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名師是寫出來的

名師是寫出來的

近讀李鎮西老師《我的教育心路》等幾部書籍,突然悟出了一個道理:名師,其實是寫出來的。

大凡愛寫的人,一般又都比較愛讀,比較愛思考,還比較勤奮;讀、思及勤奮奠定了寫的基礎,而寫則是讀思及勤奮付出而得到的成果,有了成果才會出名。

李鎮西老師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剛參加工作不久,就廣泛閱讀蘇霍姆林斯基、陶行知、於漪、錢夢龍、魏書生等人的著作,他從這幾位大師的教育思想中提取了「人性」「民主」「個性」「生活教育和創造」等精神元素,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並融進自己的思考,提出了「變語文教學為語文教育」,」語文個性化與生活語文化」及「愛心與人格教育」等觀點,他把這些觀點寫成文章發表在雜誌上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之後,他又多次參加《中學語文教學》雜誌組織的「聖陶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語文教學大賽並多次獲獎,儘管最後只是一個三等獎,但他仍不停地寫,終於以一篇題為《民主、科學、個性——我的語文素質教育觀》的文章獲得一等獎,並發表於《中學語文教學》1997年第7期上,當時語文教育專家高萬祥將這片篇文章推薦給他們學校江蘇省張家港高級中學全體教師學習,足見此文在全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李鎮西後來在學習了魏書生的事迹後,決心像他那樣走進學生的心靈。他申請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工作,其中一個差班,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生之中,堅持教學生、做課題、寫隨筆、記讀書筆記,不停地寫,正是這幾年的隨筆和教學日誌孕育了他的第一本教育著作《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一出版即在全國引起了轟動效應。現在,這本書一版再版。李鎮西老師他就成了真正的名人了。

竇艷梅老師也是一位全國很有名氣的語文老師,特別在小學語文教學領域。她的成長和成名經歷同樣離不開寫作。她說,「寫作常常使她忘卻心靈的疲勞,忘卻生活的疼痛」。她總是對自己說:把話寫得乾淨學、響亮些,有時候要斬釘截鐵,有時候要委婉蜿蜒。要追求文章的琅琅上口,要能夠在大庭廣眾中大聲誦讀,能讓讀者不僅聽見聲音,而且還能看得見作者的笑貌——它雖然是為自己而寫,但卻不拒絕朋友,它的每一句話,都應努力給讀者親切、可感、有味的感覺。

就這樣,一步步向前,孜孜不倦,到現在,好像達到了意到隨筆的程度。她還經常自我解嘲——不要按照作者的水平要求自己,你就是你自己的話語代言人,誰也取代不了你的獨特表達,重要的是寫出自己,而不是讓別人來鑒賞或者批評。「大匠能教誨人以規矩,不能使人巧。」——重要的是心裡的妙運。至於是否達到「神而明之,存乎氣人」的境界,她只想說,不宜苛求,一切隨緣。重要的是「我在成長,我在寫。我的寫作印刻著我的成長」。

經常有年輕朋友問她,你怎麼有那麼多話可寫?從哪裡獲得寫作的源泉?她除了把上面所說的感悟告訴他們外,還強調要立足課堂——讀有字的書,也讀無字的書,即「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並且隨時隨地記錄自己的心得。也許有的老師會說,誰都懂得讀書的理兒,可沒有時間,或者說已經太晚了。古人說的好——「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狀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秉燭之明」。即使真是到了遲暮之年,秉燭而行也比「昧行」要好。她就是這樣堅持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教育生活,讓忙碌的自己不斷與寧靜的自我經常對話,讓衝動的自己不斷接受理智的自我批判,讓實踐的自己不斷接受理論的自我省察。這樣的寫作,已不僅是記錄生活、積累經驗的一種方式,它更是逼迫自己堅持實踐、勤於閱讀、深入思考的強勁動力,是一種讓我們反思的存在。她將自己的教育實踐、心得體會寫成了《玫瑰與教育》等幾本書,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她同樣也成名了。

她經常激勵自己——生命的能量釋放就好比開花,意志是根。當你的學習毅力足夠強的時候,你的寫作不僅是「一枝先報春消息」,還會創造出「萬紫千紅次第開」的欣欣景象。

也許有人會說,李鎮西、竇艷梅他們都是語文老師,他們都會寫,我們不是語文老師,自然提不起筆來。這個觀點肯定站不住腳。因為且不說語文老師就一定會寫,即就非語文老師也可寫的非常出色,也同樣可以成名。

