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丈夫身死太平輪,她卻將13個子女全部培養成了博士

丈夫身死太平輪,她卻將13個子女全部培養成了博士

(一)

2015年,吳宇森導演的一部電影《太平輪》上映,章子怡、金城武、佟大為、黃曉明、宋慧喬等大咖出演。

影片取材自發生於1949年1月的「太平輪事件」,由大陸駛往台灣的中聯輪船公司輪船「太平輪」因超載、夜間航行未開航行燈而被撞沉,導致船上近千位名流罹難。

這一事件,當時被稱為「中國的泰坦尼克號」。

影片《太平輪》分上下兩部,講述的故事多為虛構,而真實歷史上,這起慘劇是真實發生的。

在那艘叫「太平輪」的船上,有太多當時的名人。

比如,山西省主席邱仰浚一家,遼寧省主席徐箴一家,蔣經國好友俞季虞,袁世凱之孫袁家藝,《時與潮》總編輯鄧蓮溪,還有香港女富婆龔如心之父等等。

其中,還有一個人,是神探李昌鈺的父親。

李昌鈺的名字之所以會被很多人知道,是因為他在央視三套《挑戰不可能》節目中當過嘉賓,還曾經在《開講啦》做過演講。

他是美籍華人,在美國被稱為美國的「當代福爾摩斯」。

他鑒識過幾個全球重大的案件,如肯尼迪總統被殺案、尼克松「水門事件」、柯林頓桃色案、「911事件」、美國橄欖球明星辛普森殺妻案、法醫調查南斯拉夫種族屠殺萬人案及呂秀蓮「3·19槍擊案」等。

他擔任過美國康涅狄格州警政廳長,是全美第一位出任州級警界最高職位的華裔首長。目前,是美國康州紐海文大學終身教授、紐黑文大學法醫學全職教授。

「太平輪」沉沒後,李昌鈺的父親遇難,李家由盛走衰。

李昌鈺的母親在台灣帶著13個孩子艱難生存,最後,她竟然將13個孩子全部培養成了博士。

這13位博士子女中,其中有3位被授予「美國十大傑出青年」。

這在世界範圍內來說,都可以算是一個了不起的教育奇蹟!

(二)

李昌鈺的父親李浩民,是民國中後期在江蘇如皋富甲一方的大商人。

李家開始發跡,還是李昌鈺的爺爺那一代的事,經營的是糧食生意。

李昌鈺的母親,叫王淑貞,是江蘇如皋一個大家閨秀。

她寫得一手好文章,喜歡詩詞音樂,為人知書達理。

19歲那年,她嫁給李浩民,從此過上相夫教子的生活,並跟丈夫生了8個女兒5個兒子。

王淑貞從小信仰佛教,在嫁去李家後,一次偶然機會得到大師賜號「岸佛」,加之冠以夫家姓氏,後人稱她為「李王岸佛」。

李昌鈺小時候,全家因為家族生意的發展,遷往上海。

那個年代戰亂紛飛,每個人都朝不保夕,商人也是。

李浩民審時度勢,早已考慮將家庭和生意遷往台灣。

抗戰一勝利,他就先去台灣經營漁場,並把老婆孩子轉移到了台灣。

1949年初,李浩民處理完在大陸的所有事宜,然後在上海買了一批魚苗,準備跟老婆孩子團聚,卻不巧坐上了死亡輪船「太平輪」。

李浩民搭乘「太平輪」的時候,國民黨大勢已去,越來越多的達官貴人加入了遷台的行列。

而且,當時離大年初一隻剩下兩天。

如電影所演,「太平輪」船票的票價飛漲,一時間十分走俏,最後船明顯是超載。

那種「盛況」,可能比現在的「春運」還要嚇人。

晚上11點左右,太平輪行至舟山群島附近,與迎面駛來的建元輪相撞。

建元輪體小,即刻下沉;太平輪打算使向最近的海岸,但因為海浪太大,太平輪也隨即淹沒。

船上大多乘客遇難,李浩民也未能幸免於難。

「太平輪」船難發生後,轟動全國。

客觀分析,人們認為「太平輪」失事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嚴重超載,船上僅僅有記錄的鋼材就是600噸,許多乘客和貨物都是通過各種關係悄悄上船,對面而來的建元輪也載有許多貨品。兩艘超載的船相撞,想不沉都難。

第二、戰亂年代,客船為躲避戰事,行船時不點燈不鳴笛,而且,為了加快進程,「太平輪」抄近路,走錯了航線。在無聲無光的前提下,這種行為無異於是送死。

第三、掌舵者喝醉。

據太平輪事件的倖存者徐志浩回憶:「大副當天已喝醉,交由三副掌舵,三副忘記調舵,等發現建元輪迎面而來,提醒掛燈鳴笛已經來不及了。」

總之,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像是這些人註定要死一樣。

(三)

