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又來了!!! 天空才是它的極限-RSV4賽道試駕心得!
您好,摩託大師,又是我,來自悉尼的MAX。又投稿,是一年前寫的文章,也請各位多多指點指教,謝謝。
為什麼要說「又」?
投稿 | Aprilia RSV4 海外車主報告
時間始終是那麼高傲的走著,好快啊,不知不覺跑了十幾次賽道了,賽道體會也已經寫了完好久了了,一直在做細微的修改,終於呈現出來了。
筆者感悟
幾次賽道的洗禮,給我帶來最大的收穫是心靜了!對車的理解方面也有了一個大的改變:為什麼騎車?騎士精神是什麼?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不是你我爭鋒,不是在人群擁擠車水馬龍的公路上炫耀,更不是為了更快的速度而去挑戰極限。突破自我?!那不是挑戰和突破,那是不負責任,那是拿生命開玩笑,每個人都是單獨的個體,追求不一樣,想法不一樣,畢竟我們不是職業車手,跟著感覺走,拿捏有度,管好右手,剛好就行。
第一次下賽道時,由於第一個高速彎道速度過快又近距離超車(高速彎磨膝確實爽,貼地飛行,不過還需慎重),賽道的工作人員截停了我:「slowly on the first corner,be best in others,enjoy and be safe.」
(第一彎慢速通過,成為最棒的,享受過程,安全第一。)
一語道破天機,點醒夢中人,其實自己心裡都明白,只是第一次賽道的新鮮刺激感讓我有點迷失,雖然賽道比公路來的安全開闊,防護措施做的也好,但接下來的幾場我還是慢了下來,沒有再為了一時的快感而去挑戰速度,那時那刻的心情是平靜的,是踏實的,懂得了享受機車,懂得了珍惜,誠懇去愛,人總是在經歷中成長,到老亦然,及時改正就是好孩子。
機車方面:
個人不太喜歡電子設備,不過在前輪打滑失去抓地力的剎那間是強大的電子科技挽救了回來,瞬間感覺高端大氣上檔次讓我刮目相看,電子是時代的產物時代的進步,應該嘗試著去接受。前輪打滑是在二號彎,第一圈進場,胎溫不夠,粘度跟不上,就像彎道聖經中所說,trust ur self,don"t trust the tyres,(相信自己的感覺,而不是過分依賴輪胎。)做足準備,以防意外。
當今各大車廠的當家種子車型在動力和電子方面都相差不多,在外形和操控方面各持千秋,每個車廠的考慮和發展也略有不同 ,其實個別車型搭載的一些產品完全是為了市場份額而搞出來的噱頭(這裡就不點名了) ,仁者見仁吧。
Aprilia同其他幾家義大利車廠一樣被收購注資後,比亞喬給aprilia帶來了新的血液,Rsv4就是其最大的成果之一。對於Rsv4來說,完全就是為賽道而生,Aprilia專註賽道30年,R
sv4在擁擠的城市中駕駛格外耗費體力,姿勢過於戰鬥,進入山路或賽道後便如魚得水,馬踏飛燕般輕盈,換掉排氣等改裝件乾重來到了175公斤左右,再加上65度v4引擎和迷你的車身更是錦上添花(好幾次鬼子的印象評價都是小巧精緻),V
4擁有直4的動力V-twin的體積,堪稱金姐的完美。操控一流,V4引擎更易榨取動力,絕對的優勢,絕對的未來趨勢(重要的事自覺念三遍),根據資料後搖臂加長14mm以增加行車穩定性和防止翹頭,但在出彎給油時前輪還是蹭蹭往上竄,此時Wheel Conctor(防翹頭)的介入,恰到好處,靈活自如。
但V4引擎在4千轉以下就是個Shit(屎),4千以上開始湧現,8千轉以上恐怖(賽道特色淋漓盡致),高轉的v4動力要比L4來的直接且更有機械感(個人感受),排氣聲極具特色,冷卻方面非常滿意,換掉排氣百公里綜合路面油耗6個油左右,(賽道油耗顯示6.9)長途一箱油300km亮燈,加後備油360km絕對沒問題。反光鏡和後牌架很容易拆卸,時刻為賽道準備著。
電子方面:
Aprilia的電子設備個人很滿意,操作簡單,山路我用的是track模式,ATC是5級ABS是2級,賽道我用的是racing模式,最小的引擎剎車,ATC是第4級,ABS和AWC是第1級,電子介入神不知鬼不覺,甚至那一次前輪意外打滑,都沒有任何感覺,順暢無阻,此處有掌聲(摩擦摩擦像魔鬼的步伐,爽爆了,差點尼瑪嚇尿了),這裡額外再誇一下Bosch的ABS,彎道中可以放心的剎車,應該給予獎狀,以茲鼓勵。brembo的剎車加上Bosch的ABS絕對的天作之合,兩者的搭配帶來的是激情,那種大力剎車用一個中指就能帶來的刺激無與倫比。儀錶盤很mini,清晰易懂,沒有多餘的閃爍電子件來干擾車手,極限轉速閃爍燈可任意在自己喜歡的轉速區域調節設定,Quick Shift(快速換擋)也是機械感十足,高轉換擋帶來的聲暴讓人上癮(5000轉以下禁用),雖然離合器快速降檔更加好玩,但RSV4 RF做的是單向自動升檔並沒有配備雙向自動升降檔,這個不夠實在,自動升降檔更換電腦即可實現。原本Carbon Fiber(碳纖維)套件也尼瑪換成了塑料(真是撲街),沒有儲物空間。
Supercorsa(倍耐力閃電)的輪胎耐磨性還可以接受,溫柔駕駛6.7千公里沒問題,粘度很高,就是胎溫上的有點慢,胎紋少的可憐,算是走在法律邊緣最好的輪胎之一了。義大利車玩的是味道、耍的是個性和氣質,這就導致後期費用會略高一點。
還有個缺點上次說過了,就是座位太高,(本人的意思是停車方面,本人1.78M,雙腳前掌著地,1.70M
以下慎重考慮)。
整體來說Rsv4是一個激進份子,為賽道而生,她不喜歡溫柔,你給予施暴她反饋於你精準順暢瘋狂的駕駛樂趣,讓你盡情玩耍,所以極限駕駛更適合她。
從接觸機車那一刻開始,不管多大年紀都盡量保有一輛摩托車,Because she will keep yourself feels younger(因為她讓你時刻感到年輕)。摩托車讓人生的道路擁有了更多的體驗,讓生命更加繽紛多彩。
最後還是那句話——任何車都有優缺點,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事物,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15 Aprilia RSV4 RF Superpole,
Designed for racers,Build for riders.


※圖賞| MotoGP Show Girls
※參照川崎【Z-Style】打造的BMW R1200R
※升級挑戰| Kawasaki Ninja 400?
TAG:摩託大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