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時代,沒有理由不創新

這個時代,沒有理由不創新

GIF/2K

Cocoon 小記

「創新是經濟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從資源依賴型向創新驅動型轉變的重大戰略任務。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是實施創新戰略的突破口。切實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強化企業在技術創新體系中的主體地位,有利於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這些很是空泛的政治題答案雖然道出了「創新」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的重要性,但是對「創新」的認知卻沒有很明朗。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Christian McMahon的經驗分享,學習學習這位業界大咖對「創新」的認識。

牛津詞典將「disruption 」一詞定義為干擾,或是在事件、活動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現代來看,它被定義為當新的數字技術和商業模式影響現有商品和服務的價值主張時所發生的變化。

事實上,它本質上是在說那些可以使高管們產生恐懼或者興奮的一些改變,這取決於最終的disruption緊握在他們手裡,並能夠打破最穩固的市場的領導者。

這不僅僅是一個趨勢,因為那些時尚潮流的影響可能只能持續一段時間,但如果一項新的技術或極具創新性的服務打入市場,去掉實用性和價格的外殼,即使是最受信任的品牌也將遭受損失,而且市場份額也會相應地減少。

所以說,一個企業應該時刻保持前進的勢頭,不斷創新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同時監控新興技術,不要把眼界放低。

即使考慮到這一點,我在大型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看到的最大的障礙之一是:一旦發現外界可能產生很大影響的disruption,並且確定了應對方案,也沒有充分的時間去做準備以避免競爭。

如果企業不為這類工作分配相應的員工,那麼就會有人選擇離開甚至去自行開始這類工作與你展開競爭。

像「我們還有足夠的時間去搶佔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這樣的話,只有互聯網科技本身和iPhone這樣的科技巨頭才有如此自信。而今天,那些已經沉寂的企業現在只擁有這些不合時宜的聲明以及作為商學院主要研究案例的價值。

而像擁有大部分主流媒體市場的Netflix等公司都非常聰明,知道自己最初是自己市場中的主要「disruptors」,他們一直不斷創新和開發新的服務來維持市場地位。

現在所有的行業大都已經很成熟了,市場領導者的地位甚至沒有意義,因為更新換代和橫空出世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即使受監管的市場,如保險和金融服務,也不受控制的產生波動,更小的更靈活的創業公司提供了更有意義和創新的推動。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計程車公司Uber,沒有汽車;世界上最大的住宿公司Airbnb,沒有住宿;而世界上最有價值的零售商阿里巴巴,沒有庫存。這種商業前景在幾年前是無法預估的。

我們正處於科技無限飛躍的迷人時代,而我們創造的複雜產品和解決方案也是無限的,甚至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所有這一切的關鍵是消費化的興起和數字服務的發展。

組織應該跟上這些「disruptors」和新興科技,並相應地調整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以滿足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和社會的需要。那些不願意捨棄過去的人,正被願意革新跟上時代腳步的人遠遠拋棄。

在當下的商業環境中,創新是成長的關鍵,也是將公司發展成為市場領先者、行業競爭者所必不可少的一點。然而,許多人不知道到底應該從哪裡開始,也不知道如何在組織中培養和推動創新能力。

在最近的一次圓桌會議上,我們圍繞「創新作為收入增長的驅動力」展開了討論。與會者皆是來自歐洲各地眾多大型企業的IT領導,準備進行一場引人入勝並且絕對自由的討論。

在隨後的討論中,我們互相詢問了每一個人在他們的工作中,創新的障礙是什麼。

其中一些反覆出現的觀點並不令人意外,比如在整個組織中,誰應該去負責進行創新,以及如何在組織內部培養和參與創新,並相應地優先考慮創新這個問題。

然而有一些令我驚訝的問題是,「創新到底是什麼?」和「新的產品、新的點子或新的服務,能提高我的收入嗎?」等等。

我沒料到會聽到這些,但這確實是很有意義的點,它推動了我們討論的進程。究竟如何去衡量創新,而不只是把工作做好?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你在組織內設定了一個創新目標,那麼如何去解決收入與服務的平衡或者側重,這是一個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

以上種種已經告訴我們,雖然每個組織都在竭盡全力地進行創新,但他們真正努力的方向是如何促進、參與並衡量它相應所增加的實際價值。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真正衡量創新的價值?通過一項產品創建團隊將正確的產品投放到正確的市場並捕獲關鍵的商業勢頭,還是僅僅更改一個在線流程,以便客戶更容易完成註冊?

而事實上,在任何鼓勵自由思維和創業活動的組織中,只要員工足夠勤奮和聰明,那就會產生創新。由此將出現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吸引更多聰明、勤奮的人,他們可以創造出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創造出額外的收入和明顯的競爭優勢。

大多數人會認為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商業立場,但是我們不能與那些改變他們的商業策略和工作模式的人去爭論結果。這可能是一項艱巨的工作,對一些人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難關,但隨著新千年的意識形態和商業實踐在企業組織的發展過程中進一步滲透,傳統的高管思維方式正在發生變化。

大型組織試圖提高創新率的方法有很多種。例如,創建創新實驗室或者相關團隊與像MassChallenge這樣的啟動孵化器合作,在這個領域做的不錯,而且是非營利的。

John Lewis的JLAB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創新中心,他們鼓勵創業公司來到他們面前,並與John Lewis爭取獨一無二的機會。這將幫助他們完善他們的產品和商業模式,終極目標是與他們簽訂合同。

瑞銀(UBS)也在研究像區塊鏈這種即將顛覆整個行業的新技術,並為全球企業家和技術創業公司設立了實驗室和公開競爭的競爭對手。

這些都是新成立的初創公司與既有企業合作的絕佳機會,真正促進了我們社會中創新和創業的發展,我非常支持這些努力。

在當下的環境中,科技使我們能夠實現我們多年前的夢想,而且大多數人現在都非常喜歡這樣做,所以一個企業,是沒有理由不支持創新的。你現在必須專註於改變你的既有思想,以在組織中融入、培育和發展創新。

創新將是一項艱巨的工作,但它一定會帶給你回報。

這可能是你做過的最好的事情。

編譯丨Ray

授權轉載請回復『zz』看具體要求

你可能還想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控COCOON 的精彩文章:

TAG:科控COCO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