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AI六巨頭都在密謀啥?我們繪製了一份全球AI專利分布戰情圖

中美AI六巨頭都在密謀啥?我們繪製了一份全球AI專利分布戰情圖

人工智慧有多火熱?看看其專利數量就知道了。

據統計,全球AI相關領域的專利總數已超過13萬份,並且從2011年開始越過拐點,呈現井噴式增長趨勢。中美兩國的專利數量幾乎並駕齊驅,毫無爭議地成為AI世界的雙核驅動引擎。在AI方面,中美兩國相互Battle的實力如何?哪些相關領域的專利爭奪呈現白熱化?在這場AI巨頭的大競賽中,數據或能透露端倪。

今天,在「紅杉-真格AI雙城記」出發首日,「紅杉匯」與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全流程解決方案提供商智慧芽共同策劃、聯合推出《全球人工智慧專利資源發展概況》報告,從已公開專利的數量和布局角度,一窺AI世界的戰場態勢。本報告中的數據統計時間截至2016年底,以當前公開的專利數據為準。

作為在AI領域布局較早、投資較多的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此次與真格基金聯手,定向邀請數十位被投企業的創始人、高管,一起踏上尋找AI+商業的「終極演算法」之旅,與中美兩國超一流、最前沿、最耀眼的人工智慧領軍人物、領軍企業、領導性研究機構面對面,上演一出北京-矽谷的AI雙城記。

#Take away

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數量在2011年左右越過拐點,呈現爆髮式增長,最近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33.2%

34.24%Vs.51.92%——中美兩國AI相關專利數量2012-2016年的複合增長率對比。

中國在計算機視覺方面的專利已躍居第一,占當前全球專利公開數量的半壁江山:55%,遠超第二名美國。

近10年AI相關專利數量增長最快的是機器學習領域,全球已經超過4萬件,中美佔據超過一半,美國32%,中國23%

中美AI六巨頭——IBM、微軟、谷歌騰訊、百度、阿里巴巴都注重整體專利布局,但各有側重。細分來看,美國巨頭比較熱衷於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語言合成處理等領域,中國三巨頭則較傾向支付、交互技術、視頻圖像信息處理、智能搜索等領域,六家都比較感興趣的有無人駕駛、數據文本聚類、指紋識別等。

人工智慧專利大爆發

僅2016年,全球人工智慧專利申請就達22774份。

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從2011左右年開始出現拐點,之後全球專利數量出現爆髮式增長,2012-2016這五年的複合增長率達到33.2%,並且後續的增長依舊看好。

在這背後,則是人工智慧人才的大爆發。領英大數據顯示,截至 2017 年一季度,全球人工智慧領域專業技術人才數量超過 190 萬。

中美兩國「較勁兒」

近幾年來,中國引領了人工智慧相關專利申請的增長,雖然美國總共的申請數量迄今為止仍然是最高的,但考慮到2016~2017年的申請數據有相當一部分未公開,以及中國的增長趨勢,我們猜測中國的專利數量很可能已經超越美國。

智慧芽選擇十個重要國家:美國、中國、日本、韓國、德國、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印度、俄羅斯,它們的人工智慧專利總數110393,佔全球總數的81.5%,其中排名前三的中美日三國專利數量佔全球總數的61.8%,中美兩國公開的專利數量幾乎不相上下。

在人工智慧專利公開的整體趨勢上,近五年的中美兩國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日韓德相對比較平穩。中美2012-2016五年的複合增長率分別為34.24%,51.92%,都超過全球平均增速。

2007-2016年,中,美、中、日、韓、德五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專利公開趨勢

看、說、思考:人工智慧發力方向

當前人工智慧領域一般為三層:大數據、雲計算等構建的基礎層;演算法、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構建的通用技術層;應用平台、解決方案等形成的應用層,三個層面共同構成人工智慧的產業生態。以下我們從人工智慧產業生態中較受關注的幾個方向進行統計分析。

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這三大領域中,近十年中增長趨勢最快的是機器學習領域,當前公開量也最高。

就在8月22日,微軟正式發布智能聊天機器人小冰5代。在與5個國家、14個社交軟體上的1億人完成300億條對話學習後,現在的小冰,不僅能與你鬥嘴、唱歌、在報紙當記者、擔當電台電視主播、出版詩集等,她甚至能打破次元壁,進入真實世界,主動撥通你的電話號碼。

自然語言處理領域的年公開量目前佔比第二,增長也比較明顯;計算機視覺領域發展增長較為平緩。

當前,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機器學習的進步,尤其是深度學習技術的突破。

2016年,谷歌AlphaGo戰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引起軒然大波;2017 年,AlphaGo繼續升級為Master,再度在與世界冠軍柯潔的人機大戰中大獲全勝。