朱華忠——一名鄉村中學教生物的老師。剛參加工作的幾年裡,朱華忠教的是副科——生物。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他沒有懈怠,取而代之的是挑燈夜戰,靜靜地思考、學習、設計著自己的未來。寫日記是他的最愛,記錄的內容多與教育教學有關,有教後反思,有教育隨想,有時事評論,有生活感悟。如今厚厚的十幾本日記,已成為他的「寶貴財富」。朱華忠老師稱自己永遠是學生,因為他覺得「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活到老要學到老。沒有資本去浪費時光,去虛度青春,一個人的成長和未來是用汗水澆灌出來的。「萍皺風來後,荷喧雨到時」,多年來的風雨滋潤,催生出了累累碩果。至今朱老師已發表了幾百篇的文章,並多次受到表彰。成為常州市作家協會成員,文學作品集《垂釣鄉村》一書已由中國文聯出版社結集出版。

寫下了大量的文章並出版了文學作品集《垂釣鄉村》。這使他樹立了自尊自信,「副科老師當自強」道出了他的心聲。那期間,汗水伴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苦行僧」式的盛夏,陪他走過「數九寒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的數百篇文章發表於《人民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國家級報紙雜誌上,活出了副科老師的精彩,走出了副科老師的陰影。

應當說朱華忠老師的追求遠不止此,在過去的一年時間裡,他筆耕不止,寫下了近百篇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其中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的就有七十多篇。「不積跬步,無以致遠;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今平時的點點滴滴已匯成了一本精緻的《與心靈一起舞蹈》,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

走進《與心靈一起舞蹈》,我們感受到了朱華忠始終有一股鑽勁兒、實勁兒。在別人娛樂時,他在宿舍潛心研究學習;在別人高談闊論時,他在一心一意地讀書,做著自己的工作,寫著自己的教育日記。他深知,一個人的成長和未來是用汗水澆灌的。作為一名教師,在知識多元化的今天,他不斷學習,積極接受新知識、新理念,進行新嘗試,緊跟時代步伐,把自己的課教得活、教得實、教得好!他平時學到的課改理念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在不斷教學實踐中反思、修改、創新,並堅持每天寫教育日記、上網學習,每周寫出兩篇教育教學方面的文章,堅持把自己的備課筆記存入電腦並不斷地進行修改。

《與心靈一起舞蹈》共5章,86篇文章,或長或短,內容細膩深刻,論述精闢,反映了朱華忠精細的內心世界以及他的思想境界,他一直在用他獨特的視角審視教育教學現狀,不斷反思、探索,為教育教學開出一劑劑極好的「處方」,用自己的努力證明自己,用自己的奮鬥實現自身的價值,描繪燦爛的人生。可以說,在全國教育界,他無疑已經成為了一位名師。

也許有老師會說,我經常帶畢業班課程,我教的學生有多少多少人考上了北大清華,我在學校領導、同行、學生及家長中也有一些名氣,我不也是名師嗎?但是,我們的同樣也會說,這樣名師只是在你的學校內部有名,最多在很狹小的範圍內有名,且這樣的「有名」只是表現出應試的技術性和工具性,這樣的「名」沒有思想,沒有人文精神,沒有批判的力量,沒有生命的燦爛,不能激發出令人感動東西而直到人的內心並擁有持久的力量。如像於漪等名師,他們雖已退休,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精神和人格力量不也仍然在我們的心中熠熠生輝嗎?試問,那些在學校圍牆內的應試型、工具型,技術型的只會訂一本資料講題,只會讀資料的「名師」能同他們相提並論嗎?我想肯定不能!不僅不能同他們相提並論,和李鎮西、竇桂梅、朱華忠他們相比也不能相提並論。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沒有通過自己的「寫」總結自己生動的、鮮活的、獨特的教育教學實踐,沒有通過自己的「寫」來感動他人,沒有通過「寫」拿出一個「成果」來,自然不能讓更多人熟知,自然就不會有名了。

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名師是「寫」出來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我把對華語電影的情懷撂在這了
美女網紅痛罵薛之謙是渣男,這網紅何許人也
倍耐力尋求在IPO中獲得108億美元的估值
您的2017餘額不足1/3,而你的目標都實現了嗎?
把一個人的日子先過好,再找對象

TAG: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