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孝悌是最根本的修行 厚德是被委屈撐大的格局

孝悌是最根本的修行 厚德是被委屈撐大的格局

導讀

有人說,格局都是被委屈撐大的。確實,一個受不得半點委屈的人,是不可能有擔當的,不能載物亦不能載財、載名等等。

《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載:

「虞舜本姓姚,系出虞幕,故稱虞氏,遂以為有天下之號。史謂其光華之德可合於堯,因號重華。父頑、母嚚,弟傲,舜諧之以孝,故孔孟皆稱其為大孝。」

虞舜本姓姚,是虞幕的後代,虞幕是有虞氏始祖,居於虞鄉,在今天的山西永濟市一帶。

《呂梁碑》記載:「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叟,瞽叟生舜」。

因舜是虞幕六世孫,所以稱虞舜為虞氏,等虞舜擁有了天下就把有虞氏做稱號。

史書上說舜的品德光輝明亮達到了堯的程度,因此稱舜為重華,意謂舜可以稱上是第二個堯。

舜的父親愚蠢、繼母兇惡,同父異母弟叫象,是一個極其傲慢之人。

舜以孝悌對待他們,使這個家庭能夠和諧相處。孔子、孟子都稱舜是大孝。

因為舜忍辱負重,不怨天尤人,對父母恭順如常,對弟弟關愛有加,引導其改過自新。此超常之大孝,感動上天。

當舜耕歷山時,受舜影響,當地人讓田讓畔,並有象耕鳥耘之祥瑞。

舜之德行化被草木,賴及萬方,使有井水處皆聞弦歌聲。

於是帝堯許以二女,並以天下禪讓之。

在傳統社會,類似孝心孝行感天動地並得到上天庇護與厚報的故事屢見不鮮,而且往往被納入正統。

我們再看一個出自《漢書卷七十二·王崇列傳四十二》的故事:

「漢王崇喪父及母,哀毀獨甚。嘗夏月大雹,禽獸草木摧死,至崇田畔,雹遂倏止。菽麥十頃,意無損落。及越崇地,則雹勢如初,人謂其孝感所至。」

漢代王崇的父母去世了,他非常難過,因過度悲傷達到了「哀毀」的地步,也就是說,因父母去世悲痛而身體受傷,瘦得只剩一把骨頭,雞骨支床。

一年夏天下了很大的冰雹,鳥獸和草木都被摧毀了。

當到王崇家田地邊上時,冰雹突然就停止了。他家十頃地的莊稼,出乎意外地一點損失也沒有。越過王崇家的田地,冰雹仍然下的很大。

大家都說是因為王崇的孝心感動了上天的原因。

這樣的故事之所以多見且登堂入室於正史,意在讓普羅大眾相信一個「事實」,孝是一種能量,信仰是有力量的。

孝道也能用來守護富貴!

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問題。

「厚德載物」、「德不配位,必有災殃」這樣的話相信很多人是能夠認可的,畢竟你的才華撐不起自己的野心的時候只能給你帶來麻煩。

事實上,對於一個沒有支配巨額財富能力的人來說,擁有巨額財富只能給他帶來災難。

這也是網上流行的一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厚德之人一定有大格局。

有人說,格局都是被委屈撐大的。確實,一個受不得半點委屈的人,是不可能有擔當的,不能載物亦不能載財、載名等等。

老子說:「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能受多大委屈就能有多大成就。

進德修業是件苦差事,經得住苦難、委屈的考驗,才能有成熟的心智、包容心、理解力以及洞察世事的眼光等等,才算「站穩了」、「挺住了」。

站穩了,就是精品一件;倒下了,就是亂石一堆;挺住了,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人生也應該如此,努力!

所以,剛進入社會的的年輕人,別急著去追逐名利,斤斤計較於錢財,先好好歷練自己,先去學做人吧!

《中庸》有云:「舜其大孝也與!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宗廟饗之,子孫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當然,你得先是那塊料。

《中庸》接著說:「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篤焉。故栽者培之,傾者覆之。」在現實社會中,是那塊料就栽培你,成就你;不是那塊料,就淘汰你。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行的方式很多,而最根本的修行則是孝悌。

「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拇指閱讀 的精彩文章:

薛之謙摔話筒:「因為經歷過同樣的苦澀,才更有這份心痛的共鳴!」
有人用「廢紙」做了個特別好看的本子
如何用藝術打開你的感官?

TAG:拇指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