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傳承千年貼穴療法精髓

傳承千年貼穴療法精髓

隨著生活節奏不斷加快,人們都在忙於生活、忙於工作、忙於交際,卻獨獨忘了照顧自己的身體,於是人們開始出現頭暈、耳鳴、頸肩酸痛等亞健康狀況,感冒、發熱、咳嗽等小毛病不斷,更甚者,高血壓、糖尿病等層出不窮。你騰不出時間照顧自己的身體,身體就會「罷工」。老祖宗早已預知了這一切,因此《黃帝內經》曰:「聖人不治已病而治未病。」這種防患於未然的中醫治未病理論,就是我們現代人養生保健的指導思想。

貼穴療法作為中醫外治的一種獨特療法,既可以刺激穴位,激發經絡之氣,又可使藥物經過皮膚由表入內,循經絡傳至臟腑,發揮治療作用,以調節臟腑的氣血陰陽,還避免了葯從口入對消化道的傷害,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貼穴療法簡單易行,安全可靠,見效快,費用低廉,非常適合現代人養生保健之需,為您和您家庭成員的健康保駕護航。(摘自中醫療法進社區《貼對穴位能治病》)

在世界醫學界,中醫學的經絡穴位一直是一個神秘莫測的角色。穴位,是祖國醫學最神奇的發現,是人體自帶的保健葯,是貼穴療法最重要的基礎知識。認識貼穴療法,我們就要先從認識穴位開始。

穴位的發現

早在遠古時代,我們的祖先一旦身體的某一部位或臟器發生疾病,就會在疼痛部位砭刺、叩擊、按摩、針刺、火灸等,他們發現這樣可以減輕或消除疼痛,於是就把這些部位視為一些特定的點。這種以疼痛部位作為「點」的療疾方式,是穴位被發現的最初階段。

後來,人們發現刺激某些「點」或「部位」時,那種或酸或麻或脹痛等感覺會沿著一定的路線傳導和擴散,這就是經絡的雛形。穴位和經絡,是中醫學的基礎理論之一。

穴位,中醫學對其的規範命名是腧穴。《黃帝內經》認為,「穴」有「洞」「孔」的意思,而「腧」含有輸注之意,形容人體的腧穴就如同泉溪江河流經的孔隙洞穴在地表的反饋。也就是說,腧穴是人體經氣在經脈中行走時經過的空隙洞穴在體表的反應點。這是國醫對穴位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認識。

中醫貼穴大講堂:穴位的特殊作用

穴位,看似與身體其他各處並無差異,卻內藏乾坤,有著神奇的養生防病功效。大量臨床實踐證明,穴位不僅具有近治局部臟腑、器官病症和循經治療與該穴相距較遠的臟腑、器官病症的作用,還對機體的不同病症起著特殊的良性調整作用,具有相對的特異性。比如大椎穴可退熱,定喘穴可治哮喘,按摩或貼敷豐隆穴可止咳化痰,針刺天樞穴能止瀉、通便等,昏迷可選人中、十宣等穴。這就是這些特定穴位的特異性,刺激這些特定的穴位,不僅對局部臟腑、器官病症有效,還可以疏通經絡,激發經氣,調整氣血運行,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本文選摘自《貼對穴位能治病》

主編:秦麗娜

出版社:中國紡織出版社

翼貓冷敷貼依據中醫理論結合現代高科技,適用於中醫穴位貼敷,促進局部血液循環,通過遠紅外的物理原理起到了有效的調理作用。運用的傳統中醫養生理論,囊括了膏藥、針灸、火罐、推拿、刮痧等傳統療法的特點,採用高科技的配方和製作方法,摒除和規避了傳統醫學所造成的毒副作用; 通過遠紅外和托瑪琳的作用,主動激活細胞、加快新陳代謝、達到通經絡活血脈的目的;以負氧離子,清潔細胞,提供養分;內含多種微量元素,修復細胞,中藥複合油,驅寒濕、補元氣,長期使用,通經絡,活血脈,祛寒濕,補元氣,達到陰陽平衡和氣血平衡,全面調理亞健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翼貓科技 的精彩文章:

生命之源變成了「萬污之源」!正威脅著人類的生命!
清燃調補食品套裝的正確打開方式!
少吃多運動並不一定能減肥!
「共享床鋪」上線:還有什麼是不能分享的!

TAG:翼貓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