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散文:曬拍癖

散文:曬拍癖

【作者簡介】李芳洲,四川省作協詩人、作家、中國詩歌學會會員,高級心理諮詢師。

散文:曬拍癖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小時候讀過一篇課文《剝皮老爺》,說一個地主為難長工,不給錢,叫他把屋子裡的地搬到太陽底下曬……那時覺得可氣可笑又可惡。

然而高科技智能化的今天,還有什麼不能拿去曬的呢?幸福可以曬,痛苦可以曬,隱私可以曬,兩性關係可以曬,甚至連生育孩子都可以曬了……鄙人以為,曬什麼只要自己願意,無礙他人,不損人利己,哪怕自己或僱人造緋聞來曬也無妨!但是,有悖倫常天理的事物拍了拿去曬似乎不妥或無德。

不久前,一位阿根廷姑娘從湖中慌忙救起一個女孩。本已精疲力竭,好不容易將其拖上岸。可嘆岸邊圍觀者眾多,卻無一人伸援手幫一把,但見每手一支手機、單反,調整位置、角度、方向不停地拍照,使那位阿根廷姑娘憤怒到極致,用英文罵:「中國人是魔鬼!冷血的鐵石心腸!這落水者就這麼好看嗎?人的生命在這裡就分文不值嗎?為什麼誰都不願意幫幫我給這女孩施救?」

如果你願意,還會看到曬的照片里有記錄落水者跳水前哭泣或靜坐、生死掙扎的情境,繼而奮力一跳……照片慢快適度,準確無誤,電影鏡頭似的拍攝記錄,讓那顆人頭起初還在水面,最後一點一點地隨身子下沉進水裡直到徹底淹沒不見……

散文:曬拍癖

另外,你還能看到那不知為什麼絕望、想不開,站在樓頂或某層樓邊緣,內心經歷著山崩海嘯的激烈碰撞,使身體往死亡線慢慢挪移著、運動著、靠近著的人。假如有人在此時此刻施以安慰、勸阻、誘導、危機干預、點撥,甚至強行將其拖拽離開危險區,讓他傾訴後酣暢淋漓來一場大哭,也是很好的安慰劑。至少這樣做了,好多生命可以挽留,使痛苦者不致選擇以慘烈的自殺擺脫不幸,也使鮮活的生命不致被掐滅。

其實,只要一絲溫情便可以點亮尋死者的燈,那燈芯稍微撥一下就可以重新燃起。可惜我們很難看到有這樣的「曬」,我們能聽到的是樓下的觀望者呼朋喚友趕快來看熱鬧看稀罕的電話聲,此起彼伏。與此同時,觀者還不忘用激將法對跳樓者大喊:「跳啊!跳啊!咋還不跳!你害怕嗎……」接下來,便是多角度,調位置、調高低,全息出一組組跳樓前後的鏡頭與畫面,直到那人落地後肢體摔散,腦漿崩裂一地,使殷紅的血漿歷歷在目……

奇怪那些平日嬌小玲瓏的女子,看到一隻蟲子也要尖叫的婦人,此時也心如止水,掛著淺笑在這兒圍觀、議論。至於男人們,這時縱聲大笑,口裡罵著髒話粗話,心滿意足地彷彿在看一齣戲量很足的演出,等落幕後欣然離場!

散文:曬拍癖

我的心很痛!什麼時候我們的同胞變得如此冷漠麻木、沒有人性?是從來就這樣還是現在才這樣?這也跟金錢和發展有關嗎?難道又回到魯迅筆下的《葯》里?或是又一次穿越回日本鬼子殺同胞我們還在笑的歲月?

我又想起作家蔣子龍寫過《血總是熱的》,不,現在要改成『血比冰冷』,都可以做冰激凌了!至於命,就更不值分文了!幸災樂禍,只要角度、廣度、全息地記錄,不願施一點點愛心,這就是當下的國人!不是有句話這樣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嗎?而現實卻是拍晒成癖,這是不是文化基因中的劣根作祟?我才疏學淺,想來五千年的文明傳承給我們的不該是這些吧?!要知道,每個人都有心裡缺水、焦渴、失衡、需要彼此支撐咬合的時候,對他人的冷血必會有因循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天。什麼邏輯都不能讓荒唐的曬拍癖合理化,同情、仁愛是文化的標杆,不是嗎?

釋放點善根吧,同胞!誰都會有傷心斷腸、參不透快凋零的時候。打開心燈,放大做善舉的函數,使最初原的同情心匯成大愛的精神河流,衝掉梗阻生命的結石,使之聚焦光明,助他挺過這一陣,便會清水長流,生命開花。

拍、曬本沒錯,只是我們拍、曬前該考慮一下有沒有比這更優先的事——拯救,該做。還有,拍了又該曬些什麼?難道我們不該讓尋死者聞到靈魂的香味,重塑生的勇氣?這樣的事難道不比記錄那些慘烈的真實更要緊嗎?

散文:曬拍癖

(圖片來自於網路)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編輯:洪與、鄒舟、楊玲、大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作家薈 的精彩文章:

小小說:長情
小說:哦,美麗也是災源(五)
詩歌:我是升鍾湖的一尾魚(組詩)
毛穎《綠鵝》(四)
小說:綠鵝(一)

TAG:作家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