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君主為何稱為「天皇」?

日本君主為何稱為「天皇」?

日本,據傳說是秦朝時期徐福帶領三千個童男童女出海想,之後就繁衍生息成為一個島國。在唐朝鑒真東渡日本後,日本就遣唐使冒死前來學習中國文化。所以日本文化在某種程度上是流傳著中國文化的血液。但是日本的君主被稱為「天皇」,而不學習中國叫做「皇帝」呢?

日本君主最後選用天皇這一稱號大概可能有以下三個原因:一是天皇就是皇帝,天皇是唐代皇帝發明的另外一種新的稱呼,選用這一稱號,既可以表明日本君主和中國君主的對等身份,同時又可以避免在文字上直接刺激中國。

二是天皇是照搬唐高宗的年號。天皇這個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日本689年頒布的《飛鳥凈御原令》,細心的你可以從時間找到答案,唐高宗在位時間是649—683,其實日本的統治者在唐高宗之後稱天皇,是直接抄襲了唐高宗發明的稱號。此後,日本的統治者就一直稱天皇了。而中國直到清朝同治年間才稱呼日本統治者為天皇,之前都是不承認的,都稱呼日本國王。

三是天皇即是人間的領袖,也是神道教的最高領袖,在神道教中,天皇就是天照大神的後裔,因而具有神性,天皇在日本被認為不是普通人,有別於日本的普通國民,日本憲法也未賦予天皇的公民權,天皇也沒有姓氏,天皇的姓就是天皇氏。

以上就是日本選擇天皇這一稱呼的原因,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見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