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家庭教育:招法用盡後孩子毛病依舊,問題在哪兒?

家庭教育:招法用盡後孩子毛病依舊,問題在哪兒?

羅素講過:植物藉栽培而生育,人類藉教育而成人。家庭教育問題,沒有幾個父母不頭疼的。愛的教育,虎媽式教育,誘惑式教育,朋友式教育,各類「高招」都用了,孩子不守時、做題慢、坐不住、粗心大意,還有性格內向,不愛社交,不愛運動等等毛病似乎還是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問題出現在哪兒?而事實上,習慣是人生最大的引導,教育便是一種早期習慣的養成,習慣一旦培養成功,便不用再藉助記憶,很容易就自然而然的發生作用了。

家庭教育:招法用盡後孩子毛病依舊,問題在哪兒?

一、孩子的問題可能就是你的問題

孩子的命運是父母創造的。孩子是「掌中寶」,面對孩子身上的毛病,父母捨不得罵,更捨不得碰,期待用暖語感化他,用溫情打動他,用物質誘惑他,孩子卻就是不動心,毛病依舊不改變。例如:孩子做作業慢,先鼓勵:你很優秀,你是有能力十分鐘完成的,結果他沒反映;再出招:做完了,我帶你出去吃大餐,買玩具。往往最初的時候有效果,幾次過後,依舊沒有得到根本性改善。問題出現在哪兒?其實有可能就是父母自己的生活習慣出了問題,平時做事拖踏,長期如此,或者是他的父親或母親就有這個毛病,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你要求他時你卻做不好,且沒有什麼不良後果時,就會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這不重要,這不是什麼大事。

家庭教育:招法用盡後孩子毛病依舊,問題在哪兒?

、同樣的方式你這樣去做就不行

父母們可能都會有所感觸,同樣一句話,換個人來講,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樣。為什麼呢?你的語氣、表情、方式,跟孩子的融合度,有時候孩子接受起來並不順暢。正如有的人你看上去就感覺很有傾和力一樣。現身說法:我的孩子,應該說還算優秀,高二,區綜合考試前十,學校前五,愛吹陶笛、愛彈吉他、愛踢足球,有堅持、有毅力,整體上沒什麼大毛病,但不知什麼時候養成了一個壞習慣,邊看手機邊吃飯,我覺得這樣於眼睛,於生活習慣都不好,講道理,提語氣,他依舊如此。怎麼辦呢?換做我母親來談,問題解決了,原因是我常年在外,與孩子相處時間有限,而母親常年與他相伴,性格也很隨和,母親的方式讓他更願意接受。

家庭教育:招法用盡後孩子毛病依舊,問題在哪兒?

三、你幫孩子想得太多也做得太多

孩子需要愛,需要鼓勵,也需要幫助,但事無巨細都這樣做,就有問題。例如:孩子考試或者做作業總是粗心大意,你可能嘗試了不同方法,最終孩子的這個毛病依舊沒有解決。極有可能是你幫他做得太多了。房間髒了,你整理;書包亂了,你收拾;東西丟了,你幫助找。問題的癥結就在於:孩子根本沒有真正意識到有的事情就是他自己的事。如果東西掉了,你有意識讓孩子自己找回來,他可能就知道,東西掉了不方便,下次就會有所警覺。粗心大意有時是孩子的習慣,很多孩子都有這個毛病,但往往可以從規範他的生活習慣上進行改善。有的問題,無須講太多,孩子多參與就自然而然地改變了。

以上問題當然還有很多我沒有說到的地方,因為凡事也不能窮盡,只希望對父母們有點借鑒價值。那就是:你要讓孩子有好習慣,那就要從你開始做起;教育過程中受阻時,要善於藉助老師、同學,親人等三方力量;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儘可能讓他多參與家庭事務,讓他感受生活、體驗生活,自己的事自己去做;必要時也可以給一些懲戒,不贊成動手,冷暴力,而要讓他感受到不這樣做是有後果的,並引以為戒;還有一點,不要總是想著去改變,有時順其自然,性子慢你就讓孩子慢功出細活。正如席慕容所講:最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一種最不落痕迹的教育,而不是一種標語化、教條化的教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