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履行四弘誓願的承諾

履行四弘誓願的承諾

履行四弘誓願的承諾

如果單是念發願文而不去實踐,那便是空談了。

宣化上人

宣公上人於一九八八年五月七日,應南加州緬甸寺住持之邀,與該寺信眾說法。緬甸流行的是南傳佛教,當我們進行中國傳統佛教的皈依儀式時,皈依者每個人都發了大乘菩薩所行的四大弘願。可是在修習聲聞緣覺的南傳教義里,要找尋這捨己為人的行為是不容易的,因而上人對他們闡述這四弘誓願,指示發願者怎樣履行他們對自己與眾生的承諾。

說法前上人先誦〈楞嚴咒〉第一會迎請諸佛菩薩,接著開示如下:

各位善知識,過去我在泰國時,有一次同樣的有一班佛教徒邀請我說法。法座是設在大門口,聽眾背靠著牆,而我說法時只能面對室外,以背對著他們,隨我同去的美國弟子們看不慣這些習俗,勉為其難地沉著。這是我的經驗。今天,不是這樣,我卻能面對你們說話。

至於說佛法,一切皆是佛法,皆不可得。修行學佛的人,不要在法上生法執,有我執、法執都不能證果。我們要破一切的執著,要學沒有脾氣,久而久之,便可以與佛法僧相應,然後再往前修行,才有進步。我們想與三寶相應,必要先把無明煩惱、脾氣收拾乾淨。能把無明煩惱減少,一天一天的過去,智慧光明就會顯露出來;反之無明煩惱多,愚痴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這是學佛人最大的障礙,也就是業障。怎樣修行和了業障呢?這就得先發四弘誓願:

第一、眾生無邊誓願度。每個人都有責任度眾生,捫心自問,我們盡責與否?應該自我反省一下。如果單是念發願文而不去實踐,不做度眾生的工作,那便是空談了。

第二、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與不斷要靠我們自己,若不去躬行實踐,便有如說食數寶,對本身毫無利益。

第三、法門無量誓願學。佛法無量無邊,時刻要去學習。發了此願後,我們應想想:我們對佛法有什麼貢獻和成就?是否把佛法已通達了?這是一個問題。

第四、佛道無上誓願成。真的再沒有比佛道更高上的了。可是,儘管這麼說,我們做的是否是佛做的事?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我們應該問自己,這四無量心是不是我們的心?要實行佛陀的四無量心,才可以談得上成佛道。

總結起來,要實行這四弘誓願,就應該先抱定自己所選擇的宗旨去做。選擇什麼宗旨,自己來決定。例如:萬佛城定有六大宗旨,也是萬佛城內人人要走的目標。

第一、不爭。不論任何事物或利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不為利益與人爭奪。

第二、不貪。世界到處戰爭,就是因為人人有貪心,貪不知足,貪而無厭。有一百萬想要一千萬;有一千萬就想要無數萬萬,甚至一國的財富;有了一國財富,卻想掌握多國的財富。為了貪,引起了戰爭,以致人命財產,損失不計其數。這是貪的害處。

第三、不求。不向外馳求;反之,就是不應得的想得,不應有的想有,求財求色求享受。這就是因為有自私心隱藏在背面。要達成這個「不求」的宗旨,那就得要去工作,除掉自己的貪瞋痴。

第四、不自私。一般人舍人為己,不管他人困苦艱難,只要自己快樂。

第五、不自利。不自利則利人,那些販毒走私者都是為了自利。如果人人沒自私自利的心,這些社會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第六、不妄語。很多時候,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便不忠實,生起了打妄語的思想來。不打妄語,也就是牽制了前面所說的爭、貪、求、自私、自利五大弱點。

道是行的。釋迦牟尼佛夜睹明星悟道後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既然佛這樣說,不是佛教徒才是眾生,天主教徒、猶太教徒都是稱為眾生,不能另立名字。佛在數千年前已為我們授記,佛沒有分別誰是信佛的、誰是信耶穌的;盡虛空、遍法界,有血氣的都是有情的眾生,信不信佛不是問題,佛沒有說誰不是佛教徒就不堪作佛。佛教是最民主、平等、公平的,誰修誰有份,不修也有份。每人應勇猛精進,不要自誤前程,自甘墮落啊!

問答精選數則:

問:上人,我想知道佛法確切是什麼?

答:現在你這能問就是佛性,沒有佛性你就不問了。你不知這是佛性,就是該打一百香板。

某居士說:我們今天很高興。

答:我早知道你們沒有人想對我發脾氣。

問:上人,在萬佛城怎樣說謝謝呢?

答:萬佛城裡的人都不說謝謝,誰說謝謝便罰五百元(美元)。我從不說謝謝兩字,所以他們說我只願意罵人。

問:尊敬怎樣說?

答:不要說,只要做。

——一九八八年五月七日於南加州緬甸寺

註:摘自《人生要義》(宣化上人開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明因果,了因果
向觀世音菩薩求子的妙法
管好自己的心
歡迎分享與收藏萬佛聖城楞嚴咒/大悲咒全球共修平台
萬佛聖城楞嚴咒/大悲咒全球共修平台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