李浩民當時選擇那個時間點去台灣,顯然是打算與家人共度春節,吃個團圓飯。

當時在台灣桃園的李家兄妹,已經將自己院中布置一新,借用石頭和盆景等道具擺設出一個「父來公園」,可是左等右等,父親再也沒有回家。

噩耗傳來,舉家同悲。

王淑貞並不死心,她僱用飛機到失事海域尋找,可惜最終未果。

丈夫死了,留下一大堆孩子,台灣那會兒經濟又不發達,擺在王淑貞面前的,是無法想像的艱難。

這一年,她已經52歲。

當時的她與13個孩子住在台灣桃園區一個荒蕪的郊外,孤兒寡母在陌生的環境中,如何生活下去都成了一個大問題。

但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王淑貞依然堅持讓孩子們上學。

為此,她甚至給人幫傭維持生計。

日子過得越來越窘,孩子們需要共用一個桌子學習,甚至連學費也成為問題,但王淑貞沒有讓一個孩子退學,更沒有做出「讓兒子去上學,女兒留在家充當勞動力」的決定。

生活把王淑貞逼到了這份上,這個以前的大家閨秀、全職太太不怕苦,不怕累,開始去做幫傭,幫富人帶孩子、洗衣做飯,當家教教音樂。

只要靠雙手雙腳能賺到錢,她就不辭辛勞地去做。

見母親這麼辛苦,孩子們放學後、節假日期間,也幫著賣報紙,以補貼家用維持生活。

「如果不是太平輪事件,父親過世,我後來不會去念警校,也不會走上刑事鑒識這條路,也許就與父親一樣選擇當一名商人吧。」李昌鈺常常這樣感慨。

李昌鈺原本考上了海洋大學,但他發現警官學校不用學費,為了給家庭減輕負擔,他於是改考警校。

從警官學校畢業後,李昌鈺成為了一名巡官,待遇工作都不錯。

換很多父母,看到兒子當了公務員,大概都鬆了一口氣,心想:豐收了,摘果子的時候到了。

可王淑貞不,她對兒子說:「你還要繼續往上讀,碩士不夠,還得把博士讀出來。」

(李昌鈺和母親)

在王淑貞的熏陶下,她的十三個孩子全部成為了頂尖的人才:科研學者、商人、設計師、工程師、藝術家、廣告師、證券工作者、IT精英等。

孩子們都去美國深造、發展以後,王淑貞還留在台灣。

62歲時,她決定去美國長住,為了取得移民資格,這位老太太居然刻苦學習英語,最終通過了移民考試。

而在這之前,她沒有學過英語。

13個孩子的出息,讓人們注意到了她。

就連柯林頓總統、布希總統在母親節時都寫信讚譽過她,稱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在她100歲大壽時,柯林頓總統攜夫人和紐約市市長一起去祝賀老人「生日快樂」!

(王淑珍和紐約市市長)

在聽到丈夫噩耗的那一刻,她或許都想不到,她能有這樣高規格的待遇,能挑戰人生中那麼多的「不可能」。

生日會上,子女們問她想要什麼禮物,她說:「我要回去給中國小孩造學校。」

2003年,這位老人去世,享年103歲。

(四)

一個單身母親,帶著13個孩子在人生地不熟的台灣生活,含辛茹苦把13個子女全部培養成博士。

這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

這樣的奇蹟之所以產生,可能有好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最重要的原因,是這13個孩子夠勤奮上進。

第二、大一點的孩子們在大陸時就接受過良好的教育。

第三、去到台灣後,大一點的孩子也能幫著貼補家用,幫著照看、培養小一點的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母親的壓力。

第四、有時勢的成全。

倘若他們當時都留在了大陸,到了文革……很難想像這一家子人會遭受怎樣的命運。

「寒門出貴子」這樣的逆襲故事,只會發生在一個相對穩定、相對公平的社會。

以上種種,當然都是原因,但我們不可否認一點:若是沒有王淑貞的熏陶和培養,沒有她的引導與護航,「一門十三子全是博士」這種奇蹟恐怕也難以發生。

王淑貞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並沒有太多的文字記載。

我估摸著,她的過人之處,不在於教育孩子的那些戰術、方法,而是在於格局和遠見吧。

她信佛,所以心態平和,安然接受了自己的命運,不再把力氣花在怨天尤人上,而是花在了解決問題上。

因為有格局,所以不會為了躲避眼前的那點困難、為了一點點蠅頭小利,早早讓孩子們輟學。

因為有遠見,所以能意識到教育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所以再苦再難也要讓孩子們上學,而且,絕不重男輕女。

(王淑貞和子女們)

這種格局和遠見以及吃苦耐勞的精神,會反映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方方面面。

要不,我們怎麼會說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則」?

我經常聽到一些單親媽媽跟我訴苦:「老公出軌了,我很痛苦,但我不敢離婚。離婚了孩子怎麼辦啊?他跟著我,就讀不了貴族學校了啊。」

我不評價這種選擇,只是有點感慨:有這種心態的母親,如果身處王淑貞所處的位置,恐怕只能去死了。

而她的孩子,不管父母是否離婚,離婚後是否能讀貴族學校,最後都很難成為真正的貴族。

人生實難,而有格局、有遠見、堅忍不拔、勤奮上進、不怕吃苦的人,即便被丟到了石頭縫裡,也有本事開出花來。

至於那些怨天尤人的父母,自己都不成器,就別老指望孩子成大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晏凌羊 的精彩文章:

晏凌羊:薛之謙與高磊鑫復婚,幸福就是「我肯追隨,而你懂感恩」

TAG:晏凌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