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樹畫畫 《夏·摸魚兒》 連載(四)

老樹畫畫 《夏·摸魚兒》 連載(四)

江岸送別,大霧凄迷。

有朋赴遠,執手唏噓。

舟行如夢,帆影依依。

何時再見,不知歸期。

一些潦草的印象

1992 年底,除了教教課外,在家閑著無事,又缺銀子養家,就想到外面去兼職。經師兄張衛介紹,到了香港《明報》在北京搞的一家文化公司的美術部去幹活兒。《明報》這一年易主,金庸把位子移給了一個叫于品海的人。此兄年輕氣盛,撥出一干人馬進軍大陸,發誓要做出一番事業來給人們瞧瞧。美術部有四五個人,主事兒的是我的另一個朋友、中央美院版畫系畢業的周祁。再上面管事兒的,是從香港過來的陳冠中先生。

美術部日常主要是負責為幾種雜誌做插圖設計兼著印刷監督、展覽設計布置等雜役。記得有一本女性雜誌《少婦》,一本《兩性世界》,一本《中國武俠》,還有一本《卡通世界》。負責編稿子的,一位是當初《當代電影》的主編沈及明女士,早年中戲表演系畢業,口齒自是清楚利索,表情也生動豐富得不行。另一位是安定醫院的楊先生。楊先生是精神病大夫,一派學者風度,同時也是性學專家,對中國古人的性生活性文化頗有些研究,經常帶些古代的春錢、春宮畫片之類的小物件來讓我們開眼。彼時尚不及今日開化,信息還沒有今天這麼發達,這些袖中之秘,讓我等大長見識。混得時間長了,大家相處得極融洽。倒是行政部幾個情急要嫁掉的北京妹子,成天在那裡為幾個香港靚仔爭風吃醋。那幾個港仔每天都把身上弄得香噴噴的,放出迷人手段,樂得在一叢花草里顛來倒去,倒也自在快活。美術部與行政部是斜對門,這些如畫風景一眼望過去,彷彿春日猴山一般,好看。按下不表。

單說一個陳冠中。陳冠中是一性情中人,長得圓圓乎乎白白胖胖,有幾分佛相。除了忙些收編一些辦不下去的雜誌報紙之類的事外,時常地和我們在一起吃酒扯淡。扯著扯著,就談出事兒來了。此時陳冠中在香港主持著一份《號外》雜誌,圖片文字設計,都做得極是好看,據說是彼時香港唯一一份打入歐洲的雜誌。他琢磨著用一期《號外》的版面來做有關中國前衛藝術的全面報道,內容將涉及中國當下藝術的各個領域,但以繪畫為主。有報道性的攝影圖片,有他們的繪畫作品的彩圖,有訪談文字,有藝術家們的自述、簡歷等等。這事兒由美術部來操作,希望快,盡量爭取在三四個月里弄完。

事兒一下來,我挺興奮,因為美術部的事兒實在是沒什麼意思。還有個原因就是,自己從大學時就一直對美術這一塊兒挺有興趣,弄這弄那,也多少年了,有些迷。又因為自己所學專業的原因,對西方現代主義文藝理論這一部分興趣甚大,捎帶著對現代主義繪畫史論下過些功夫。趁著這個機會,可將自己一些多少年來積下的想法付諸實踐,有些意思。那個時候,人就愛想這些東西。與周祁計划過幾次,又和陳冠中說了幾回,終於定了下來。大致內容包括:繪畫部分是主體,主要做居住於圓明園附近的村落中的那些藝術家,整體上做一輪廓性介紹,然後擇其重要的幾位,詳加介紹。戲劇部分,可做兩個人,牟森和孟京輝;音樂部分,側重於做崔健之後的歌手,主要是何勇和竇唯;電影部分,重點介紹新紀錄片的幾個人,主要是吳文光和蔣樾;還加上一個搞服裝設計的方靜輝。大致就是這些內容了。(未完待續)

夏時雨後荷塘,四圍一派清涼。

坐待晚風吹起,又見無盡夕陽。

梅子黃時雨,

細細落山前。

竹下閑坐久,

一一數青蓮。

春天裡的花,

夏日裡的花,

秋風裡的花,

開不過心中的花。

如需購買,請掃描上海書畫出版社微店直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拇指閱讀 的精彩文章:

孝悌是最根本的修行 厚德是被委屈撐大的格局
薛之謙摔話筒:「因為經歷過同樣的苦澀,才更有這份心痛的共鳴!」
有人用「廢紙」做了個特別好看的本子
如何用藝術打開你的感官?

TAG:拇指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