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跑偏在「政治正確」之路上的美國,正在走向一個極端!

跑偏在「政治正確」之路上的美國,正在走向一個極端!

8月26日,美國一家老牌劇院Orpheum劇院發表的一篇聲明在美國社會引發了巨大的爭論。

「我們在8月11日重映《亂世佳人》時,接到大量反饋意見。我們決定,作為以娛樂、教育及啟蒙大眾為已任的組織,我們不可以放映一部被大部分當地社區人士視為欠缺敏感度(insensitive)的電影。」

Orpheum劇院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劇院每年8月均會放映一部分經典電影,其中《亂世佳人》已連續34年重映,更有過一年放映4次的記錄。而在近期種族主義矛盾激化的背景下,《亂世佳人》被指責內容涉種族歧視,劇院只能「順應民意」,結束一年一度重映這部電影的傳統。

《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又譯作《飄》)是好萊塢影史上最經典的電影之一,也是樓主童年的英文啟蒙電影之一。這部電影至今已經不記得刷過多少遍了,它可能是一代人深刻的記憶,和樓主一樣的80後有很多人都深深喜愛這部電影。

電影講述在美國南北戰爭的背景下,面對家園被毀,親人離世,女主角斯嘉麗堅強成長,靠自身努力改變了整個家族命運的故事。這樣一部時代寫照式的電影,卻在「政治正確」的浪潮中被扣上了「政治不敏感」的帽子,繼而遭到下映。

不得不令人感慨,如今美國在政治正確這條路上,已經跑過了頭。

成了牽制這個國家發展最大的障礙!

1

矯枉過正的邏輯

如果說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傷疤,那麼美國社會最深的傷痕,就是它的種族主義問題。任何在公開場合對於種族問題的發言和表述都必須要格外小心,對少數族裔的感受必須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舉個例子:在各類好萊塢大片中我們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黑人往往會被塑造成善良、勇敢和智者的形象,很少會是反面形象。這是美國「政治正確」的一個重要體現:絕不能隨隨便便地醜化少數族裔的形象,儘管黑人往往伴隨著較低的教育水平以及更高的犯罪率。

1994年,轟動一時的辛普森殺妻案中,O.J.辛普森在幾乎是證據確鑿的情況下被判無罪。正是在律師的刻意引導之下,這起兇殺案上升成了美國白人和黑人之間的種族對壘。案件被賦予了極高的象徵意義:黑人不是兇手,黑人不應該受到不公正的審判。人們甚至不再關心案情本身的正義,而是更關心對黑人的審判中是否長期帶有歧視問題。

這是60年代平權運動以來真正意義上的一名黑人被判處無罪,黑人壓抑已久的不公正感在這次審判中得到了釋放,然而事件得到的卻絕非是一個公正的結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下2016年的紀錄片《辛普森:美國製造 O.J.: Made in America》)黑人一直在這種長期不公正的環境中努力尋求公平,政治正確也正是在這種爭取權利的鬥爭中矯枉過正,被推向了另一個極端。

2

黑人命貴

為了保障少數族裔尤其是黑人群體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權利,在「政治正確」的大旗下,平權法案這類旨在保護少數族裔的法案事實上造成了「黑人命貴」的現象。

根據這一法案,美國大學招生時需按種族比例錄取。越是高等的學府,在錄取學生的時候越是需要注意在種族上的傾斜。

8月初印度裔美國小哥Vijay為了上醫學院把自己偽裝成黑人的消息登上了各大媒體,我們在把這則新聞看作是笑談的同時,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華人學生在同等的條件下,申請名校更難被錄取。

這種區別對待式的政治正確實際上是虛偽的,表面上的「黑人命貴」背後潛藏著的是美國社會政治利益的考量。

如果黑人之間爆發衝突導致傷亡,社會關注度往往不那麼高,但是如果白人警察涉嫌槍殺黑人,那麼在社會上就會引發軒然大波。這種現象背後的政治邏輯是美國社會站在道德高地上批評種族主義,但掩蓋在這之下的卻是少數族裔的生存和教育狀況並沒有得到廣泛改善。

3

少數人的利益是否應該影響多數人的權利?

2016年5月,奧巴馬政府頒布了一條頗具爭議的指令:每所公立學校都要允許跨性別者使用自己認同的廁所。也就是說如果某個學生認為自己是男性,那麼「他」就可以進入男廁;相反如果某個學生認為自己是女性,那麼「她」也可以進入女廁。

這條消息樓主最早是在一個老移民朋友的朋友圈看到的,這位老友住在加州,有一個上中學的女兒。在由民主黨主導的加州,政府將這條指令的使用範圍擴大到了更衣室和浴室。雖然他自己對這樣的政令也表示理解,但是他很擔心如果政令大範圍實施,會對女兒的隱私權造成威脅。

在他看來,跨性別者畢竟是少數群體,政府這樣的政令已經超出了合理的範圍進而侵犯到了像他一樣的大多數人的權利。老友本來是民主黨的支持者,但是在2016年的大選中他和許多華人移民一樣,把選票投給了特朗普。

4

「噴子」特朗普的逆襲

政治正確已經使人在公共場合的表述變得非常謹慎,「有色人種」不能說「colored people」,而要說「people of color」;「人類」不能說「human」而要說「huperson」,任何能用「it」代替的指稱都不用「他」或者「她」。把言論自由寫進憲法和血液的美國,從某種程度而言正在喪失「言論自由」。

在面對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宗教和不同取向的人時,都必須非常小心措辭。人們活在了無形的言論審查機制當中,而在各種言論審判的枷鎖中,譴責別人的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已成為一種強大的「消聲」工具。

無論從任何層面來講,特朗普都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噴子,性別歧視、反移民、滿口謊言、各種怒懟。但就是這麼一個「噴子」,卻一路勢如破竹,打敗了所有「政治正確」的競選者,逆襲上位成為美國總統。

有人認為特朗普之所以能在競選中勝利,贏的不是政策,而是態度。他就像皇帝的新裝中的那個小男孩,道出了許多美國人想說但由於政治不正確而不敢說的話。他對諸多政治禁忌的突破讓許多人很不舒服,但他同時揭穿了一些長期被政治正確掩蓋的社會真相,讓很多人內心產生了共鳴。

事實上美國的政治正確已經在某種程度上走過了頭,而走過頭的政治正確不是解決問題,只是讓社會迴避問題並獲得道義上的自我安慰。

措辭上的「尊重」,並不能抹去美國歷史遺留的種族問題;即使「人類」變成了「huperson」,除了「看上去」顯得男女平等,女性的社會地位不會因此獲得跨越性的提升;一部電影的下映也許滿足了部分人的心理需求,但是那些喜愛這部電影的觀眾的需求,又怎樣保障呢?

在任何成熟的自由社會當中,政治正確都不應當建立在對他人言論自由和價值取向的評判之上。

專註海外市場調研分析整理,包括留學移民、海外投資、商旅等服務,主要關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請關注《米宅海外》:mizhaihaiwai。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宅鄭州樓市 的精彩文章:

遇見星球之最—西伯利亞的「藍眼睛」貝加爾湖
花天價蝸居學區房的人,是不是人傻錢多?這才是名校的真正價值

TAG:米宅鄭州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