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的三十歲,在為何而流淚

我的三十歲,在為何而流淚

一、

接近30歲的人,各有各的感慨。

一位朋友對我說,眼看就要到30歲了,他卻沒有三十而立的感覺。

他是在IT行業工作的,呆的公司也算大公司了,效益也還不錯。他拿了一份中上的收入。

可是他總覺得,自己就像一個螺絲釘,在龐大的機器中微不足道。

他說,自己的手藝活,也就是寫代碼吧。可是那些代碼,在浩瀚的代碼庫里就是蝌蚪,實現的功能就是寥寥幾個文本框。

他最苦惱的,是缺乏核心競爭力,就是單打獨鬥的能力。他會感慨,公司再大也有什麼關係呢,離開所謂光環自己什麼都不是。在公司里,他只是大海里的水滴,隨時會被陽光蒸發。

男兒有淚不輕彈,可年輕三十歲的他,也有莫名的焦慮和傷感。

去年,看到華為35歲裁員的消息,他開玩笑說,自己的職業生命也就5年了。他擔心在未來的歲月中,自己缺少討價還價的本錢,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境地。

三十而立的時候,人最擔心的,是缺乏立身的一技之長。

二、

我的一個同學,是一個中學老師,教一幫初中生數學。

在她三十歲的時候,她在朋友圈裡發了一張圖片:在迷宮裡,一朵玫瑰顯得憔悴。圖片下還配了一個文字:三十歲,一道難解的單身方程式。

她是一個踏實和認真的女孩,一直按部就班地過著人生,上學、讀研、工作。可是工作五年了,她卻覺得這樣的生活越來與單調。課前為備課繁忙焦慮,課上講得喉嚨生痛,課後再也不想說話。周末一個人躲在被窩,捧著平板看書和視頻。一個人的感覺,曾經感到很輕鬆,現在卻越來越乏味了。一個人的生活,原先覺得是清靜,現在卻更多寂寞彷徨。

她很不喜歡過節的時候。國慶節和春節,被父母數落,說怎麼還不考慮終身大事;聖誕節和七夕節,在人流之外,一個人孤零零的感到傷感。這個時候,她經常有想哭的感覺。

她說,自己唯一過得開心的節,就是教師節。可是,她身邊不能只有學生家長,她也希望有相知相伴的愛人。原來她覺得,戀愛結婚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現在她發現,周圍適合的同齡人越來越少。但同時,她也不想將就結婚,她害怕和不適合的人在一起,到頭來發現沒有真正熟悉過。

就這樣一直拖著拖著,她周圍的人都結了婚,她覺得自己越來越渺茫。

25歲剛離開校園的時候,她覺得一切都有無限可能。可如今,她卻害怕,唯一的可能是孤獨終老。

三十而立的時候,人最擔心的,是缺乏立家的機緣可能。

三、

接近30歲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考慮這個問題,我的選擇是不是對的?

在我心理諮詢的對象中,也有一批三十而惑的人們。

30歲左右的人,經常會有種如夢初醒的感覺。

他們會回首自己的生涯軌跡,卻發現現在的一切不是自己想要的。

有人對我說,現在的行業和工作,都曾是父母的影響下選擇的。原先並不談上喜歡,也談不上不喜歡,只想隨著大流,平平淡淡地走完。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越來越覺得工作的乏味,也越來越感受到競爭的壓力。某種擔憂在他心中也越來越強:難道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在職業上越來越頹廢,放任自己浪費自己的青春和活力,讓自己在不喜歡的工作上度過一生?

他為此煩惱、疲憊、焦慮,經常會徹夜不眠。

人們對生涯曾有自己的期待和計劃,但這不一定建立在本心的基礎上。這使得他們對於工作缺乏動力,也更容易產生煎熬和迷茫感。他們會有一種處處疲憊、無處著落的感覺。這是因為他們的心還未安放在合適的地方,他們生命的真正力量還是在徘徊中空轉耗竭。他們只能隨波逐流,卻覺得越來越無力。

在生命周期發展中中,30歲也屬於試探性-承諾和穩定期。原先習以為常的工作領域,人們可能發現是不令人滿意的。他們會重新考慮自己的生活,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的契合性。

這個時候,他們很容易出現一次或兩次工作變動,為的是找到自己真正的工作生活。在30歲的時候,他們會對自己生涯有新的思考,讓人生軌跡有新的選擇和變動。

30歲左右的個體,也是尋找家庭角色的時期。他們會感到一個人的孤單,思考能不能有人生軌道上共同的伴侶。這種角色轉換的過程中,他們也可能感到困惑和不適。他們憧憬兩個人的共享和交流,但害怕失去一個人的自由和尊嚴。為此,他們失落、猶豫,又在堅守和尋覓。

30歲,是成家立業的重要節點。生涯和家庭的角色轉換,也給了他們很強的失控感和情緒衝突。

四、

工作與愛,是生命的兩大主題。

工作,可以強化人們的成就動機。它讓我們能夠在世界上找到真正的位置,實現自己獨特而富有創造力的價值。

愛,則是人們情感的潤滑劑。它可以拉近人與人的關係和距離,讓人在情感分享交流中獲得依戀和融合的感覺。

這兩大主題的覺察和實現,也正是成年早、中期的重要任務。

就像埃里克森說的,成年早期人們是為了獲得親密感,將自己和他人的自我融合,從而抵制孤獨感,實現真正的共享和風險;而成年中期人們為的是追求再生力,讓自己在關心和創造中幸福和充實,讓生命從可能的停滯迷茫邁向流動延續。而三十歲正是成年早、中期的中點,結合了親密感和再生力兩大需求。

這也是一個角色轉換的階段。他們從不自覺、被動的角色,變為自我覺察並主動選擇的角色。這時,他們可能要脫離父母的期待,以及社會習俗帶來的自然壓力,去真正的理解自己的願望。他們也需要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力量和局限,去尋找在某一職業生涯中自己的獨特位置。

在我的諮詢過程中,這一年齡段的來訪者,需要脫離世俗的考慮和壓力,學會真正去覺察和處理自己的需要。那些需要可能來自童年的想像片段,也可能來自自己學習、工作中的獨特體驗。它們可能一開始只是支離的碎片,來訪者需要在生涯敘述中讓它完整和豐富。

例如我之前說過的生命線技術,來訪者需要將自己各個階段的生活事件,一點點細緻地連接起來,並自我確定各自特有的人生主題。而這些主題的演變過程,也正預示未來可能的人生方向。

一位來訪者對我說,她的三十歲,是舊的堅殼一點點剝落,新的羽翼一點點豐滿的時候。她感到了在壓抑的心靈深處,其實有股極強的生命動力。這種動力超出了慣性和循常,讓她能夠一點點發現自己,也一點點地放飛自我,展現自己真正的生命原力。

確實,三十歲的人,越來越感到自己的焦慮和迷茫,也一點點覺察自己真正的力量和方向。他們的生命也是一個化蛹為碟的階段。從迷惘到重尋索,從失落到再發現,生命也由此變得更加堅實和多彩。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寒山聞心 的精彩文章:

明明男友愛著我,我卻有冰的感覺

TAG:寒山聞心 |