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是一個有數學恐懼症的學生—偏科生的痛和逆襲
我是胡志強,人稱大胡老師,初高中物理老師一枚。博銳奇智教育創始人,初高中物理骨灰級大咖,8年中高考花匠經歷。千餘次琢人經驗。有笑,有料,有效,這就是我的奇智物理!
人生理想:做一名有范兒的教書匠!
我曾經是一個有數學恐懼症的學生--偏科生的痛和逆襲
家裡的是否有偏科的娃?偏科了咋辦?
偏科很痛苦,偏科有很多原因,但結果都一樣,木桶效應,因為這一偏,其他科目的優顯現不出來。
一偏一輩子!中學偏,高中偏,上大學還偏!
一偏好幾代!上學的時候偏的那科,「遺傳」給孩子,家裡的娃繼續偏,孩子繼承的還挺好!
你問他某一科為啥學的不好?他就說:我爸當年學的就不好,我媽上學的時候學的就差,我們家沒有~~的思維。
我曾經是一個有數學恐懼症的學生
——偏科生的痛和逆襲
初一就是個笑話
剛上初一的時候,我們是實驗班,可能是老師分派出問題的緣故,開學了我們沒有合適的數學老師,結果第一次數學課時美術老師教的(莫有體育老師)。教了一個月,換了一位老師,同時還教我們音樂課(一萬分的詫異)。人生何其悲涼,那時候小,聽不出好壞,但最後的成績總能說明問題。
期中考試過後又換老師了,據說是一位非常棒的老師,教了我們一個半學期,初二了才知道也不是教數學出身的,因為到初二這位老師開始教我們物理。哈哈,物理老師一枚,物理教的真是不錯,我們都很喜歡。但是回想起那初一一年的數學可是悲劇了。
初二看到一點兒光
初二的數學老師是學年主任,大咖!就是忙!此處哭聲一片!老師講課棒棒的,但是就是沒有太多的時間管我們。有問題怎麼辦?等著、等著、等著就沒了,不是會了,而是忘記問題是什麼了。
初三就是個悲劇
數學老師是。/。。/班主任!!!大咖中的大咖!可現實是,我們班數學成績倒數,還是第一! 可悲的是我是數學課代表。這個悲催的一年啊!老師講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恨鐵不成鋼!!!
上學第一次挨老師打,也是唯一的一次
我就是了,從小到大沒有挨過老師打,就一次,就是有一次考試我們班級集體掛了。我還沒有及格!結果在老師中午走進教室的瞬間我挨了人生中第一個巴掌!
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不是我勵志了,我對數學就更恐懼了。我是想學好的,就是不好呢?我也做題了,我也上課了,我還聽的好仔細!就是不好,中考也是成績將將夠用。
總結:我的數學思維不是很好,沒有別人轉的快 ,同等學習進度勉強能跟上,但是要做到有餘,那事不可能了。
新高一的不溫不火
高一數學老師是剛剛參加工作的男老師,這倒不是問題,問題是課堂紀律,就是壓不住堂的表現。老師其實教的很認真。問題是就是聽不進去。(全班如此,非個案,所以你知道一個老師的綜合氣質有多重要!)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老師,覺得講的不錯,但就是感覺他的課堂少點兒什麼!不溫不火的感覺。
高中數學有多重要!別的不說,就說高考占的比重!
不管數學怎麼樣,我心裡從未想過放棄,偷懶什麼的!只有一個念頭,我-該-怎-么-辦?有了這個想法,怎麼辦?得找出路啊。
高二:逆襲開始
從開始自學
老師講第二章,我就提前把第三四章,甚至第五章都學完了。
怎麼學呢?你看啊,我們學習學什麼?學知識呀!知識在哪裡呢?在書上,在課本里。所以我就啃課本開始,看一節總結一節。
然後呢?做練習題,練習冊我都是提前做的。看一節書做一節練習冊。
不會的怎麼辦?
這就是我想給大家重點說的:主動的人成長的快!
每天下午自習,我就去數學老師辦公室,找學科組長,學年主任問問題。(初中經驗,主任教的好)有時候老師忙,沒空兒搭理我,沒關係呀,我等,因為我是提前學的,有時間消化和解決問題。
兩個月左右,考試我考了99分,(滿分100分)扣掉的1分老師說是怕我驕傲。(此處時噓聲)高二上沒結束數學老師就換成我問問題的老師了。(其中各種原因省略10000字)
總結一下:我的基本套路就是看書-做練習冊-再看書-再做練習冊。不會的就主動尋求幫助。
重複是學習最好的媽媽。
就是從那以後我開始自學,而且跨學科的提前自學,那時候沒有什麼補課的地方,我們全都住宿,只能靠自己。
大學數學-成功的經驗可以繼續
大學的高等數學就是用這個策略學的。一個學期都是在外面實習工作,期末一本書學4遍,一本習題反覆做4遍,考完試成績是92分,班級第一
我一直覺得我的數學思維不是很好,對數學沒有什麼太多的悟性。理解能力很大眾。學物理我很輕鬆,而且很感興趣。但是數學甚至到目前為止,我都還是敬而遠之!
數學成績不好,但沒想過放棄,就是想著怎麼辦才能好。
這個很重要,保證自己的思維方向是正的。
其實你看,我們的初高中數學,甚至大學數學,物理化學。難度是相對的,會了不難,難了不會,如果你感覺難或者不太好學,你應該這麼想:我們是在學東西,不是在創造東西。
學的內容是由範圍的,難度也是有上限的。
既然是這樣,內容上我們可以拆解開來,設定好計劃,提前學是個好策略,同等教學的情況下你跟不上,那說明你跟我一樣在某一科的思維上咱們是慢半拍的,既然是慢的餓,我們可以提前半拍來學,慢一拍,我們就提前一拍來學;
難度上我們可以採取分層次、分階段的方式遞進攻克,把握反覆多次的原則。
總會有出路
送你一條信念:是問題總有解決方案。
理論上來說無論那一科目,任何人都是可以學的很好的,因為前面說過我們是學習者,學習的內容是有範圍和難度界定的。說白了就是程序和策略的問題。慢有慢的法子,難有難的應對策略。
關鍵的是心態
上面說的話,如果你聽進去看懂了,你就該有信心了,如果你覺得不行,什麼招兒都白搭,做為老師來講最難的事情是讓一個學生相信他是行的,是可以的。
老師是高空俯瞰,閉上眼就是各種過往的事實,真的可以,在於你是否相信自己可以並採取有效的、正確的策略。
我是一個有數學恐懼症的人,但我沒想過放棄,始終在找對策。加油!
大胡老師
奇智物理∣有笑、有料、有效


TAG:奇智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