目前,機器學習在全球的專利數總量已經超過4萬件,其中中美佔據該領域超過一半的專利,美國是該領域發展的霸主,佔據全球32%的專利。中國在該領域佔全球23%,不過從2014年左右開始,年公開量已經超越美國。

自然語言處理的研究能實現人與計算機之間用自然語言進行更為有效的溝通和理解,是人工智慧領域的又一個重要方向。該領域的全球專利總數5萬6千件左右,美中兩國佔據40%,美國仍然是該領域的專利巨頭,佔比26%,領先全球。

中國在該領域的專利數量排名全球第二,近兩年也增速明顯,但整體數量及年公開量上緊跟美國。

自然語言處理在互聯網行業中應用已較為成熟。我們注意到基於人工智慧的精準營銷正幫助互聯網廣告公司不斷提升流量價值,一些智能的銷售客服機器人正在逐步替代人工成為線上銷售、售後維護的主力軍。

計算機視覺是研究如何使機器「看」的科學,試圖建立能夠從圖像、視頻等數據中獲取『信息』的人工智慧系統。當前全球在該領域的專利公開數量為1萬5千件左右。該領域中,中國佔據半壁江山,佔比55%,遠超第二名美國。兩國在該領域的整體發展趨勢也差異較大,中國在近年來出現飛速增長,美國則相對比較平緩。

事實上,計算機視覺,也稱之為圖像識別技術不但有著非常高的識別準確率,而且能夠很快給出智能反饋,因此圖像識別技術最容易快速落地到各行各業中。安防行業中的車輛數據提取,醫療行業的影像診斷,電商行業中的精準營銷,以及輔助駕駛都為圖像識別技術提供許多落地變現的機會。

誰是專利之王?巨頭們口味不一樣

中美兩國走在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第一隊列,這裡也是人工智慧領域技術、人才、資本等資源的聚集地。

中美兩國在人工智慧領域投入和產出專利較多的企業

近年來,IBM在人工智慧領域的動態一直備受關注,從專利數量以及近幾年的公開趨勢來看,IBM在人工智慧的布局一直沒有鬆懈,並正在逐漸加大投入。據報道,2016年,IBM在在美國獲得了8088項專利,連續24年位居第一。而幫助IBM完成這種壯舉的則是人工智慧,其中有2700多項來自人工智慧與認知計算方面的專利。微軟和谷歌也保持比較平穩增長的勢頭。

國內BAT三家在近五年發展迅猛,開始重視專利布局,專利數量上已經開始趕超美國三巨頭。

不過,巨頭們對人工智慧的偏愛各不相同。

六巨頭整體布局分類在IPC分類號的物理組G06(計算、推算、計數)大類,IBM和微軟在G06、G10(語音識別處理)領域布局投入較其他企業相比優勢更明顯。騰訊在H04(電通信、傳輸)領域布局佔比靠前。

IBM、微軟、谷歌與騰訊、百度、阿里人工智慧專利整體分布的3D比對地圖

從地圖中可以看出,中美巨頭人工智慧的布局領域都比較全面,細分領域來看,美國巨頭比較熱衷於機器學習、語音識別、語言合成處理等領域,中國三巨頭則較傾向支付、交互技術、視頻圖像信息處理、智能搜索等領域,六家都比較感興趣的有無人駕駛、數據文本聚類、指紋識別等領域。

IBM、微軟、谷歌人工智慧布局

IBM發展布局比較全面,其中演算法優化、自然語言處理、自主駕駛領域布局優勢明顯;微軟則在機器學習、神經網路、音視頻識別領域布局較多;谷歌在無人駕駛、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領域較為重視。

BAT人工智慧布局

騰訊在即時通訊、數據處理、支付平台、數據交易等領域人工智慧展開布局強勢;百度則在搜索業務、無人駕駛、語音識別等領域比較熱衷;阿里在支付平台、信息交互、廣告投放等領域布局明顯。

關 於 智 慧 芽

全球領先的企業科技創新全流程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是國內發展最快的SaaS企業之一。公司於2007年在新加坡成立,目前已在中國、新加坡、英國、美國設立6家分公司,擁有超過600人的國際化團隊。通過強大且人性化的產品及平台服務,智慧芽幫助客戶從多種類型信息情報中獲取有價值的資訊,以促進商業化過程,加速研發進度,確定重要技術發展方向,最終提高客戶在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2016年獲得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領投的C輪融資。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杉匯 的精彩文章:

選擇和努力是人生的永恆主題
紅杉資本劉星再談新零售:新品牌從哪裡來?
新零售時代,HR需要的「輕」思維
蘋果、Facebook、Google,從科技巨頭崛起之路窺探未來趨勢

TAG:紅杉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