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一、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1.隸書的名稱及流變

隸書是繼篆書以後的新興書體。「大小二篆生八分」,隸書是由篆書發展變化而成的。衛恆《四體書勢》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日隸字……隸書者,篆之捷也。」「隸人佐書」,就是說隸書是徒隸們所寫的書體。最初是篆書的較便捷的輔助書體,所謂「篆之捷也」。

隸書上承篆書遺脈,下開楷書之源,無論從應用文字或書法藝術方面看,隸書的出現都是中華文字演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

2.隸書的種類

漢代隸書主要有兩類:漢簡隸書和漢碑隸書。

(1)漢簡隸書

漢簡中有隸書、章草和篆書。以隸書的簡牘而言,其用筆有行草意趣,結字富有變化,自由開張,可以看出書家書寫時的情緒是直率而輕鬆的,富有抒情性。

漢簡隸書用筆有三個顯著特點:

1)筆意暢快,情緒歡躍

漢簡是漢人的墨跡,是用毛筆和墨直接寫在竹簡、木牘上的,行筆柔媚而暢快,不似漢碑凝重而遲澀。

2)筆法自由,選趣橫生

漢簡在行筆上較自由,方圓並用,中側鋒兼施,特別是燕尾、挑、捺、挫等筆法均有運用,筆勢飄逸,頗有奇趣。

3)筆帶草勢,章、隸合一

漢碑書丹,規矩嚴格,行距井然,而漢簡往往帶有行草筆意,在點畫的起收筆處有牽引,甚至出現遊絲。

由於漢簡的用筆特點使其在結構上也有自身的特點。漢簡字的大小不一,字的外形也是方圓、三角、不規則形都有,帶有隨意性。竹簡是一簡一行地書寫,木牘有一塊數行的,但都行距大於字距,這與漢碑不一樣,一般來說漢簡的結體是險中求奇,以欹為正,縱逸多姿的。

(2)漢碑隸書

漢碑的用筆一筆不苟,十分嚴謹 ,而且端正持重,雍容大度,又規範、周到,可為楷模,是學習隸書必須選用的字體。

漢碑巾最有特點的筆畫是橫挑,它常常是一個字的主筆,隸書的捺畫也與橫挑相似,只是傾斜度不同而已。隸書中幾乎沒有鉤,只有轉筆彎曲的形態。漢碑中的筆畫有方筆、網筆、方巾寓圓或介於方圓之間三類筆畫,方筆較為典型。

隸書用筆寧可略帶篆意而忌以唐楷筆法摻入,略帶篆意可以使隸帶有古意,而帶楷書筆法則顯得彆扭。漢碑用筆較唐楷舒展縱逸。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隸書)漢《乙瑛碑》技法解析

二、漢《乙瑛碑》技法解析

《乙瑛碑》是漢碑中較有代表性的作品。此碑現存於曲阜孔廟。該碑字形端正秀雅,溫柔醇厚,筆法圓中寓方,故圓潤雋利,整碑給人以方正雄偉之感。

清翁方綱說:「是碑骨肉勻適而情文流暢,漢隸之最可師法者。」

在佳作如林的漢碑中,《乙瑛碑》為人所推崇,是因為它較完美地體現了隸書的風範。在結構上充分用左右分張的筆勢求得整體的平衡。這種在動態中求平衡的結構方法,使《乙瑛碑》的字有伸有縮、有俯有仰、有開有合,非常自在而生動。

《乙瑛碑》的筆畫粗細適中,不論線條粗細都不僵硬而是豐潤而有姿態的。

在結字上,字形或長或扁、或方或圓,各隨具體情況而變化,不作生硬地填方格式的安排,但整體上又維持著方正的特色。

《乙瑛碑》雖出入規矩、備盡法度,卻不是標準化、程式化的產物。

在風格特徵上,此碑屬方整的一類。結體生動不受死板形式的束縛,同時不打破整體的平正。它的伸縮、俯仰、開合等等的處理十分有度,在一個比較嚴格的限度里,不越過這個限度做更多的誇張。

1.用筆特點

(1)橫挑、捺挑

隸書的挑筆又稱為「雁尾」、「燕尾」、「隼尾波」等,可以說是隸書的標誌性的筆畫,除章草中有近似的挑筆以外,其他書體中沒有這種筆法。挑筆具有很強的裝飾性,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有流暢飄逸之感。橫挑呈水平波浪狀,捺挑有斜度。

