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包書皮沒必要硬性要求

包書皮沒必要硬性要求

眼下隨著學校陸續開學,學生返校忙,家長也忙著準備各種學習文具,其中書皮是必不可少的。去文具店一看,書皮有好多種:塑料的、紙質的、透明的、帶顏色的,不一而足。記得我小時候都是用廢棄報紙或找張白紙來做書皮,讓人不禁感嘆時代之進步。最終還是按照老師要求,先買白色的紙質書皮,然後再買透明的塑料書皮;除了包教材、練習冊,還要包練習本。

教材、練習冊是耐用品,每天必翻,可練習本屬於易耗品,很快即用完,也要包書皮?應該說,學校提倡學生為書本包書皮,意在保持書本的整潔、美觀和耐用,出發點雖好,可這種統一要求包書皮的做法有諸多弊端,應引起反思。

客觀來看,包書皮僅是一種形式,沒必要整齊劃一,因為每名學生的習慣、審美不一樣。比如,有的學生講衛生、做事細緻,即使不包書皮,一學期下來書還是很乾凈整潔的;有的學生即使包了書皮,可能還是會頻繁地損壞書本。習慣之養成不能一買了之,要靠老師家長平時的教誨、引導和鼓勵,督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愛護書本的好習慣。

另外,「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市場」,學校的引導自然成了商家生產經營的風向標。市場上各種材質的書皮琳琅滿目,質量參差不齊。曾有家長專門就塑料書皮做過檢測,結果顯示,其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質。考慮到給學生帶來的潛在風險,應盡量規避劣質書皮帶來的風險。

當今綠色低碳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綠色消費、低碳生活意味著減少不必要的消費,以更低碳、環保的方式生活和消費。包書皮看似很小的細節,但聚沙成塔,生產新書皮是一筆不小的資源消耗,處理廢棄書皮也是一項不小的開支。因此,有必要減少書皮的使用,為減少資源消耗、保護環境貢獻力量。

言傳身教更重要,學校應從包書皮這種點滴之事做起,倡導學生養成愛護教材文具、講衛生、愛整潔的好習慣,為學生養成綠色低碳的生活習慣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岳小花,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14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高校綜合改革應該注意些什麼
高校高水平教練員隊伍亟須加強
中俄高等教育合作的嶄新篇章
主動擔起民族團結進步的責任
講好民族文藝中的中國故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