉、煙火熏蒸,可以嗅到煙火味道;倘若長期埋藏於地下,可以嗅到發霉、發朽的味道。而現代仿品嗅到的是化學腐蝕味道。

歷史久遠的金銅佛像,是大眾喜歡的藝術收藏,而且金銅佛像是佛像藝術里最優秀的藝術品之一,可以供大眾欣賞的藝術品。以上介紹的是金銅佛像的鑒定方法,一些收藏家可以憑藉以上幾點方法前去鑒定。

明永樂 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明代佛像特徵

1.面相豐潤,細眉長目,高鼻,薄唇,額頭較寬,大耳下垂。表情莊重而不失柔和。

2.身材比較勻稱協調,衣著輕薄貼身,線條流動柔和,衣褶轉折自若。

3.菩薩肩寬腰細,袒露上身,身資婀娜,呈S型,瓔珞,佩飾精密繁複。

4.寶冠葉片作鏤空狀,正中葉片呈彎月形,為明代特點。

5.台座為束腰式仰覆蓮座,造型寬大,蓮瓣寬肥,呈一周對稱分布,具典型時代特徵。

6.細部表現較充分,衣服邊緣刻細碎的花紋,晚期造像常用手法。

7.仰覆蓮座,邊緣連珠紋一周,蓮瓣圓潤,底沿外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

8.金水成色足,黃中泛紅,為明代標準色。

9.衣紋流暢,生動曲折,腿部裝飾略呈橢圓形群褶,是明代造像的手法。

10.甲衣及絆甲絲絛均較寫實生動,這是明代造像的普遍特點。

清代雕像特徵

1.臉型方圓豐潤,豐頤寬額,五官精緻,雙眼傳神。

2.身體比例協調,造型優美。

3.多著漢式衣服,衣紋呈放射狀,衣褶曲折生動,帔帛較寬大。

4.胸前所飾的瓔珞,串珠,雕刻的極為精美細膩,華貴高雅。

5.蓮座底沿明顯外撇,蓮瓣規整,蓮瓣扁平,一般只圍大半,具時代特色。

6.度母眼線為一波三折式,間距較寬,是清乾龍造像特點。

7.冠葉呈平板狀,不鏤空,製作教粗率。

做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藝術品拍賣服務商

引領國際拍賣新風尚

專業而優質的藝術品經紀人

權威的藝術品鑒定評估專家團隊

業,權威

,誠信,共贏。

關注我們

長按即可關註:

300000+已經關注 加入我們博古通今藝術品交易中心

正在瀏覽中...

GIF/1K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