挑畫要明確乾淨,行筆要有節奏,收筆處重按然後輕提,最後略向上出鋒上挑。這是典型的「一波三折」。書寫時要注意使其順暢而有風馥。

橫挑筆中容易出現的弊病有:

1)起筆成銳角狀,如唐楷筆法,妄生圭角。

2)行筆太平,甚至兩頭偏高,而中間偏低或中間太細,氣弱。

3)橫挑中段傾斜太甚。

4)收筆筆鋒向下垂或太瘦長而無精神;收筆太重而臃腫;收筆筆鋒過側而顯得單薄。

(2)撇

撇也是隸書中很具特色的筆畫,它起著與挑筆均衡和呼應的作用,使字的重心穩實,並向左側拓展而使字形呈現橫勢,其行筆取逆勢,不可太快,收筆處漸重並回鋒。也可向上偏右而微出鋒。不可寫成楷書的撇畫。

(3)橫、豎

隸書中沒有挑筆的橫畫寫成略有起按起伏的水平狀線條。豎畫為略帶弧形的基本垂直狀的線條。也需注意其粗細變化。除了《曹全碑》等極少情況外,一般豎畫藏頭護尾,沒有懸針的。

(4)點

隸書點的形態變化不是很大,有斜點、捺點、橫挑點,或者用短橫、短豎來代替。隸書的點往往寫成橫勢,如三點水,一般寫成三短橫點。「小』』字兩邊往往寫成橫勢。

(5)挑

隸書中的挑基本是水平狀的,往往右邊回鋒而重按,收筆出鋒。

(6)折

篆書有轉無折,折畫是至隸書才產生的。漢碑的折筆往往是另起一筆,當然也有直接轉折的筆畫,但與唐楷中的轉折在用筆上有所不同。隸書轉折更質樸、含蓄一些。

(7)鉤

嚴格地說漢碑是沒有鉤的,往往是省略或以其他筆畫代替。向左鉤,即豎畫或豎彎;向右鉤,即捺畫挑筆;寶蓋頭的鉤即折筆。如果說有鉤的話,那就是有時出現的弧度不大的彎曲鉤,如「子」,或略有鉤的筆意,如「月」。

2.結構特點

隸書的結構有自己獨特的規律,概括起來,隸書的結構特點有以下三點:

(1)形體方扁,字取橫勢

隸書的字形方扁,中間收緊,要壓縮上下的高度,儘可能使筆與波挑向兩邊伸展形成豎短橫長之勢。隸書和楷書一樣是隨字立形,所以不是所有的字都是扁方。如「龔、疊」等橫向筆畫多的字,就可以寫成長方形。

(2)筆面平直,布白精巧

楷書雖也強調「橫平豎直」,但實際上橫畫是左低右高的。真正橫平豎直的是篆書和隸書。點畫的分割是比較勻稱而整齊的。單個字看,一般是中間密而左右較疏朗。

(3)波磔撇畫,左舒右展

「波」是橫面的挑筆,「磔」是捺畫的挑筆,波磔的「燕尾」是隸書區別於其他字體筆畫的獨特之形。

隸書的撇向左盡情舒展,與右挑的波磔相呼應,形成左右伸展之勢,既能取得字勢的平衡又能獲得活潑流動、翩翩起舞的藝術效果。

隸書的結構組成分為四類,亦各有特點。

(1)獨體字

這些字講究點畫穿插的生動巧妙,結體較靈活多變。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2)上下結構

這類字大多是較瘦長的,上與下的中心對齊,決不偏斜。注意不可寫得太長。但有時筆畫多可以寫得略長一些。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3)左右結構

這類字要注意兩邊的顧盼呼應,巾問相交處不強調挑筆,長撇也要穿插得當。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4)包圍結構

全包圍的字要略收外框,避免笨拙呆板,半包圍的字要注意配合相宜。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隸書的概念與種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張旭光先生的《聖教序》情結
盧中南文稿——寫字要刻意嗎?以及精美臨帖作品
崔如琢國畫作品欣賞

TAG:聞是書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