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合國首發《全球土地展望》報告 揭一年流失240億噸沃土

聯合國首發《全球土地展望》報告 揭一年流失240億噸沃土

據英國衛報報導,最新聯合國資助研究發現,全球1/3的陸地嚴重劣化、肥沃土壤一年減少240億公噸,呼籲儘快從破壞性的密集農業轉型。

這份第一版的《全球土地展望》(Global Land Outlook)報告被認為是類似研究中最完整的報告,繪製出都市化、氣候變化、土壤侵蝕和森林流失等因素的相互影響。不過報告指出,土壤劣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工業化農業的擴張。

密集農業導致土壤劣化。圖片來源:Matthias Ripp(CC BY 2.0)

由於糧食需求和農地增加,這個趨勢很可能會持續下去。研究機構警告,除非採取補救措施,否則類似蘇丹和查德發生的衝突事件風險也會提高。

「當人口增加但肥沃土地減少,國內和國際間的土地爭奪衝突也隨之升高,」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UN Convention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UNCCD)執行秘書巴勃(Monique Barbut)發表《全球土地展望》報告時指出,「要盡量減少損失,報告的建議是所有人都退一步,重新思考如何管理壓力和競爭。」

報告指出,大量耕作、多次收穫和大量使用農用化學品等活動,靠犧牲可持續性增加產量。

根據歐盟執委會聯合研究中心(JRC)的報告,農業產量在過去20年間增長了三倍,灌溉面積翻了一倍。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活動會降低土壤肥沃程度,導致土地被遺棄,最終荒漠化。JRC指出,全球20%耕地、16%林地、19%草地和27%牧場可觀察到生產力下降。

聯合國對外關係部長貝克(Louise Baker)說,工業化農業能供給大量人口,但並非可持續,跟提煉產業(extractive industry)很像。全球1/3土地現在已經劣化,應該採取更積極行動來解決這個問題。

「人口增長率是一個可怕的數字,但只要政府做出明智的選擇,情況就會改善。」貝克指出,像衣索比亞等國家已經復育了700萬公頃(1700萬英畝)土地。

各地區土壤流失的狀況差異很大。最嚴重的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但歐洲的土地管理不善也導致每年土地侵蝕損失約達9.17億噸,不僅影響糧食生產,也不利生物多樣性、減排和災害恢復能力。此外,英國等富裕國家食物消費量高也是海外土壤退化的主要驅動力。

這份報告在中國鄂爾多斯荒漠化公約會議上發表,簽署國正提出自主管理目標,以期減少土地劣化和增加復育面積。11日最新加入的國家有巴西和印度,他們亦提出了防治土地劣化的計劃。

然而研究指出,土壤劣化壓力將會持續成長。報告作者預測,到了205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亞、中東和北非地區將面臨最嚴峻的土地利用挑戰,除非全世界能顯著降低肉類消費、改善土地管理和農業效率。

參考數據

英國衛報(2017年9月12日),Third of Earth s soil is acutely degraded due to agriculture

《全球土地展望》報告全文(中文版)

《全球土地展望》報告全文(英文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保信息中心 的精彩文章:

這天幾乎零空污 玻利維亞「行人自行車保護地球之母日」受好評
聽聽城市要告訴你什麼 台北聆聽日開跑
毛小孩×野生動物 挺挺動物節提問「喜歡的意義」
借「大鳳頭」找「黑嘴端」 台大團隊繪神話之鳥冬棲地

TAG:環保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